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9岁,发病6日,欠伸、寒栗、体痛、身热口渴、头痛、汗出热解、肢体乏力。诊断为疟疾,病因秋季感受风凉邪气,邪气停留于风府,卫气应邪气而发病。面色无明显描述,舌象未提及,声音无特殊描述,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症状及病程,脉象未提及。
疟疾风邪侵袭阴阳失调卫气受邪
查看详情 →
38岁,闭经5年,潮热汗出,心烦,面斑,头晕头胀,记忆力减退,带下几无,性欲低下,大便干,2-3日一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阴阳两虚,血枯经闭
阴阳两虚闭经血枯经闭虚火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右侧偏瘫失语2个月。舌红少苔,脉缓而结代。脑梗死,证属阴阳两虚。痰浊蒙蔽清窍,阴虚内热,心神失养。夜间躁动,咳白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后遗症。右侧肌力0级,完全混合性失语,右侧病理征(+)。头颅MRI示左侧颞叶大面积脑梗死。
阴阳两虚中风失语痰浊蒙蔽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婚后3年未育,性生活频率低,勃起不坚,坚而不久。生殖器检查双侧睾丸大小正常,质地略软,精索静脉无曲张。舌红,苔少,脉细。诊断为不育弱精症。辨证为阴阳两虚,阴虚为主。
阴阳两虚不育弱精症肾阴不足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血糖升高11年。现病史示口干多饮,消瘦,眼睑及下肢稍肿,饮食自控,睡眠正常,二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史。舌质黯红,舌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消渴病,脾肾两虚夹瘀证。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瘀血阻络。
消渴脾肾两虚瘀血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6岁,停经半月,烧心,潮热汗出,颜面潮红,头胸汗出,不欲衣被,午后低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梦交,乏力,头晕耳鸣,齿冷,舌尖边红,苔薄,脉细。绝经前后诸证,阴阳两虚偏阴虚。
阴阳两虚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男,45岁,失眠多梦,梦中遗精3年,面色晦暗,精神少气懒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腹拘急,口苦心烦,舌红少苔,脉沉迟。证型为阴阳两虚,肝肾不足。病因为房事不节,肾气大伤,肾亏髓海不足,虚阳偏亢,扰动精室。
阴阳两虚梦遗滑精肝肾不足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一个月前呕吐泄泻,其后身体不适至今,两天前外感鼽嚏,不纳。右脉寸关洪大,尺沉弱,左脉寸洪、关弱,尺沉弱。肺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偏高,三焦经、胆经数值失调,肝经、胆经、肾经、心经、脾经数值倒置。肺虚挟痰湿,脾有湿饮,心血虚,肾阴虚,肝阴虚气郁而化火。心肾不交,肝郁化火,脾有湿饮故不纳。复诊主诉食欲不振,咳逆。肺经、大肠经数值失调,脾胃虚而困湿,肾阴阳两虚,肝阴虚气郁。再诊主诉头晕、咳逆、心悸。大肠经数值失调,脾虚湿困,肾阴阳两虚,肝气虚,心阴虚、肾阳虚致心肾不交。
肾阴阳两虚肺虚挟痰湿脾湿困肝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盗汗1个月。夜间睡眠中汗出而醒,湿透内衣,夜眠燥热,白天疲倦,手心热,口咽干燥。舌质稍红,苔薄澹黄,脉细。中医诊断盗汗,证型为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阴虚生内热,逼津外泄。
盗汗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手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走路后乏力、心慌2月余。体征见怕热、喜凉食、口干不苦、纳可、眠可、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心悸,证型阴阳两虚兼阴虚火旺。二诊见舌暗红,苔白,脉沉。三诊见舌淡,苔白,脉沉。四诊见舌淡红,苔白,脉弦。
阴阳两虚心悸阴虚火旺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产后闭经1年余。形寒肢冷,头晕眼花,脱发,阴毛脱落,腰膝酸软,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左眼飞蚊感,睡眠多梦。面色萎黄,眼眶暗黑,头发稀疏枯黄。舌质澹黯,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继发性闭经,辨证为肾阳虚衰,血枯经闭。
阴阳两虚产后闭经肾阳虚衰血枯经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停经2个月余,月经量少色暗红,无痛经。伴烘热汗出、心烦胸闷、偶有乏力、腰背冷痛,纳可,寐差。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阴阳两虚。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中提及月经异常及激素水平变化。脉象未提。
肾阴阳两虚绝经前后诸证烘热汗出心烦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主诉头痛10余年,加重2年,以两太阳穴附近为剧,伴恶冷、头晕、呕吐、月经量少、目眶发黑。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少阴病,肝寒犯胃、营血不足兼外感。望诊见目眶发黑,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月经量少、恶冷、头晕、呕吐、鼻塞、低烧、颈项不适。切诊见脉细。
神经性头痛少阴病营血不足肝寒犯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反复头晕、憋气、心悸、心前区不舒及停跳,病程约1年。中医病名属心虚气弱,证型为肝肾两亏。舌红体瘦,脉沉迟弦细且滑,后诊脉弦滑。病机为阴虚不能摄阳,致命门火衰,虚阳上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虚气弱肝肾两亏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男性,主诉咳逆喘促反复发病2年。面色苍白,形体瘦弱,鼻塞张口,呼吸短促,唇色微发绀,舌苔薄腻,脉象细弦小促。证属冲气上逆,气机失调,痰浊阻络,肺窍不利。
增殖体肥大喉风症冲气上逆痰浊阻肺
查看详情 →
68岁,主诉心累气短、胸中痞塞、脘闷腹胀、咳嗽气喘、咯黄稠痰、恶寒肢冷、小腿抽痛、口渴喜热饮、小便黄灼短少、大便燥如羊屎、眠差。病程高血压8年,反复心累气短11个月,全身水肿,腹部胀大20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少阴百寒独胜于下,阳欲脱于上之先兆。病因病机为肾阳衰微,水邪泛滥,凌心犯肺,影响气化功能。面色紫暗,气喘肩息,鼻翼扇动,全身水肿,下肢按之如泥,腹部胀大。脉沉。
阴阳两虚高血压肾阳虚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慢性肾炎30余年,维持血液透析1年余,主诉胸闷气促、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水瘀互结,后转为阴阳两虚,水饮凌心证。体征示腹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射血分数24%。脑钠肽升高,白蛋白降低,胸片示双肺感染,腹部CT示大量腹水,小肠缺血改变。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阴阳两虚慢性肾炎心力衰竭肺部感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面浮肢肿、腹胀、纳差、双下肢散在瘀点。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虚劳,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面浮肢肿、腹胀、纳差、双下肢瘀点。切诊见脉沉细。
慢性再障脾阳不足肾精亏乏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病程2年余,初现月经不调、头晕、心悸、乏力,继之四肢轻度浮肿,额及两颧黑斑,牙龈及舌质紫蓝色斑点。形体消瘦,头晕时作,心慌,身倦,腰膝酸软,食纳乏味,怯寒喜暖,便溏尿清,月水短期而量寡,色质尚可,唇暗少苔,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肺阴亏虚,阴损及阳,肺损及肾,金水交虚,命火式微,阳虚气弱精乏。
阴阳两虚艾迪生病肺阴亏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再发伴加重1周。眩晕,心悸,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心肾两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眼底动脉硬化Ⅰ~Ⅱ°。
眩晕心肾两虚气滞血瘀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