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4岁,腹泻近4年,每日大便4~10余次,完谷不化,饮食减少,肌肉削瘦,面色萎黄,精神困倦,身困乏力。舌发焦成缕,舌质澹,舌苔薄白,脉细弱。证型为脾肾阳虚泻,病因先天不足,复感风寒,寒凝脾阳,运化失职,水谷不分,腹泻日久肾阳亦衰。
面色萎黄脾肾阳虚泻脾肾两虚寒凝脾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右胁疼痛,牵及右肩酸痛,纳呆食胀,面色萎黄,口干且苦,大便燥结,尿黄。中医病名:胆胀。证型:肝胆湿热未清,气机郁滞,化火伤阴。望诊:面色萎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右胁疼痛,纳呆食胀,口干且苦,大便燥结,尿黄。切诊:脉细弦。舌象:苔薄黄,后转为舌澹红,苔薄。病机:湿热未清,气滞血瘀,郁火伤阴。
右胁疼痛肝胆湿热气滞血瘀郁火伤阴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腹泻4周,每日排便3~5次,腹中冷痛,腹鸣,疲倦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属脾虚寒湿,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运化失常。
腹泻脾虚寒邪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女性。主诉为左下肢不能动,不能站立、蹲、走,足面浮肿,注射部位疼痛。病程一月。中医病名为左侧坐骨神经干损伤。证型为瘀血内阻,经络不通,筋骨失养,后转为气血未复,脾肾两虚。舌苔中心黄厚,脉平,后转为脉沉缓。面色萎黄。
坐骨神经损伤瘀血内阻经络不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女,39岁,精神失常,表情澹漠,反应迟钝,脉沉细而弱,舌质深红而胖大有切迹,后部有白苔,面色萎黄微透红光,舌尖红苔薄白,舌体震颤,六脉沉细,狂躁不安,大汗淋漓,二便自遗,痰火扰心,痰气交阻,脉络闭郁,阳盛之征,真实假虚,痰热真象毕露。
精神失常痰火扰心阴阳两虚真实假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上下口唇皲裂、脱皮、渗液、糜烂,反复发作3年。面色萎黄消瘦,口呈半张开状,上下唇粘膜剥脱、糜烂,唇外缘结薄痂,自觉唇灼痛,口干苦,喜冷饮,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脾胃伏火。病机为脾胃伏火上熏于唇。
唇风脾胃伏火胃热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纳少、厌油、便溏、精神萎顿、肢倦乏力、两胁胀疼、时咳逆上气。病程近两年。中医病名为呕吐,证型为肺胃阴虚,肝木横逆,过胃犯肺,胃失和降。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红,舌尖有溃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志抑郁。切诊脉细弦滑。
肺胃阴虚肝木横逆胃失和降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华某,24岁,女性。主诉经期不准,右下腹时痛,临经尤甚,低热尿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症瘕,证型为湿热瘀阻下焦之证。舌质红,苔薄,脉细弦带数。二诊见面色萎黄,周身乏力,头晕目眩,脉细,苔薄黄。三诊下腹疼痛轻微,肿块消失。辨证为气血不足,瘀结下焦之症。
症瘕湿热瘀阻气血不足下焦
查看详情 →
患者疲劳乏力,纳食无味,大便日行1~2次,小便尚利。舌澹红苔薄腻,脉细小弦。诊断为脾肾两虚,湿毒内蕴。病程2年,肾功能异常,尿素氮18.5mmol/L,肌酐456μmol/L,血尿酸466μmol/L。舌偏澹苔薄白腻,脉细。面色无华,头昏,口苦。舌黯红苔薄白,脉细小数。病情相对稳定,肾功能指标波动,血红蛋白89g/L。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病程较长,属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虚湿毒内蕴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要症状为腹痛、脓血便、消瘦。病程自1989年1月起,持续数月。中医诊断为结肠腺癌。证属脾肾两虚,湿浊凝聚。诊见精神疲倦,声音低落,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澹,脉沉细。舌质澹红、苔薄白微黄,脉细弦。
结肠腺癌脾肾两虚湿浊凝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打鼾5年余,伴失眠3年,加重2个月余。现症包括夜间打鼾伴手腿剧烈运动、多梦易醒、夜尿频、夜间多汗、晨起头痛口干、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性格暴躁。体征见面色萎黄,形体较胖,神疲乏力,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鼾证、不寐。证属痰瘀互结,肝脾两虚。
鼾证不寐痰瘀互结肝脾两虛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月经不调多年,周期紊乱,量多色黑,无瘀块,无腹痛,伴腰痛、纳差、疲乏。身形瘦弱,神疲,面色萎黄无华。舌体小而薄,脉右手弦,左手沉伏。诊断为气虚血亏、胞宫虚寒。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不充,血海不足,冲任亏虚。
月经不调血海不足冲任亏虚气虚血亏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月经后期、量少半年余,月经周期40~50天,量少色澹红。小腹空痛,全身疲乏,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心悸少寐,纳差口干渴。舌质澹,苔薄白,脉濡细。诊断为月经后期,辨证为血虚型。
月经后期血虚型气血两虚津液亏损
查看详情 →
夏某,42岁,男性。主诉慢性肾炎17年,近1年浮肿。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作呕、纳少、面色萎黄、腰酸痛、四肢不温、大便稀每日3~4次、小便短少。舌澹,苔白腻,脉弦细。血压24/14.5kPa。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兼水湿。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三焦不利。
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浊邪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萎缩性胆囊炎半年,右胁下隐痛不舒。症状包括右胁隐痛、神倦乏力、心悸短气、食欲不振。身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萎缩性胆囊炎。病程半年,病机属脾虚气弱,气滞血瘀。
萎缩性胆囊炎气虚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主诉便秘2年,伴胃纳不馨,腹软溲通,脉濡弱,舌苔薄润。舌澹苔净,两脉濡弱。面色萎黄,肢凉多汗,小溲通长,腹部柔软。诊断为腑气闭结,病属阳气不振,升降失司。
便秘不通阳气不振升降失司中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主要症状为皮下瘀血、鼻衄、关节肿痛、腹痛、尿血、大便色黑、身热。中医病名血友病,证型中气虚寒,血不归经。望诊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质澹。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出血倾向、关节肿痛、腹痛、大便色黑。切诊脉象沉细微数。
血友病血不归经阴血亏虚气虚
查看详情 →
胁痛,病程5月余,右侧胁肋及脘腹胀痛,头晕,右耳闷痛,口渴喜冷饮,反酸,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舌苔白,脉弦细。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欠佳。中医诊断胁痛(肝胆郁滞),病机为肝胆郁滞,木郁化热,脾虚失运。
胁痛肝胆郁滞肝火上炎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女性。身困乏力,畏寒肢冷,嗜卧喜静,大便数日一行,面色萎黄无华,语声低微。舌澹红,苔白且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腹痛,证型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气不摄血,血失统摄。
面色萎黄腹痛脾胃虚寒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半,性别男。主诉为消瘦、饮食不振。病程迁延缠绵,近一周加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肌肤干燥,头发枯黄稀疏,夜寐虚烦,神疲少动,不欲乳,时而呕吐,大便七、八天一解,质硬色黑,脘腹胀满,腹痛,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暗。中医诊断为疳积。证型为脾胃虚弱、乳食积滞、燥粪内结。病因病机为乳积滞留,伤及脾胃,运化无力,积久生热,热伤津液,大肠传导不利。
疳积乳食积滞脾胃虚弱燥粪内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