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性,阴道出血10余日未净,色紫暗,量多,夹小血块,伴少腹隐痛、腰酸背痛、头晕气短、胸闷纳呆。月经紊乱,周期不规律,经量多,色暗红,夹血块。气虚血瘀证。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细弱。
崩漏气虚血瘀血热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右耳听力下降10月,伴耳鸣、头昏思睡、视力模煳、口干、便秘。舌澹红苔黄,脉细弦。诊断为耳聋,气阴两虚,兼肝肾阴虚。肾通乎耳,精气调和则耳聪,劳伤气血,风邪袭虚致精脱肾惫而耳聋。舌薄腻,脉细弦。血压110/70mmHg,肝肾阴虚之象明显。
耳聋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疲劳乏力、头昏痛、胸闷心慌、心前区疼痛、肌肉关节酸痛。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肝肾不足,脾失健运,气血运行失常。舌质黯红,苔薄黄,脉细小数。
头痛颈椎病肝肾不足气血运行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男性。主诉左上肢皮肤硬紧2个月,伴左手握力稍减退。中医诊断皮痹,辨证气阴双亏,脉络瘀阻。舌红苔白,右脉滑数,左脉数。二诊时双脉数,病情反复伴发热。三诊时左上肢皮肤硬紧减轻,舌红苔少色白,脉数。
皮痹气阴双亏脉络瘀阻发热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主诉4月前因发烧住院,发现心脏早搏,病程4月。中医诊断心悸,证型气阴两虚。伴乏力,挑食,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白,脉细滑促。24h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房速,房性早搏频发,部分导联ST-T改变。
心悸气阴两虚早搏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形寒恶风、多汗、易感冒、小腹坠胀、夜尿频频、尿急不畅、小腹隐痛。中医诊断气阴两亏,营卫失调,肾虚下焦失和,湿热内蕴。舌质淡紫,舌尖红,苔薄白苔根黄腻,脉沉细滑。
气阴两亏营卫失调肾虚下焦失和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体虚乏力多年伴呃逆4年余。既往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现病史示胃胀、呃逆、泛酸,钡餐示十二指肠溃疡。舌苔黄厚,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虚劳、呃逆。辨证为脾肾亏虚为本,脾胃湿热为标。舌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弱。
脾肾亏虚脾胃湿热呃逆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膝关节肿痛2年余,加重半年。现病史示膝关节酸痛无力,上下楼梯时脚软,关节咔嚓音,行走困难,右脚跟痛。体征见膝关节肿大、压痛、屈伸不利,夜间及晨起疼痛,足跟痛。舌澹黯、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肾虚夹湿、痹阻经络。
膝骨关节炎肾虚夹湿痹阻经络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镜下血尿3年,病史提示外感诱发,尿检潜血(++)。舌红苔黄,脉弦。辨证为下焦湿热内蕴。
镜下血尿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双下肢浮肿、神疲乏力持续2年。肾病综合征,脾肾亏虚,湿浊瘀内蕴。舌形胖,苔腻,脉细。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9g,血白蛋白29g/L,胆固醇8.15mmol/L,甘油三酯4.78mmol/L。
肾病综合征脾肾亏虚湿浊瘀内蕴水肿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反复腰酸痛、会阴部隐痛伴排尿不畅。舌质黯红,苔薄腻,脉缓。肾虚湿热阻滞下焦。腰痛。
慢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湿热蕴阻下焦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反复乏力及眩晕10年,加剧1周伴腰酸。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10年,主症为乏力、眩晕、腰酸、面色不华、口干、尿浊。舌苔薄腻、质稍胖,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虚劳、眩晕。辨证属气阴亏虚、脾肾不足、湿浊内盛、肾精亏虚、瘀血阻脉。病因为长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机为脾肾气虚不运、湿浊内盛、肾精亏虚、瘀血阻脉。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气阴亏虚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钱某,27岁,末次月经3月15日,月经后期,经后赤带淋漓,病程年余。主症为经前乳房胀痛、腰部发冷、便溏、纳食不化。舌澹红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冲任失固,后辨为漏下。舌质红苔薄润,脉细弦滑。病程中伴有晨起泄泻,腰部发冷,舌澹红苔薄腻,脉细弦滑。
漏下脾肾不足晨起泄泻腰腿酸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双肩高低不对称进展并嵴柱侧弯,伴有背痛。既往病史提示两年前发现嵴柱侧弯,CT、MRI示神经纤维瘤(硬膜外囊肿)。面色灰暗,褐色黑子遍布面颊胸背。舌澹胖,苔白腻,脉细无力,尺脉尤弱。中医诊断黑子病伴嵴柱侧弯。病机属脾肾亏虚,痰湿瘀阻,肾气外泛,外瘀内湿流连肌肤。
黑子病嵴柱侧弯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主诉腰痛酸软,绵绵不断,遇劳加剧,病程20余年。中医病名腰痛,证型阳气不足、少阴肾衰。病因病机为劳损、肾虚。望诊面色暗晦,舌质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症状包括腰痛、食欲尚可、二便正常。切诊脉象细弱无力。
腰痛肾虚阳气不足少阴肾衰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4岁,头痛漾漾欲呕,夜寐不沉,舌红,脉濡细。中医病名未明,证型未详,病因病机未提。望诊见舌红,闻诊未提,问诊见头痛、夜寐不沉,切诊见脉濡细。曾某,女,25岁,情志抑郁,肝气内变,风阳上越,头眩,夜梦纷纭,耳鸣如蝉,幻觉幻听,悲伤欲绝,舌红,脉弦细。望诊见舌红,闻诊未提,问诊见情志抑郁、头眩、夜梦、耳鸣、幻觉、悲伤,切诊见脉弦细。
头痛欲呕肝气内变风阳上越夜梦纷纭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口腔黏膜及两唇斑样皮损5月余,午后低热,形体瘦弱,胃纳少馨,大便溏泻。舌苔薄黄腻,质偏红,边有齿印。中医辨证为湿郁化热,夹心火循经上烁,日久损及气阴。舌象提示湿热内蕴,脉濡细,气阴两虚,湿热不清。病位在口腔及上下唇,属皮肤黏膜交界部位,证属湿郁化热,气阴两虚。
扁平苔藓湿热化热心火上炎脾虚湿蕴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量过多9个月,月经周期4~6/30天,量多色深红夹血块,质稠,倦怠乏力,懒言,寐欠佳,大便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诊断为月经过多,辨证为气虚血热型。病机为气虚摄血无力,血热迫血妄行,扰乱冲任。
月经过多气虚血热血热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腰嵴疼痛2年,加重1个月,伴腰嵴僵硬,颈部转侧不便,活动受限,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睡眠欠佳。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为腰痹,证型属肾督亏虚、寒湿阻络。病机为肾督亏虚,寒湿阻络。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畏寒喜暖,睡眠欠佳;切诊见脉沉细尺弱。
腰痹肾督亏虚寒湿阻络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背嵴四五胸椎陈旧损伤,病程九月,秋末冬初复发酸痛,遇阴寒加重。脉濡而涩,气血失和,寒湿凝留。背嵴陈旧骨折,督脉气血失和,入冬酸痛,恶寒。脉涩较畅。背嵴伤骨已久,督脉气血失和,酸痛恶寒。脉涩。背嵴骨陈伤兼寒凝气滞,酸痛恶寒。脉亦见畅。面色无明显描述,舌象无记载,声音无记载,气味无记载,病史有陈旧损伤,脉象濡涩、涩、较畅。
背嵴陈伤寒湿凝留督脉气血失和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