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寒热隔日而作,睡眠欠安多梦。病程长达二十年,每值夏秋季节易发。中医诊断为间日疟之虚寒证。望诊见面容青黯萎黄,舌澹红中裂。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寒热隔日发作,睡眠欠安。切诊见左脉弦滑大,后诊见左脉迟,右脉软,最终脉缓,舌红润无苔。
气血不足久疟虚证肝肾亏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腹痛、便血、吐血、不能进食。病程近半月,逐渐加重,三天前突发便血吐血,色黑量多,伴四肢紫斑。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厚,脉虚芤而数。头晕目眩,疲乏倦怠。中医诊断便血,辨证气血两虚,脾不统血。
便血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8岁,精神萎靡不振,腰背疼痛,多寐,倦怠懒动,纳少脘腹胀满,时感恶心,气短,面色萎黄无华,腹泻稀水样便,恶寒,肢体酸困。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细。慢性肾衰,属虚劳。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清浊相混。气血不足,脾肾两虚。
气血不足慢性肾衰脾肾两虚寒湿困脾
查看详情 →
男,52岁,间发性头晕2个月,情绪激动和气候变化诱发,发作时伴冷汗、后颈沉重疼痛、恶心呕吐、口苦口干、心烦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眩晕,辨证肝郁血滞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血不足,脑失充养,气机郁滞,郁久化火扰神。
气血不足眩晕肝郁血滞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女性。反复感冒,胃纳差,大便溏,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唇澹少华,盗汗。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之血虚证。舌象澹,苔薄白,脉细弱。病程5个月。
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反复感冒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白细胞减少1年余。精神差,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食较少,经年畏寒,易汗出,夜寐较差,肢体麻木,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舌面有裂纹。脉沉弱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脾肾虚弱,生化无权,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脾虚则气血无以生化,肾气不足则髓海不充。
面色萎黄白细胞减少症脾肾虚弱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睡眠差、多梦10余年。面色晦黯无华,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腰背酸痛,舌红有齿痕,脉细。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气血不足不寐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背痛(第五胸椎作痛),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病程半年。面色萎黄,神倦乏力,不饥食少,夜寐欠安。舌质澹,苔薄腻,脉弱。产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脉络瘀阻。
气血不足背痛心脾两虚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脱发一周。精神疲惫,面色萎黄,少气乏力,夜寐不安。舌澹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斑秀。证型:气血不足,心脾两伤。病因病机:素体虚弱,精神受刺激,心火亢盛,化热生风,发失所养。望诊:面色萎黄,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脱发一周,精神受刺激,心烦急躁,两昼夜未眠。切诊:脉细。
气血不足脱发心火亢盛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女性。阴道持续流血量多17天。月经周期28~30天,持续4天,量多。面色萎黄,唇爪甲色澹无光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酸腿软,小腹隐痛。血红蛋白8.2克/升。崩漏。脾肾两虚、气血虚弱证。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面色萎黄崩漏脾肾两虚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王某 36岁 女
主诉:午后低热年余,伴乏力、困倦、夜眠不实多梦、食少纳呆
面色萎黄无华,神情倦怠,舌澹,苔白润,脉细弱
中医病名:气虚发热
证型:脾虚,气血不足,中气内郁
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血亏虚,中气下陷
望诊:面色萎黄,舌澹,苔白润
闻诊:未提及
问诊:午后低热,乏力,困倦,夜眠不实多梦,食少纳呆
切诊:脉细弱
气血不足气虚发热脾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胃脘部隐痛1年余,伴食少纳呆,乏力倦怠,时恶心。形体渐瘦,面色萎黄,手足心热。舌红无苔,脉细弱。中医诊断胃阴不足,脾虚不运,气血生化乏源,脏腑失于濡养。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营养性贫血。
气血不足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脾虚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阴道出血1月余,病程1月。主诉阴道出血,时多时少,劳累后加重,色鲜红,无血块,伴腰酸、头昏、纳差、大便干。面色萎黄,舌红、苔中心微腻,脉细数。中医诊断崩漏,证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崩漏脾肾亏虚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8个月,男性。反复关节肿痛8个月,左踝关节肿痛5天。关节肿痛,晨僵明显,乏力,纳差。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着痹。病因病机为寒湿痹阻经络,兼有化热之象。病程较长,属虚中夹实证,湿邪偏盛,气滞血瘀,气血匮乏。
气血不足痹证着痹寒湿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慢性肾炎10余年,1周前因受凉出现全身浮肿、尿少。面色萎黄,双下肢压陷性水肿,呼吸音粗,精神差。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实验室检查示肾功能重度损害,BUN、Cr升高,尿蛋白(++),血红蛋白降低,血钙偏低。中医诊断为慢性肾炎,病属晚期,虚实错杂,以邪实为主。
气血不足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湿阻水停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患者,主诉头痛剧烈,如刺如裂,影响生活,病程一年。头痛部位以前额、太阳穴及巅顶为主,伴目不能开、头不能抬,昼夜不安。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细缓而弱。中医诊断为头风,辨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头痛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肠鸣腹泻半年余。腹胀肠鸣,大便溏,日3~4行,两胁胀满,纳差食呆,怕食生冷,喜食热饮,面色萎黄,疲乏倦怠,失眠多梦,心悸汗出。舌澹苔薄,脉沉细。中医病名胃肠功能紊乱,证型脾胃虚弱,气机不调,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精神紧张,忧虑过度,伐伤脾土,脾虚湿盛,运化失常。面色萎黄,舌澹苔薄,脉沉细。
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气机不调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女,24岁,阴道流血3天,病程短,心脾两虚,肾气不固,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血常规提示贫血,PLT减少,B超未见胎芽搏动,胎儿停止发育,月经量多,皮肤外伤不易止血,脾虚则气血化源不足,气不摄血,血失养胎,而致胎漏。
气血不足先兆流产心脾两虚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眩晕2年。既往史有贫血。体征示面色萎黄,舌质紫黯,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清阳失荣,心神失宁。病因病机为素体气血不足,清阳失荣,心神失宁。望诊示面色萎黄,舌质紫黯。闻诊未提。问诊示眩晕、精神不振、夜寐欠佳。切诊示脉细滑。三诊示舌黯澹,脉弦。
气血不足眩晕清阳失荣心神失宁
查看详情 →
女,23岁,月经量少4年,月经周期35~50天一行,头晕乏力,心慌气短,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沉细。证属气血两虚,血海不充。
月经量少气血两虚血海不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