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3岁,女性。主诉剑突下疼痛3日。症状包括痛处拒按、不胀不呕不呃,面色皖白,神倦,眠差,大便不成条。舌淡,脉沉细。体质为肾虚胃寒。中医诊断为寒郁所致心下痛。
心下痛肾虚胃寒寒郁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感冒病,症状包括头痛恶寒、饮食无味,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感冒,证型为阳虚受寒,病因病机为阳虚受寒,寒气逼龙雷之火上越,肺肾两虚,寒气内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恶寒、饮食无味、喘息不能卧、腹痛、呕吐痰水、畏寒、手指厥冷、恶寒、手冷、手足发热、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舌苔少而色白、小便黄。切诊脉象为小滑、沉弱、沉小。
感冒病阳虚受寒肺肾两虚寒气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黑便反复发作七八次,中脘胀闷,咽梗,嗳气。舌苔薄,舌质暗,脉弦。中医诊断便血(远血),辨证脾虚气不摄血,肝木乘土。病程较长,有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舌象舌质暗,脉象脉弦。
便血脾虚肝木乘土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反复肢软乏力伴鼻腔出血10月,皮肤紫癜加重2天。重度贫血貌,皮肤散在紫癜,色红,按之不退色,睑结膜苍白,唇甲色淡。肢软乏力,精神差,不思饮食,潮热,盗汗,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舌淡,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禀赋薄弱,暴饮暴食,饥饱不调,伤及肝肾,导致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气血不足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肛门脱出,色紫黑,干燥无津液,有欲溃之势,疼痛剧烈,不能站立坐卧。中医诊断肛门脱出。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气虚下陷,风寒邪气侵袭,血脉凝滞,气血不通。望诊见肛门脱出,舌象未提及。闻诊见患者频呼叫。问诊提示病程较急,有肛脱病史。切诊未提及脉象。
肛门脱出脾肾不足气虚下陷风寒侵袭
查看详情 →
女,30岁,头昏晕,肢软乏力,食欲不振,气短心慌,尿黄如浓茶,面色萎黄,目黄,舌质淡,苔白,脉弱,血色素低,红血球减少,尿红细胞(+++),中医诊为虚黄,病机为脾胃虚弱,血败而致气血亏损
溶血性贫血虚黄脾胃虚弱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长期从事野外工作,嗜烟酒,有茶癖。主诉胃病20余年,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纳食呆滞,不知饥饿,时泛清水,恶心,大便溏薄。舌苔白厚而浊,脉沉弱无力。证属脾胃虚寒,湿邪盘踞。
胃病脾胃虚寒湿邪盘踞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肝脏失调,腹痛,干咳,病程未明,脉弱而数,形瘦色藁,上热下寒,根本已漓。
肝脏失调脾虚肺燥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范某,女,42岁。胃脘刺痛连胁,恶心欲呕,不思饮食。慢性浅表性胃炎。舌质澹,边紫暗,苔白润,脉弦涩。肝胃不和,肝气横逆犯胃,气滞血瘀。
胃脘痛肝气横逆气滞血瘀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胃脘部节律性饥饿痛,病程2日,有慢性胃脘痛史多年。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脾胃虚寒证。舌象澹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外感寒邪。
胃脘痛脾胃虚寒寒凝气滞纳呆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胃脘作痛,喜温暖饮食,忸忡气短,头眩肢软,脉迟苔白。中医病名虚寒胃痛,证型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望诊舌苔白,切诊脉迟。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
胃痛虚寒中气不足脉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腹痛腹泻,肛门作坠,大便日行6~7次,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慢性肠炎,泄泻。证型为脾气虚,大肠湿热未清,正虚邪恋。望诊面色少华,舌澹红,苔薄黄根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腹痛腹泻,大便溏稀,间夹黏液。切诊脉弦。
慢性肠炎脾虚湿热大肠湿热正虚邪恋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上腹疼痛3小时。主诉上腹剧痛难忍,伴恶心呕吐、畏寒低热、冷汗、手足厥冷。舌质红,苔白润,脉沉缓而左弦。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中虚里寒,络脉绌急。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伤胃气,虚寒内生,络脉绌急。望诊见痛苦面容,舌质红,苔白润。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上腹痛、恶心呕吐、畏寒低热、冷汗、手足厥冷。切诊脉沉缓而左弦。
急性胃炎中虚里寒络脉绌急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素禀湿热,兼有阴虚。主诉耳鸣、头晕面赤、吐血痰嗽、鼻塞噫气、二便失调。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阴虚湿热证。病因病机为先天湿热与元气混杂,嗜欲膏粱致湿热内生,动火伤阴,肝火上冒,胃中湿热熏蒸。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耳鸣、头晕、吐血痰嗽、鼻塞噫气、二便失调。切诊未提。
湿热体质阴虚火旺胃热上冲肝经火旺
查看详情 →
女,33岁。主诉咳喘病史,秋冬加重,夜间哮鸣,过敏性鼻炎,易感冒。现病史见咳嗽、咯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乏力、纳少。舌淡胖苔薄腻,脉弦细。证型为脾肾阳虚,痰瘀阻肺。
咳喘脾肾阳虚痰瘀阻肺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哮喘病史20余年,近3年患心肌炎,胸闷心慌,高脂血症。刻诊腰酸乏力,耳鸣阵发,夜间盗汗,面容暗黄无华,二目内有脂斑,纳食欠馨,二便尚可。脉细濡,舌苔滑腻。辨证为肾虚气弱,脾失健运,痰浊交阻。
哮喘心肌炎高脂血症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七旬,反复头晕头痛1年,加剧半个月。主症为头晕头痛、项背板紧、心烦易怒、球结膜充血、胸闷心悸、手指发麻、多梦、不思饮食、大便干硬、小便量少。血压170/100mmHg,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涩。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脉瘀阻。复诊时头晕再发,伴目煳、乏力、腰膝酸软、大便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略涩。诊断为气阴两虚、肝肾亏损、心脉瘀阻。
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女性,27岁,主诉结婚5年未孕,月经期后错10~15天,量少色淡,头晕身疲,饮食减少,腰痠腿软,小腹冷痛,带下清稀,手足冰冷,动辄汗出,气短心悸,睡中易惊,大便时溏。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血亏损,冲任失调。
不孕症脾肾阳虚气血亏损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内热外寒,咳嗽形瘦,脉细弦数。阴虚内热,阳虚外寒,肺虚咳嗽,脾虚形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弦数。病程较长,病情入损。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肺脾两虚,病因病机为阴虚阳虚,肺脾受损。
内热外寒咳嗽形瘦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胃痛3年,近一个半月症状加重,胃痛、呕吐、反酸呃逆,疼痛剧烈时出汗,喜按压恶凉,大便2~3日1行,曾有黑便,尿少,头沉无力,心悸气短,烦躁易怒。面容枯黄削瘦,痛苦病容,舌淡无华,肤凉,脉细弦。证型为脾虚气弱、中州虚寒、营卫失调。
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