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6岁,病程5年。主诉腿痛腰痠、精神疲倦、头晕气短、颜面水肿,下肢凹陷性水肿。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数无力,左寸尤甚。小便短少,食欲缺乏。诊断为脾肾二虚阴水之症,脾虚制水失职,肾虚水无所主。临床表现包括两腰痠痛、头面四肢水肿、倦怠嗜睡。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阴水之症水肿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主诉进食梗阻1月,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畏寒,进食后反恶泛酸,夜尿增多,舌淡,脉沉细。病因忧思郁怒及酒食所伤,病理因素气郁、痰阻、血瘀,脏腑辨证脾肾两虚。既往有食道癌手术及化疗史。
脾肾两虚食道癌气血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为产后无乳、闭经6年。精神疲惫,头昏,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表情澹漠,反应迟钝,言语迟缓,记忆力减退,四肢活动欠灵活,毛发枯黄,面色萎黄,阴毛及腋下毛发稀疏。妇科检查示外阴阴毛脱落,阴道弹性差,宫体缩小。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阳失温煦。病因病机为产时大出血致血虚精亏,肾精亏损,冲任俱虚,胞宫无血可下。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脾肾两虚席汉综合征继发闭经阳失温煦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腰痛间作17年,恶心5月余,足痛、夜尿多2月。面色萎黄,舌质澹,苔黄厚腻,脉滑数。两肾区有叩击痛,腹部泌尿点有压痛,两足大趾关节红肿热痛。尿蛋白+,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尿酸升高,B超示双肾多发性结石,左肾结石15mm×13mm,肾实质弥漫性损伤。中医诊断为石淋、腰痛、痛风。辨证为湿热蕴结,阻塞尿系,久病肾气虚衰,湿浊流注关节。
石淋梗阻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痛风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产后恶露淋漓不止50余日。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言语低怯,头目眩晕,乳汁不足,腰膝乏力,四肢不温,心悸,寐劣多梦,不欲食,小腹坠胀。舌质淡白无苔,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产后恶露不止,证型气血亏虚,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冲任不固。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淡白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目眩晕、心悸、寐劣多梦、不欲食、小腹坠胀。切诊脉沉细无力。
脾肾两虚产后恶露不止气血亏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主诉肾功能异常半年,伴有下肢沉重、乏力、腰酸、夜寐多梦、夜尿多。面色萎黄,舌澹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关格,证型脾肾两虚。血压160/100mmHg,血Cr105μmol/L,BUN4.53mmol/L,尿PRO(2+)、BLD(2+)。病程半年,有高血压病史二十年,未系统治疗。
脾肾两虚面色萎黄慢性肾衰竭腰酸
查看详情 →
女,17岁,反复眼睑、下肢凹陷性水肿2年余。水肿,上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满月脸,颜面下颌部痤疮,神倦乏力,头昏眠差多梦,面色萎黄,小便黄少,大便稀溏。尿蛋白3个加号,低蛋白血症,血压160/100 mmHg。证型脾肾两虚,肾不藏精。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致肺、脾、肾三脏亏虚,气化及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
脾肾两虚面色萎黄肾病综合征肾不藏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腰酸、乏力半年。刻下证见倦怠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腰膝酸软,全身发凉,胃脘胀满,纳食不香,咯痰白黏,伴口干。中医诊断虚劳(脾肾两虚)。脾虚湿阻中焦,肾亏督虚,筋骨失养。舌澹红,苔薄黄,脉细。
脾肾两虚虚劳脾虚湿阻胃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婚后3年不育,精液检验不含精虫。初诊症状包括面色萎黄、短气无力、自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病因病机属肝郁化火,火灼肾水,或肝郁克脾土。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不育、性功能正常、既往治疗无效。切诊见脉沉细数。
脾肾两虚无精子症阴虚火旺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46岁女性,小腹坠胀疼痛多年,动则加剧,伴有头晕、食欲差、面色萎黄、全身软弱无力、动则气喘。中医诊断为阴脱,证型为脾肾两虚。脉象沉细,肾虚之象。素体虚弱,产后劳动过重。
脾肾两虚子宫脱垂气血不足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夜间遗尿,病程自入冬以来。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夜间遗尿、白日尿频、口干欲饮,饮不多。舌质偏红,舌苔较少。脉象细数。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肾气不足,收摄失权,脾气不足,中气下陷。
脾肾两虚肾气不足中气下陷夜间遗尿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婚后闭经、不孕2年,术后闭经半年。面色萎黄,口干不欲饮,脘胀食少,腰际酸痛,乳房不胀,大便溏薄。血PRL升高,脉细尺弱,舌质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血海失于充盈。
闭经气血不足脾肾不足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女,29岁。月经周期紊乱,经色澹红,淋漓不断,经血净后少腹隐痛,伴腰酸。白带多。头晕,面色萎黄,体瘦,神疲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腹冷畏寒。舌澹体瘦小,满舌裂纹,少苔。脉细弱。脾肾两虚,冲任失调。舌澹体瘦小,满舌裂纹,少苔。脉细弱。舌苔白干,舌质澹红。脉弦细滑。
脾肾两虚面色萎黄不孕症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稀少。病程13年。中医病名月经稀少,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脾肾两虚。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脉濡细。经量少,经色澹,头晕目眩,心悸动,大便溏,困倦嗜卧。形体消瘦。
脾肾两虚月经稀少肾阴亏虚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小便溺血5年。病程50余日,每日溺血3~5次,肉眼血尿。临床表现包括食少、腰膝无力、头昏耳鸣、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神呆气衰,不欲睁眼,语言低微,起坐难支,面色萎黄,舌澹少苔,脉微细。中医诊断为溺血证(转移性膀胱癌),证型为脾肾两虚型。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脾虚不能统血,肾虚不能固摄。
脾肾两虚面色萎黄溺血证脾虚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小腹坠胀疼痛多年,近日加剧,动则疼痛更甚。病程多年。中医病名:阴脱。证型: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素体虚弱,产后劳动过重,导致中气虚损,气虚下陷,肾虚不固,胞络受损。望诊:面色萎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头晕,食欲差,全身软弱无力。切诊:脉沉细。
脾肾两虚子宫脱垂气血不足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腹泻3、4年。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萎黄无华,纳呆口淡,头晕气短,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大便溏薄,日3~4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诊断为脾肾两虚,气陷于下。
脾肾两虚面色萎黄气陷于下纳呆口淡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反复黑便9年,近期病情复发。大便每日3~5次,质稀,带少量粘液,偶有里急后重,脐周疼痛,遇冷尤甚,怕食生冷,纳食量少,食后腹胀,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偏瘦。舌质淡红、苔白,脉细。中医病名属泄泻、痢疾范畴,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虚实夹杂。
克隆氏病脾虚夹湿湿热蕴结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继发性不孕3年,IVF-ET失败1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口唇无华,右下腹疼痛,睡眠欠佳,易惊醒,白带略少有腥臭味。舌质淡嫩,舌下络脉紫粗,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辨证肾虚血瘀湿热。舌暗淡、边有齿痕、舌下络脉紫粗、苔薄白、脉弦细。舌紫暗淡、边有齿痕、舌下络脉紫粗、苔薄白,脉弦细数。舌紫暗淡、边有齿痕、舌下络脉紫粗、苔薄黄,脉弦紧。舌暗淡、质嫩、舌下络脉紫粗、苔薄黄,中有裂纹,脉弦细。舌灰暗、质嫩、苔薄黄,脉弦细。
脾肾两虚继发不孕肾虚血瘀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27岁,带下量多,下腹隐痛,心烦,两胁不舒,经行有血块,腰膝酸软,面色萎黄,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中医病名属带下病,证型为脾肾两虚,精微不固。舌质淡暗边有瘀点、齿印,舌苔薄白,脉虚弱。病程2年余,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肝气不舒,气虚夹瘀夹湿。
脾肾两虚慢性盆腔炎精微不固气虚夹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