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男性,病程8年,主要症状为嵴柱强直,两下肢步履不便,伴有酸痛,逐渐发展至腰部、背部,颈部肌肉强板不适,转侧不便,夜寐欠佳,消化不良,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苔薄腻,脉细濡。证属脾肾两虚。
脊柱强直脾肾两虚面色萎黄慢性面容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患者,主诉饭后脘腹阵发性疼痛,痛向肩胁放散,呕吐食物并伴蛔虫排出。面容痛苦,舌淡苔腻,脉沉缓,腹诊剑突右侧压痛,触条状包块。证属蛔厥,病机为脾失健运,湿生肝郁化热,蛔虫上窜胆道。巩膜有蓝点,唇内有白色小颗粒。
胆道蛔虫症蛔厥腹痛如绞呕吐蛔虫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12年。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痫症,风痰闭阻型。病因病机为跌仆撞击致颅脑受伤,神志逆乱,气血瘀阻,脉络不和,风痰闭阻。病位在脑。
痫症风痰闭阻肝气郁结脉沉细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精神错乱,言语失常1.5年,沉闷、寡言、喜独处,食少纳呆,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长期失眠,烦躁不安,妄闻妄想,闻不悦耳之言则惊厥,四肢抽搐,遇刺激或劳累时发作频发。面色无神、㿠白,神智痴呆,见人不语或自言自语,答非所问,舌苔腻黄干,脉细数。诊断为癫证(抑郁型精神病)。
癫证肝气郁结痰阻气滞思虑过度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体重逐渐增加,头蒙如裹,四肢乏力,嗜睡,腹胀便溏。舌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脉滑带弦。诊断为高脂血症,证型为痰湿内阻,清阳失升。
高脂血症痰湿内阻清阳失升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阵发性抽搐1年,发作规律与月经相关。舌红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痫证,证属肝风夹痰,心神失养。
痫证肝风夹痰心神失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腹泻4年余。胃脘闷胀,饭后尤甚,饥饿时隐痛,大便稀溏,每日3~4次,吃油腻食物后更剧,怕冷,喜热饮,疲乏无力,睡眠欠佳。慢性病容,消瘦,面色晦暗。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乏力。泄泻(溃疡病、慢性腹泻)。脾肾阳虚型。
慢性腹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精神错乱,言语失常1年半。病程1972年春发病,病程1年半。中医病名癫证,证型痰蒙心窍型。面色无神、白,舌苔腻黄干,脉细数。精神错乱,言语失常,沉闷、寡言、喜独处,食少纳呆,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长期失眠,烦躁不安,妄闻妄想,遇刺激或劳累时发作频繁。
抑郁性精神病痰蒙心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上腹部绞痛2小时,伴有呕吐,吐出蛔虫2支,发作时屈膝抱腹,汗出淋漓,间歇期剑突下有火烧感。面色苍白,舌象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蛔厥。病程短,发作急骤。腹部软,剑突下偏右侧明显压痛。
胆道蛔虫症蛔厥腹痛压痛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神情呆滞,失眠半月余。性格内向,多疑多虑,因猜疑同学闲话而发病。神情澹漠,沉默寡语,不思饮食,夜不得寐。舌红苔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郁证(神经官能症),证型为肝气抑郁型。
郁证肝气郁结脾失运化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胃脘胀痛4年。胃脘胀痛,口苦,口干欲饮,嗜食辛辣,纳差,大便3日未解,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胃脘痛(胃热肝郁)。胃中蕴热,肝胃失和,气机郁滞,热邪灼津,腑气不通,排便不畅,热象。
慢性胃炎胃热肝郁气机郁滞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四十二岁。胃脘痈,鸠尾斜下右寸许微肿,不红,按之不痛,隐隐如鸡卵。病程反复,初发于八月中,次年中秋复发,再发于次年中秋。中医病名胃脘痈,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腑邪入脏,毒气内陷。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痈肿部位及病程,切诊未提及。
胃脘痈气随想而运用毒已散解阳明之毒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癫痫数月,表现为精神恍惚、昏仆、目上视、四肢抽动,伴心烦、口渴、黄痰、头晕、干呕、纳差、便秘。舌质红赤、苔黄厚腻,脉数滑实。中医诊断为痰火内盛。
癫痫痰火内盛舌红苔黄脉数滑实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发作性抽搐3年,病程3年。痫证,风痰上蒙心窍型。舌质澹,苔薄黄,脉弦细。脑电图提示大脑轻、中度异常。发作时昏仆在地,口吐白沫,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呼之不应,小便失禁。
痫证风痰上蒙痰湿内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精神错乱,言语失常1年半。病程1年半,发病原因下放农村引起思想抑郁不畅。症状包括沉闷寡言、纳呆、便秘、小便黄赤、长期失眠、烦躁不安,病情加重后出现妄闻妄想、惊厥、四肢抽搐。体征见面色皖白,神智痴呆,答非所问。舌象苔腻黄干,脉细数。中医诊断癫证,证型痰蒙心窍型。病机为郁久伤肝,思虑伤脾,痰浊内生,蒙蔽心神。
精神错乱言语失常抑郁性精神病痰蒙心窍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主诉不寐、胡言乱语、打骂人,病程1个月。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中医诊断癫狂,证型心阳亢盛型。
癫狂心阳亢盛不寐胡言乱语
查看详情 →
女,56岁,痰痫证,痫证频发,病程20余次。头晕如坐舟船,闻声惊吓,彻夜不寐,体胖面黄,胃脘膨胀不纳,大便数日不通。舌苔白质紫,脉沉细滑。情志失调,虑伤心脾,心伤则神无所主,脾伤则健运无权,痰涌风乘,厥气上逆,壅闭经络,阻塞清窍。
痰痫证肝气郁结脾虚不运肾虚水不涵木
查看详情 →
张某,31岁,女性。反复发作神志错乱,精神异常8年,发病时间1946年,诱因情感不和,症状包括突然昏仆、意识恍惚、躁动不安、言语混乱、捶胸拔发、大笑不止,发作持续1~5小时,发作后头痛、头晕、全身无力,每月发作1~2次。中医诊断厥证,证型肝气郁结,气血逆乱。患者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异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精神异常,切诊脉象未提。
癔症肝气郁结气血逆乱神志恍惚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1天。病史示突然发作,伴冷汗、辗转翻滚,吐蛔虫1条。体征见神情困倦、面色苍白、痛苦病容,腹部剑突下偏右侧压痛,舌象白腻,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蛔厥,病因病机为气滞湿阻肠腑,郁久生热生虫,蛔虫窜扰胆腑。
胆道蛔虫症蛔厥腹痛呕吐
查看详情 →
陈某,女性,36岁。主诉心窝处阵性作痛已三日。病程三日。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胃气痛。病因病机为脾胃素虚,外感寒邪,内伤生冷,肝气横逆伤及中土。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红少津,苔薄白腻。闻诊口干舌燥。问诊有恶心欲吐,上腹剧痛胀满,牵引胸肋,嗳气。切诊脉沉弦而滑。
胃脘痛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寒邪侵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