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血瘀+气滞血瘀+头晕

女,47岁,左肩关节持续疼痛半年,外伤后逐渐加重,遇气候变化痛剧,夜间疼痛剧烈,功能受限。舌质、苔正常,脉弦。肩痹,证属瘀血内留,邪闭筋脉。
气滞血瘀肩痹创伤性关节炎瘀血内留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经量明显增多,阴道流血半月余,量少而黯,腥秽,伴小腹隐痛,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纳谷不馨。形体瘦弱,面色萎黄,舌尖红,苔白黄厚,脉细滑。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辨证为脾虚肝郁,痰瘀搏结,积阻滞胞宫,血不循经而妄行。
气滞血瘀头晕乏力经量增多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左半身不遂2月。左侧肢体肌肉痿软无力,偏枯不用,多汗,语言謇涩,面色不华,夜寐不酣。舌体右斜,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不足。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辨证为瘀血阻络,气血不足,肢体失养。
气虚血瘀中风偏瘫肢体失养血脉不畅
查看详情 →
女,62岁,反复头昏、乏力3年余,加重半年。头昏,神疲乏力,手指麻木,颈肩部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气虚夹气滞血瘀。病机为年老气血亏虚,清阳不升,脑失所养,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血行不畅,筋脉失养。
血瘀眩晕气虚颈肩痛
查看详情 →
男,20岁,多饮、多尿、多食1年余,头晕,血糖升高,尿糖(卌),酮体强阳性,糖尿病酮症。阴阳两虚兼血瘀型。饥饿感强,口微渴,乏力,气短,自汗,唇暗,舌紫、舌下静脉青紫,苔白微腻。脉象未提及。
糖尿病酮症阴阳两虚瘀血阻滞饥饿感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双膝关节肿胀疼痛2年余,活动不利,右膝浮髌试验阳性,X线示双膝骨质增生,舌红苔腻,脉濡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痛发热型,瘀湿交阻,久而化热。面色正常,舌红苔腻,脉濡缓。双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屈伸受限,肤温略高。血沉、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正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痛发热型肝肾不足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月经周期推后,经量减少,终致经闭不行。情志抑郁,善太息,头晕头胀,胁肋不舒,小腹胀满,胸闷少食,嗳气吞酸,口苦咽干,乳房胀痛。舌紫黯,苔薄黄,脉弦细涩。证型为肝郁气滞血瘀之闭经。病因病机为内伤七情,肝郁气结,血行瘀阻。
血瘀头晕头胀闭经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52岁,右上背痛1年,右肩活动好,霍夫曼征(-),颈椎病,脾肾两虚,病程长,舌质澹体胖,苔薄腻,脉细,右上背部痛点,头痛,睡眠尚可,风性喜走,经络痹塞,筋肉失养,肾精亏损,脾气虚弱
颈椎病脾肾两虚经络痹塞筋脉弛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腰酸腰痛一年,下肢麻冷,遇阴雨加重,畏寒,心悸,头晕,纳差。月经量多,色黄紫有块,腹痛,白带量多。舌质淡紫,中心无苔,周围黄腻苔,脉缓。辨证为肾阳不足,寒湿内蕴,气滞血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气滞血瘀腰痛肾阳不足寒湿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为全身多关节疼痛,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不能持物,肩部疼痛,不能抬举。病程2年。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型为气血亏虚,寒湿闭阻,气滞血瘀。舌暗澹,脉沉弦。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手足凉、晨僵4小时、烦躁易怒、脱发、纳食少、入睡难。舌象舌暗澹,脉象脉沉弦。
气滞血瘀头晕眼花痹病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呃逆频作5月余,每日10余次,食后加重,伴恶心欲吐、胃脘胀满,遇寒或食凉加重,体重下降4kg。中医诊断呃逆,证型脾虚气滞,湿热瘀阻证。舌苔厚腻,大便粘腻,舌下络脉瘀紫。脉象未提及。
呃逆脾虚气滞湿热瘀阻证胃气上冲
查看详情 →
39岁男性,肢体软弱无力,左手不能抬举,左腿无力不能行走,活动后出虚汗,头晕。中医病名中腑,证型为气血运行不畅,虚风内生。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而稍弦。情绪紧张,心烦,口眼歪斜。病程较短,病情进展较快。
气滞血瘀中腑脏阴不足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子宫肌瘤 病程长短 体质虚弱 肝脾肾功能失调 气血不和 冲任脉损伤 风寒湿热邪侵 六淫外感 七情内伤 气机不畅 血脉不利 瘀血 痰饮 湿浊停积 胞宫 舌质紫暗 舌边瘀点 脉沉弦 脉涩 脉虚无力 脉濡缓 脉滑数 脉沉弦细滑 症见经行量多 色暗红 夹紫块 少腹胀痛 带下量多 色白黄有臭秽 面色苍白 四肢不温 小腹冷痛 精神疲惫 气短懒言 纳食不振 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带下质粘 痰湿内阻 湿热蕴结
血瘀气滞气虚湿热
查看详情 →
王某,女,66岁。右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3天。右手腕桡尺骨骨折。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瘀阻肿胀疼痛,瘀阻气滞,脉缓歇止,脉来细迟,脉来迟缓,脉象迟缓。心营不足,气不畅行。心脾俱弱。
气滞血瘀右腕骨折心脾俱弱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产后恶露不下,小腹疼痛拒按,气闷喘促,神识昏迷,口噤不开,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色紫暗,口唇及舌质发紫,脉涩。中医病名属血瘀闭证,证型为血随气逆,蒙蔽神明,病因病机为产时感寒,恶露不下,血瘀气逆。望诊见面色紫暗,舌质紫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露不下,小腹疼痛,神志昏迷。切诊见脉涩。
产后血瘀血瘀气逆头晕疲乏气逆血晕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气滞血瘀痛经寒湿凝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月经量少,色黯红,无血块,无痛经,经期头晕,性欲低下,舌质紫黑,舌苔白腻,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病程较长,有复发性流产史,高泌乳素血症,内膜薄,卵巢囊肿,闭经,舌紫蓝,苔白腻,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湿内阻。
气滞血瘀头晕腰酸月经过少阴道干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寐差伴头痛、头昏反复2年,加重半月。症状包括寐差、头痛、头昏、左足趾发麻、胸闷、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舌象淡黯,舌下脉络增多,色黯红,苔薄。脉象弦缓。中医诊断为不寐、胸痹。病机属痰浊痹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寐胸痹痰浊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右半身偏瘫不遂,右上肢抬举受限,右手持物无力,右下肢僵硬不遂,步履艰难,头晕项强,心烦急躁,舌强言謇,口和、食可,大便略干。舌体肥胖,边红紫而不整,苔白有津,脉沉弦有力。尿蛋白(+),上皮细胞(+),血压210/100 mmHg。证属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痰热上蒙心窍,瘀血阻滞经络。二诊时舌质边红不整,苔白,脉弦细,血压150/80mmHg。三诊时舌同上,脉弦细,血压150/80mmHg。诊断为肝风渐息,气不行血,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脑血栓形成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要症状为头晕、失眠、眼花。病程自1991年起,1999年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医病名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证型为肝阳上亢,脾肾虚亏,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胸阳不振,脾肾虚亏,水气泛溢。舌质澹红,苔白厚,脉涩。面色晦暗,眼底动脉硬化,心电图示左室高压电轴左偏,心肌缺血,X线示靴型心。
气滞血瘀高血压性心脏病肝阳上亢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