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6岁,女性,腰部疼痛,病程自2007年1月起。中医病名乳腺癌,证型肝郁脾虚,邪毒蕴结。望诊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问诊心情抑郁,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精神睡眠差。切诊脉细。
乳腺癌肝郁脾虚邪毒蕴结腰痛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主诉失眠10年,时轻时重,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再睡,梦多,心烦易怒,头胀头晕,面部烘热,耳鸣,心悸胸闷,善太息,精神萎靡。舌质红嫩,舌苔薄黄,花剥,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肝阳偏亢,心神失养。病机为肝阳上亢,上扰心神,横逆犯土,肝胃失和,气阴不足,心神失养。
失眠肝阳上亢心神失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胀痛近3年,加重1周。舌质紫暗,苔薄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肝气犯胃。舌质暗,苔薄。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胃脘痛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男性。主诉右胁胀痛,向后背放射,持续3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右胁疼痛向后背放射、呕吐、晨起口黏苦、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属胆胃不和。病程3个月。舌象暗红,苔薄黄腻,脉沉弦。
胆石症胆胃不和胁痛
查看详情 →
10岁男童,晨起咳嗽,痰稠黄,食欲不振,消瘦面黄,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数。肺脾气虚,兼痰热壅肺。咳痰黄稠,食欲差,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肺脾气虚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年龄未提。主诉肝郁化火犯胃,呕吐吞酸。病程未提。中医病名胃痛,证型气郁化火,病因病机气郁化火,浊邪凝滞,肝逆犯胃。望诊舌苔黄糙而腻。闻诊未提。问诊心胸痞闷,嘈饥饱胀,脘胀益甚,嗳腐吞酸,干呕欲吐,饱胀得矢气为快,饮食日少,肌肉日削,五心灼热,月经先期而至,稀少不堪。切诊脉弦涩虚细。
肝郁化火胃气郁屈气营两亏气营不充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体检查出白细胞减少14个月,畏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食较少,易汗出,夜寐较差,肢体麻木,大便偏干。舌质红,少苔,舌面有裂纹,脉沉弱细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气虚弱,运化不健,生化无权,气血两虚。病机为脾肾亏虚,思虑伤脾,劳伤脾气。
白细胞减少症脾气虚弱气血两虚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饭后翻胃呕吐15天余,舌淡苔白腻,脉细滑。辨证为脾胃虚弱,寒邪犯胃,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属呕吐倒食证。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虚寒,喜食冷饮,寒邪内犯,致胃气上逆,伤及胃阴,脾失运化。四诊表现为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脾胃虚寒寒邪犯胃胃失和降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主诉哮喘病史,每年发作3-4次,以感冒后发作为主,现病史示受凉后咳喘,阵咳气喘,喉间痰鸣,夜间尤甚,现咳嗽阵作,无气喘,纳减,咽红,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诊断为余邪未清,痰浊郁肺,证属痰浊郁肺,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余邪未清,痰浊内生,肺气壅遏。
哮喘痰浊郁肺余邪未清肺气雍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梦呓、心慌、胸闷、乏力、精神疲意、烦躁、易于激动、两眼干涩、视物模煳、食欲不振、大便时稀。面色白,少华,舌质澹红,舌苔白厚,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肾阴虚,肝阳偏盛,脾胃失和。
神经衰弱心肾阴虚肝阳偏盛脾胃失和
查看详情 →
陈某,男,52岁。腹泻3个月,大便稀薄如水,日行3~4次,伴肠鸣腹胀,矢气为舒,体重下降10kg。舌苔黄,中部薄腻,舌质偏红,脉小弦。中医诊断:肝木乘脾,湿热内蕴,腑气不调。舌象:舌苔黄,中部薄腻,舌质偏红。脉象:脉小弦。病程:3个月。
泄溏肝木乘脾湿热内蕴腑气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类风湿性关节炎6年,四肢小关节疼痛,指、腕、膝关节肿大,活动不利,畏寒凉,得热稍舒,晨僵,饮食量少,乏力,倦怠,腰酸痛,形体消瘦。舌澹红,有齿痕,舌边有瘀斑,苔白,脉细弱。证属寒湿之邪入侵,客居关节经脉,气血凝滞,日久累及于肾。
类风湿性关節炎寒湿阻络气血瘀滞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胃脘痞满隐痛,胀而微痛,不思进食,嗳气不反酸,晨起口干口苦,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稍紧,大便结,小便黄,睡眠不佳,易醒,神倦少气乏力。中医病名属胃痞,证型为气阴两虚,胃中有热,气机郁滞,运化失常。望诊见舌质红,苔微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胃脘痞胀、口干口苦、睡眠不佳;切诊见脉细数稍紧。
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气上逆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16岁,女性。面色萎黄,头晕神疲,形寒易感,夜间常出虚汗,唇舌澹白,脉细弱。血红蛋白下降至40克/升。素患胃脘胀痛,不饥食少。舌淡,脉细弱。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未明确记载,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
贫血气血两虚脾虚胃胀痛
查看详情 →
男,45岁,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完谷不化,嗳气,矢气,舌暗澹,苔白厚腻,脉细无力,胃癌术后,胃脘胀(痞)证,脾胃气虚,食阻痰滞型
胃癌术后脾胃气虚食阻痰滞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长期腹胀,胃扭转伴贲门狭窄、食道粗糙,腹胀微痛,气上窜致胸背及手臂痛,牙根酸痛,口干口苦,晨起吐黄痰,噫气,食欲差,大便不成形,夜寐多梦。舌质红,脉弱。病程多年,痰热阻滞中焦,胃气上逆,兼胃阴不足。
胃扭转贲门狭窄食道粗糙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病程4年余。活动后乏力肢倦,颈部淋巴结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证属脾虚气滞,痰瘀互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腰膝酸软,小溲淡黄,舌质黯红,苔薄黄,脉细略涩。长期肺肾两虚,脾胃损伤。痰热渐化,肺脾虚损,久病肾精亏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脾虚气滞痰瘀互结肺脾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明显,血红蛋白100g/L。中医病名缺铁性贫血,辨证肝脾两虚。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主诉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现象明显。病程未明确提及。
缺铁性贫血肝脾两虚气血两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反复黑便5~6年,大便不成形,渐现疲乏无力,饥饿时胃脘不适,曾吐血,有贫血、头昏、紧张、失眠。苔薄白,脉弦数,肝脉尤甚。中医诊断为阴虚肝热木旺侮土。病机为阴虚肝热,横逆中焦,迫血妄行,血虚上荣不足,肝热犯胃,脉弦数为肝热之象。
十二指肠溃疡阴虚肝热肝热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5年,病情逐渐加重。精神不振,面色晦暗,胸闷,疲乏无力,畏寒,腹胀,纳呆,胁下硬块,腹部膨隆,青筋怒张,肢体浮肿,少尿,大便黏滞不爽。ALT升高,AST升高,ALB降低,B超示肝脏回声增粗、体积缩小、脾大、腹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慢性乙型肝炎肝脾失调脾肾两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