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性患者,左颊生疮,高热37.8℃,颧红唇赤,口干引饮,二便如常,精神尚佳。舌苔白,脉数。诊断为风热拂郁营卫,经络阻塞,疮毒焮发。二诊身热解,疮消无痛,舌苔薄白,脉微数。
创疡发热风热拂郁营卫失调疮毒焮发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主诉发热,身上起红斑瘙痒三日。病程三日。中医病名:急性荨麻疹。证型:里热外受风寒。病因病机:内有滞热,外受风寒。舌象:舌苔薄白。脉象:弦滑稍数。体征:体温39.6℃,全身性红色斑疹,压之退色,痒感明显。伴随症状:大便干而少,尿色深黄,身倦,胃纳不佳。
急性荨麻疹风寒外袭里热滞阴血热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2个月,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双目失明、听力减退、失语、哭闹不安、神志失常、动作特多如同舞蹈、咬人咬牙。病程自1973年7月10日至1974年4月12日。中医病名中毒性球后视神经炎。证型高热灼阴、肝肾阴虚、心火内动。病因病机为药物中毒后高热灼阴,精液竭,目失养,肾阴枯,肺气阴亏,肝阴不足,心火亢盛。望诊见舌质红、无苔或薄白,指纹紫红或紫。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失明、耳聋、失语、烦躁、动作异常。切诊脉象细数或细缓。
中毒性球后视神经炎肝阴不足心阳亢肺气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痛1周,发热3天。腹部膨隆,右下腹肌肉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可扪及包块。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血瘀成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肠痈湿热蕴结血瘀成脓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发热,血水样便,腹胀痛,肠鸣音减弱,大便酱黑色。湿热内蕴,壅滞肠腑,郁而化燥,阴津受伤。高热,腹满胀痛拒按,下利频频,量少色如酱,欲解不得,不矢气,恶心欲吐,口干唇红,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
急性坏死性肠炎麻痹性梗阻湿热内蕴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4岁,右耳深部疼痛,耳内疼痛如雀啄,高热,大便两日未解,渴而狂饮,溲赤。右耳外耳道深部有黄色稠脓积潴,鼓膜充血,中央部溃孔,脓从内部涌出,鼓沟充血。右颈颌下淋巴结肿。体温38.5℃,舌红,黄腻苔,脉数。中医诊断为聤耳,病因病机为感冒时邪化热生脓,犯及听宫。舌红,黄腻苔,脉数。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化脓鼓膜穿孔舌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4个月,男性。主诉头胀大,烦闷不安2个月余。面色黄暗,精神烦躁,哭闹不休,盗汗,头围52厘米,前囟2cm×3cm微突,两目下视呈落日状,指纹红紫,舌质红,苔黄薄,体温37.5℃。诊断为先天不足,外感时邪,热毒上犯,脑络阻塞。证型为肾虚肝亢,痰热上扰。脉象未明确提及,舌象、面色、精神状态、头围、前囟、目态等四诊信息均有描述。
交通性脑积水肝阳上亢肾气亏损脾虚水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右腮肿胀疼痛,病程10天。中医病名温毒发颐,证型热毒炽盛。望诊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燥。闻诊无特殊。问诊有高热、神志模糊、烦躁不宁、口渴喜凉饮、尿少色赤、大便三日未行。切诊脉洪大而数。
流行性腮腺炎热毒炽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恶寒发热,头昏痛,全身关节酸痛,呕吐泄泻。气虚发热。恶寒发热,头昏痛,全身关节酸痛,呕吐泄泻,高热不退,寒战,全身酸痛,头昏,神疲肢倦,少气懒言,声低息短,胃脘痞硬,按之微痛,不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时有恶心,大便不成形,体温曾一度降至正常,身痛全除,口已不干,大便仍软烂不成形,胸闷气逼,体温接近正常,胸闷气逼,时时恶心,脘腹胀满,大便仍溏,体温正常,胸闷稍减,恶心渐止,大便溏而数量减少,舌前部干红已回润,胃脘痞硬,不知饥,不思食,食亦无味,自觉气不够用,胸闷大减,胃脘痞硬消失,腹胀亦除,仍有恶心、口澹,不欲食,大便常随尿时自出,粪软烂而色渐转黄,说话声音渐扬,体温一直正常。面色萎黄,舌前部干红,脉滑数。
败火证脾虚气虚发热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40岁,男性,突发外感高热,体温38.6~39.2℃。清晨体温38.6℃,上午骤升至39℃以上,头面汗出而黏,胸脘痞满,舌红苔黄腻厚,脉濡软。湿热遏伏膜原证。舌红苔黄腻厚,脉濡软。
湿热遏伏苔黄厚腻脉濡软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急性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沉,四肢厥冷,面色白,纳呆作恶,脉伏微细,舌苔厚腻。中医诊断为内闭欲脱证,病机为积热蕴郁,冷实不消。望诊见面色白,舌苔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沉、纳呆作恶。切诊见脉伏微细。
疫毒痢寒热错杂内闭欲脱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主诉腰下畏风怕冷,膝踝酸困僵痛,遇阴雨寒冷加重。寒湿稽留,脉络痹阻。面容清癯,下肢皮肤冰冷,小腿双足尤甚,膝腿沉重,踝外掣痛,趾端麻木,舌苔白厚,脉沉弦细。病程六年,初因野外作业受寒湿侵袭,后转为寒湿痹证,沉寒痼冷,浸骨着髓。
寒湿痹证寒湿稽留脉络痹阻沉寒痼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男性。主诉双目失明,伴烦躁不安,体形浮胖。病程自1979年8月19日初诊,持续至12月2日。中医病名为大脑皮质性盲—脑炎后。证型为肝阴不足,肝风挟痰上扰,瘀阻经络。望诊见面色㿠白,前额青筋显露,舌质淡红,指纹浅蓝达气关。闻诊未提。问诊见烦躁不安,夜间盗汗,皮肤出现皮疹,瘙痒,夜间惊悸,胃纳不振。切诊未提。
病毒性脑炎肝阴不足肝风挟痰瘀阻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咽痛、咽部溃疡,病程两个半月。中医病名属咽喉病,证型为湿热毒邪郁结。望诊见舌质红,苔黄厚腻带黑;舌腭弓及软腭处溃疡,扁桃体暗红肿大,有溃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咽痛、吞咽不顺、纳差。切诊脉滑数。
咽部溃疡湿热毒邪脾土不胜苦寒舌苔黄厚腻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发热咳嗽,声嘶喉痛,呼吸困难,病程短。中医病名:暴瘖。证型:热毒壅结,肺气郁闭。病因病机:外感风热传里,引动脾胃积热,热毒壅结于胃腑,肺气郁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喉部红肿,声带鲜红,声门闭合不良。高热,咳痰黄稠,口臭,便秘。
风热外袭肺气郁闭脾胃积热热毒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伤寒病已至3周,食物不慎致复燃,身热40℃,胸痞板痛,舌糙,大便艰行,小溲短赤热,脉洪数。中医病名为伤寒,证型为食滞胃肠、化燥结胸,病因病机为食积内停,热陷成温。望诊见舌糙,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胸痞板痛、大便艰行、小溲短赤、神烦起坐、谵语昏昧,切诊见脉洪数、数疾无伦、脉搏趋和。
高热伤津伤寒复燃食滞胃肠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低热2月余,伴咳嗽半月、高热6天。体温持续升高,伴有寒战、恶心、呕吐、咳嗽、痰粘。舌质红,苔黄。脉细软。中医诊断为太阳少阳合病、痹证(风寒湿痹,蕴结化热)、咳嗽(痰热蕴肺)、发热(瘀热互结)。
高热低热咳嗽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病情时轻时重。血沉56毫米/小时,转氨酶123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7单位,非蛋白氮24毫克%。脉沉细无力,舌苔薄白,舌质红。辨证为气阴两伤,毒邪攻心。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毒邪攻心心肌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高热寒战,病程自1971年7月起。面色黧黑,身倦腰酸,失眠多梦,心烦急躁,手脚心热,口苦齿臭,衄血不止,小溲黄短,朱砂掌明显。舌质绛,舌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积证,证型为阴虚血热,气虚血滞。
药物性肝损伤气虚血瘀阴虚血热积证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高热不退,面红目赤,口渴多饮,麻疹密布色红而紫,烦躁谵语,大便5日未行。脉滑数,舌黄燥。中医诊断为痧毒内结阳明。病程5天。
高热不退麻疹外透阳明内结烦躁谵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