女,62岁,右胁肋疼痛,神疲乏力一月余。乙肝病史10余年,胆结石,肝囊肿。面色少华,舌质微红,苔薄白,脉细弦。疫毒内伏,肝胆郁结。
乙肝胆结石肝囊肿肝胆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双手关节对称性肿胀、僵硬、疼痛6个月。舌质澹,舌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辨证为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脾虚运化失常,痰湿痹阻经络,风寒湿邪侵袭,导致关节肿痛、活动不利。
关节炎痰瘀阻络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右侧甲状腺包块,按之不痛,吞咽不利。性情急躁,遇事易怒。脉弦细,舌暗红,苔薄白。右侧甲状腺可见3cm×3cm包块,随甲状腺移动。中医诊断为瘿瘤,证属肝郁气滞,痰瘀内结。
瘿瘤肝郁气滞痰瘀内结
查看详情 →
男,67岁,阵发性胸痛、胸闷6年,加重1年,胸痛劳累后尤甚,牵及左肩臂,伴胸闷、憋气、汗出、全身无力,纳食可,睡眠一般,小便淋漓不畅,大便可,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弱,胸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心气不足,血络阻滞,心脉不畅,气机阻滞,胸阳不展,汗出多、全身无力,心神失养,小便淋漓不畅,年老肾衰,气化不行。
胸痹气虚血瘀心气不足血络阻滞
查看详情 →
女,53岁。主诉肝经气火内郁,心烦头昏,面红升火,胸闷寐差,多梦。舌苔薄白,脉细弦。诊断肝经气火内郁。病因病机为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阴耗伤,风阳易动,上扰头目。头昏减轻,夜寐改善。经期紊乱,心神失宁,肝气失疏。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心神失宁头昏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慢性隐匿性肝病病史10年,近两周因负重病情加重。慢性病容,精神疲惫,胃脘饱胀,两胁胀痛,口澹不思饮食,全身乏力,腿软,胃脘部压痛,脾大质硬,肋下2指半。舌澹,薄白腻苔,脉缓略弦,双尺脉无力。辨证为肝胃不和,气血不足,虚瘀交阻。B超示肝实质回声强,光点粗,脾肿大。复查示脾回缩,肝功能正常。
慢性肝病肝胃不和气血不足虚瘀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烧心感持续半年。糖尿病病史数年,空腹血糖10.64 mmol/L,尿糖(+++)。中脘热灼感,口干,舌红苔薄白,脉细弦。素体阴虚,脾胃积热,胃火炽盛,灼消津液。中医诊断消渴(中消、胃热)。
消渴胃热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男,77岁,失眠半年余。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惶恐不安,口干苦,胃脘痞满,纳食不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胆虚痰热证。
失眠胆虚痰热
查看详情 →
女,32岁,形寒发热,头疼身痛,壮热口渴,掌心腋下头面时有汗出,胸腹不舒,夜间失眠烦躁,大便七八日未下,小溲短少。新邪伏暑夹杂,在阳明经腑之处,里外合邪,三焦被阻。身热如烙,指有蠕动,舌苔黄糙中灰带腻少津,两脉沉数而滑。大便燥黑胶粘,胸腹气闷,神识煳,手指蠕动,口渴恣饮,舌黄粘,脉沉数有力。大热退,神识清,夜能入眠,口少渴饮,舌红苔糙,脉小数。舌质不红,苔转白,脉仍小数。舌脉正常,饮食增加,无发热,夜眠佳,脉象细小。
伏暑阳明腑实阴虚内热风动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胁痛、胸部痞闷、纳呆、呕吐稀薄痰涎、头目眩晕、精神悒悒不乐、神疲气短、四肢不温、大便溏稀,病程两年。中医诊断胁痛、痞满,证属寒痰侵犯肝胆,气机不畅。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慢性胆囊炎寒痰阻络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男,51岁,右股骨下端巨细胞瘤,肺部转移瘤,营气不从,瘀血内着,毒结不散,传为息贲。面色晦暗,舌质紫,脉弦涩。病程自1957年至1983年。
骨巨细胞瘤营气不从瘀血内着毒结不散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心悸、自汗盗汗、烦躁3月余。甲状腺轻度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手有细微震颤,心率98次/分,甲状腺处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五心烦热,白天动则自汗,夜晚盗汗,睡眠偶尔惊醒,口干,神疲倦怠。舌质红,苔薄,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肝火旺,气滞痰瘀,虚实夹杂。实验室检查示FT3、FT4、T3、T4均升高,TSH降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心肝火旺气滞痰瘀
查看详情 →
男,37岁,头痛、呕吐、昏厥,病程自1974年4月13日至8月21日。头痛位于两太阳穴,按之更甚,后脑胀疼,胸闷烦躁,纳呆,四肢麻木作疼。舌苔黄略厚,质紫黯,脉弦关实。证型为肝郁胃实,气逆上冲。
头痛呕吐昏厥肝郁胃实
查看详情 →
女,60岁,主诉身重身酸、困乏无力、头重、浮肿、夜汗出、口不知味。病程较长,自去年秋后起病。中医病名自汗,证型阴虚肝热,病因病机为感受暑湿,湿遏郁而化热,湿聚热郁,三焦失调。舌质暗,苔厚秽腻,脉右寸尺沉弱、关弦,左寸细数,左关弦数,左尺沉数。
自汗阴虚肝热暑湿遏郁三焦不利
查看详情 →
女,42岁,间断眩晕、耳鸣5年,发作加重6小时。眩晕乏力,视物旋转,头重脚轻,不能站立,呕吐食物及痰涎,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脉弦滑。体胖,平素腰膝酸痛,嗜食辛辣肥腻。证属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挟痰火上蒙清窍。
眩晕耳鸣呕吐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烦躁不寐、头晕目眩、两胁作痛、饥不思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象沉弦,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肝郁挟邪。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复感风热外邪,内外邪热相因为病,阳升风动、上扰清空。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沉弦。
眩晕肝气郁结肝火上炎风热外邪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颈部肿物,如鸽卵大小,渐增大。中医诊断瘿瘤。证属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体征见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咽部憋胀、吞咽不适。颈部咽峡部肿物,椭圆形,质硬韧,可随吞咽移动。舌苔薄白,脉弦涩。
瘿瘤肝郁气滞痰凝血瘀颈部肿物
查看详情 →
女,30岁,左上腹部疼痛、发热2日。左胁肋及脘腹部胀满,阵阵如钻钉样上冲疼痛,剧烈难忍,无排气,二日无大便。急性病容,左上腹部叩之如鼓,触痛(+++)。舌红,苔黄厚腻而干。脉弦稍数。腹痛,肝郁气滞,秽浊瘀滞,腹气不通。
急性胰腺炎肝气郁结秽浊中阻腹气不通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主诉昼间失神、频频点头、持物落地,伴易哭闹、烦躁夜眠差、不欲饮食、大便溏软。脉细弦,舌澹红无苔,面色不华。中医诊断为阴痫,证属痰浊内伏、肝脾失调。
失神发作心肾不足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5岁。主诉反复失眠半年余,加重1周。刻下见彻夜难眠,多梦易惊醒,心悸怔忡,健忘,面白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下降,偶有头晕。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属心脾血虚证,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营血不足,心神失养。病程半年余。
失眠心悸健忘面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