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4岁,男性,主诉结婚4年未育。精液量2mL,精子数14×10⁹/L,活率50%,活动力弱。面色萎黄,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婚前遗精频繁。舌象薄苔,脉象濡细。病机为脾肾两虚,精血不足。诊断为精少症,不育症。
脾肾两虚精少症不育症精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8岁,月经错后,色澹量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舌质澹,苔薄白,脉虚细,心脾两虚,胞宫失养,少腹拘急,脉虚细,舌质澹,苔薄白,心脾两虚,少腹急迫,脾虚气弱,带脉不舒,冲任失养
脾肾两虚不孕症心脾两虚胞宫失养
查看详情 →
10岁男童,腹胀,脓血便,病程10天。面色萎黄,下肢浮肿,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红多白少,一日10多次,脉虚大,舌淡苔白。诊断为久痢伤脾伤肾,脾虚失运,肾关不固。病机为脾虚失运,肾关不固。
脾虚失运肾关不固湿热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乳糜尿病史2年,反复发作。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腹不舒,小便乳白色,时夹血丝,解小便有下坠感。舌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乳糜尿,证型脾肾两虚,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下注。
脾肾两虚乳糜尿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发热一周,全身关节酸痛,腰痛,尿液呈酱油色,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身如被杖,目睛色黄,尿液如浓茶,便秘。舌尖红、苔微黄腻,脉数。中医诊断为脾肾两亏,寒湿客表,表证未解,湿蕴化热。
溶血性贫血脾肾两亏寒湿客表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33岁,痛经十余年,合并原发不孕症四年,形寒肢冷,小腹寒凉,经来腹痛绵绵,喜暖按之得舒,溺清便溏,月经不调,量少色黑褐,白带清稀,失眠多梦,腰痛,身倦乏力,面色萎黄,微有浮肿,舌淡苔薄,脉沉细弱。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生化之源不足,精血亏虚,胞脉失于温养。
面色萎黄痛经原发不孕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腰酸乏力、面色差两个月余。中医诊断关格、腰痛,证属肾虚血瘀、浊毒内蕴。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象未详。闻诊见口中氨味。问诊见腰酸乏力、易疲劳、夜尿多、尿中泡沫多。切诊见脉细弱。
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浊毒内蕴肾性贫血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头昏、心悸、全身乏力、精神差,病程1年半。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而滑,脉细。证属脾肾两虚,精血不足。诊断为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6.5g,网织红细胞0.2%,骨髓红系统增生0%。
脾肾两虚红细胞性贫血精血不足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反复浮肿1年余,下肢浮肿明显,精神不振,面色萎黄,不欲饮食。舌质淡伴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脾肾两虚型。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血浆总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
脾肾两虚肾病综合征水肿尿蛋白高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缓无力,双尺尤甚。脾肾两虚。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缓无力,双尺尤甚。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缓无力,双尺尤甚。性激素失调性无精子症。
脾肾两虚性激素失调
查看详情 →
女,28岁,月经淋漓不断1个月有余,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腰酸背痛,少腹冷痛,纳谷不馨,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迟,脾肾两虚,冲任不固。
脾肾两虚面色萎黄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慢性肾炎10年,蛋白尿、管型、浮肿持续存在,近1个月因感冒病情加重,出现双下肢浮肿、面色萎黄、恶心欲呕、腹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短少。舌质澹胖,苔薄黄腻,脉沉滑。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兼有湿热。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湿热内蕴蛋白尿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全血细胞减少,病程1个月。面色萎黄,口唇色淡,舌尖红,舌苔白,脉沉细滑。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脾肾不足,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接触有毒之物伤正气。四诊信息包括皮肤青斑、食纳欠佳、眠可、二便调、舌象舌尖红、舌苔白、脉沉细滑。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不足阴阳两虚血分蕴热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反复浮肿1年余,全身浮肿下肢为甚,精神不振,面色萎黄,不欲饮食,舌质淡伴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属脾肾两虚型。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血浆总蛋白40g/L,白蛋白23g/L,胆固醇10.80mmol/L。
脾肾两虚肾病综合征水肿尿蛋白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闭经2年。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怕冷,纳少,夜寐梦多,白带少,不孕。性激素检查示雌、孕激素偏低,B超提示子宫偏小。舌薄白,舌澹,脉沉细。中医诊断闭经,辨证气血不足,脾肾两虚。
脾肾两虚闭经气血不足子宫偏小
查看详情 →
女性,31岁,月经量少绵延,周期先后不定,腰酸,末次月经9月26日,舌澹苔薄腻,脉细弦,脾肾阳虚,冲任失调,舌质澹暗,苔白腻或薄腻,脉沉细。
月经不调脾肾阳虚腰酸畏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眼睑及下肢水肿3个月。慢性病容,面色萎黄,疲乏无力,胸脘痞闷,胁部隐痛,食少纳呆,眼睑及下肢凹性水肿,腰酸困,肾区轻度叩击痛,小便日解1600ml。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水肿,证型为湿热内蕴,脾肾两虚,水湿稽留。辨证为肝胆湿热,肾虚不固。实验室检查尿蛋白++++,乙肝病毒阳性。
水肿肝胆湿热肾虚不固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女,48岁。主诉肾功能异常1年。乏力,腰背酸痛,面色萎黄,咽干咽痛,时有恶心,大便不爽。舌质暗澹,舌苔黄腻,脉濡细。中医诊断虚劳。证候脾肾两虚,湿浊内蕴,肾虚血瘀。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暗澹,舌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乏力,腰背酸痛,咽干咽痛,恶心,大便不爽。切诊脉濡细。
慢性肾衰竭脾肾虚衰湿毒内蕴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系膜增生性肾炎5年,慢性肾功能不全3年。症状包括面色萎黄无华、头晕腰酸、倦怠乏力、遗精早泄、大便溏泻。辨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阻。望诊见面色萎黄无华。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病情及症状描述。切诊未提及脉象。
脾肾两虚系膜增生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湿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泄泻8年多,反复不愈。大便稀薄,日泄三次,食生冷油腻则便次增加。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倦怠,食后脘闷不舒,晨起即泄,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肾两虚之久泻。
脾肾两虚面色萎黄泄泻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