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3岁。主诉鼻塞、流涕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年。病程长,症状包括鼻塞、头痛、流涕、记忆力下降、精力不集中、夜眠差、口干。面色少华,舌质暗,舌尖偏红,苔薄白,脉滑重取无力。中医诊断鼻鼽,证型为卫气虚弱,肺气不宣。病因病机为卫气不固,风寒外袭,肺气不宣,鼻窍不通。
过敏性鼻炎卫气虚弱肺气不宣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主诉婚后2年未育,伴有口中清澹、畏寒、四肢面耳冻疮、下半身寒凉、遗精早泄。脉细尺弱,舌嫩苔薄白。病机为心肾亏虚,三阴不足,三阳俱衰。面色苍白,舌质嫩,苔薄白,脉细无力。
心肾亏虚三阴不足畏寒冻疮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要症状为小腹剧痛,阴囊、睾丸及阴茎缩入腹内,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口鼻气凉。病因因房事后卧于阴冷之处,寒邪直中至阴。面色青紫,四肢逆冷,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房事。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缩阳症,病因病机为寒邪直中至阴,属寒凝下焦证。
缩阳症寒邪直中下焦受寒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白带量多1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带下病,证型为寒湿侵袭,阳气受伤,带脉不固。望诊见面色微青白,舌淡苔少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白带清稀如水,腰部酸胀如坐水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阴道觉冷,小腹不温坠重。切诊脉象细。
带下病寒湿侵袭阳气受伤带脉不固
查看详情 →
女,51岁,主诉反复胸闷、胸痛,甚则昏厥,病程15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瘀交阻于心,心阳不振,气血脉络不畅。面色苍白,形体肥胖,神疲乏力,心悸,胸膈痞满不舒,心痛阵作,自觉阴冷之气上冲,少寐,舌紫,脉沉细。
肥厚性心肌病胸痹痰瘀交阻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81岁,女性,主诉肝区不舒一年余。面色无华,舌质红,苔少欠津,脉细稍数。中医诊断为痰证,证型为气阴两虚、痰蕴化毒、损伤肝络。病程较长,初因外感风寒,化热成毒,灼伤阴液,损伤肝络。体质较阴冷潮湿,舌象提示阴液不足,脉象细数反映阴虚内热。
肝囊肿气阴两虚痰蕴化毒损伤肝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小腹剧痛,阴缩半天。现病史示昨日下半夜突发小腹痛欲死,阴囊、睾丸及阴茎全缩入腹,口鼻气凉。面色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青苔白,脉沉细而伏。诊断为阴缩证,病因系房事后卧于阴冷之处,寒邪直中至阴。
阴缩证寒邪直中阳气衰微四肢逆冷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反复腰及右下肢疼痛5年,加重2天。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遇劳、阴冷天痛重,咳嗽痛剧,喜热恶寒。强迫仰卧位,痛苦病容。第3~5腰椎及右侧腰肌压痛,右环跳穴、委中穴压痛,右直腿抬高约30°,颏胸试验(+),右翘拇试验(+),右膝腱反射弱。腰片及CT示腰4~5椎间盘向右外侧脱出。中医诊断为痛痹。
腰椎间盘突出症痛痹阳虚血脉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主诉头昏、腰困不适半年余。病史为过度劳累及饮食不节。临床表现包括头昏、腰困、耳鸣、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食欲欠佳、眠差多梦、大便偏稀不畅、有时泛酸、略觉恶心、烦躁易怒。舌淡红,苔白略腻。脉沉细。诊断证属脾肾两虚、肝经湿热。
头昏腰困脾肾两虚肝经湿热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语言蹇涩,下肢湿肿,伸屈不灵,头面赤红,舌体短缩微歪,舌根厚苔浊腐,齿根淡肿,牙床多蛀,准头及肢掌偏冷,下睑胞胀热,目内角黄泥样伏毒,六脉细弦有结代。脾为湿困,运化失正,肝失条达,尿浊癃闭,升降紊乱。面色赤红,舌象异常,脉细弦有结代。
下肢不听使唤语言蹇涩尿浊癃闭脾为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大出血,消瘦无力,毛发渐脱。面色皖白,烦躁肢冷,肌肉消瘦,体弱神疲,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喜卧嗜温,阴冷经闭,舌质澹,苔薄白,脉沉迟。证属气随血脱,气血不复,日久伤阳,五脏损。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以肾阳虚为主。
阴冷经闭产后大出血气血两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产后双肩困痛、上肢麻木困痛约1年。产后体虚,感受外邪,双肩及上肢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不适,筋脉挛急,伴有头晕气短、心悸、自汗。舌澹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产后痹,证属气血两虚,经脉失养。
产后痹气血两虚经脉失养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阳痿三年,常感腰痛阴冷。病程三年,发病诱因为冷风侵袭。面色铁青,舌淡紫,苔白滑,脉细而伏。阴茎缩入少腹作痛,属肾阳虚衰,寒邪侵袭,肝脉收引,宗筋不利。
阳痿肾阳虚寒邪入侵肝脉收引
查看详情 →
女,52岁,近1个月心悸、胸闷、胸痛,痛引左肩背,伴气短、冷汗、下肢发冷疼痛。舌质暗,舌边尖有瘀点,脉沉涩。胸阳痹阻,气滞血瘀。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下肢阴冷胸阳痹阻气滞血瘀心肌损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心烦失眠2年余,加重1个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气阴两虚,热扰心神。病程长,症状包括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心烦失眠、手足麻木、出汗多、睡眠差。舌淡红嫩,脉沉细。病机为气阴两虚,热扰心神,血不养神,脉络失养,营卫不和,气血两虚,血不养脑,血虚生风,经脉失养,清阳不升。
慢性疲劳综合征虚劳气阴两虚血虚生风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腰痛1年,伴四肢关节疼痛,阴冷天气加重。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质澹红,苔白。脉沉。腰部疼痛、僵硬不舒,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不能日常生活。面色萎黄,扩胸受限,腰部俯仰不利。
腰痛风湿退行性骨关节炎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周身酸痛,四肢大关节窜痛不休,病程20天。中医病名属痹证,证型为风寒湿痹,病因病机为感受风寒湿三邪,邪气过盛,阻碍气血运行。望诊见面容消瘦,舌质澹,舌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恶风寒,喜近暖,饮食一般。切诊见脉沉紧。
痹证风寒湿邪气血阻滞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37岁,周身窜痛及下肢痠痛近6年。着痹,病因病机为汗出当风、着寒湿之地,病位在下肢,证型属寒湿痹阻。面色红润,舌质澹红,光苔,脉弦而有力。下肢按痛,肌肉萎缩,夜间疼痛剧烈。
着痹风湿寒湿肾虚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病程3年,1周前生气后进食冷饮诱发加重,伴头晕、腰酸痛、腰以下小腹会阴部冷凉、外阴重坠疼痛、黎明腹痛腹泻、脱肛、神疲乏力、嗜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手足欠温,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结代。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肾阳虚,脾阳下陷。
心悸心肾阳虚脾阳下陷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9岁。月经错乱,白带绵下,病程年余。中医病名:带下病。证型:中气下陷,脾肾两伤,湿浊不化。病因病机:中气下陷,带脉不固,湿浊不化。面色萎黄,舌色晦滞,苔腻。脉细。形寒疲乏,纳谷不香。小腹不适,腰以下畏寒,足肿。阴痒,阴道下垂感。带下色黄白,气臭,稀多色白,间有红色。
月经不调带脉不固脾肾两伤湿浊不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