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女性,产后关节酸痛,症状迁延至肘、手指关节,影响哺乳及日常活动,伴心悸怔忡、胸闷、头昏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形寒恶风、四肢逆冷。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脉细数,舌淡苔薄白。中医诊断为产后关节痛,辨证为气阴两亏,百脉空虚,筋脉不利。
产后关节痛气阴两亏筋脉不利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气短两年,加重并伴胸痛15天。中医诊断胸痹,证型血脉痹阻,宗气不畅。舌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胸痹血脉痹阻宗气不畅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面部浮肿、足肿、尿少、腰痛、尿蛋白(+++)、隐血(+++)、血压140/110毫米汞柱、面胖满月状、咽痛、咳嗽、痰少色白、手抖、两下肢轻度浮肿、尿频量少、泡沫多、腰酸痛、口干、两手心热、大便偏干。舌苔薄黄腻、舌质偏红、脉细滑数。中医诊断肺肾阴虚、下焦湿热、阴络受损、肾气不固。
肾病综合征肺肾阴虚下焦湿热阴络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主诉腰痛年余加重10天。腰痛,脾肾不足,阴阳两虚。面色晦暗,畏寒怕冷,鸡鸣作泻,盗汗,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细弱。
腰痛脾肾不足阴阳两虚寒湿内生
查看详情 →
张某,26岁,女性,经行腹痛,恶心,白带见血,量多色黑,末次月经11月26日。舌澹暗,苔白少津,脉沉细弦,Ⅱ度宫颈糜烂。瘀血内阻,病位在气在血。雷某,38岁,女性,经期少腹痛,经量多,腰酸痛,经前乳痛。舌红,苔黄,脉沉弱。肾精亏虚。
痛经瘀血内阻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腰骸关节疼痛,动则加重,伴低热,背部僵硬,疼痛不适,四肢关节热胀痛,行走不便,站立困难,面色皖白,恶风畏寒,乏力多汗。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寒湿痹阻。舌苔腻、底白而面黄,脉虚细而涩。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经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
强直性脊柱炎气血亏虚寒湿痹阻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1岁。主诉左前胸疼痛1月余。现症见左前胸针刺样疼痛,夜间加重,伴胸闷、气短、烦躁、头晕、流涎,纳食一般,夜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胸痹,病机为年老体虚,阳气失于温煦,血行不畅,心脉失养。
胸痹气滞血瘀心阳不足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腰背痛2年余,晨僵明显,四肢沉重,乏力,腰背酸痛,时轻时重,近1个月加重。绝经50岁。查体轻度驼背,活动轻度受限,嵴柱广泛压痛。辅助检查示嵴柱后凸变形,椎体呈鱼尾状改变,骨质疏松。中医诊断骨痿,病机为肾虚髓减,脾弱精衰,骨失充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骨痿肾虚脾弱骨质疏松
查看详情 →
患者病史5年余,累计发作9次。主要症状为右腿流火、发热、小腿焮红肿痛、头面及全身皮肤水肿伴红斑瘙痒、右小腿紫癜、局部糜烂水疱。舌瘀紫、舌肿、伸舌不便,苔稍剥,脉濡小数。中医诊断为湿热下注、蕴滞为患。舌象见瘀紫、肿胀,脉象濡小数。病程迁延,症状涉及皮肤红斑、水肿、紫癜、糜烂、水疱,属湿热蕴结之证。
丹毒湿热下注血热火毒风热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腰膝痛,尿频,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肝肾早衰,痰湿阻络。舌澹少苔,脉沉滑。肝肾早衰致腰痛膝痛,尿频;湿痰阻络致疼痛。嗜酒生湿,湿聚化痰,阻络不通。
腰部疼痛膝关节疼痛尿频肝肾早衰
查看详情 →
女,四肢瘫痪麻木,吞咽困难,脉濡缓,瘀阻会厌,辨证为瘀阻会厌,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未明确,辨证为瘀阻会厌,病因病机为瘀阻会厌。
四肢瘫痪吞咽困难瘀阻会厌益气活血
查看详情 →
刘某 男 51岁 颈项酸楚 活动受限 左臂和手指作胀发麻 病程八月余 脉濡弦 病机属湿 羌活胜湿汤治之 颈项及左臂酸楚好转 左臂触痛 左手四指作麻 病程持续 脉濡弦
颈椎病肝气郁结痰湿阻络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颈项部疼痛十余年,近二月加重。现症颈项部疼痛,双手麻木刺痛,夜间为甚,烦躁便结。舌质偏暗,脉弦。体格检查示颈4、5、6棘突压痛,压头试验阳性,双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MRI示C4、5, C5、6椎间盘突出。X线片示颈椎曲度反张,C4~7椎体前后缘唇样骨质增生,C4、5、C5、6椎间孔变窄。中医诊断为颈椎病,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外伤致气滞血瘀,筋脉不利。
颈椎病气滞血瘀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产后54天,周身关节痛楚、麻木重着,腰膝、足跟痛甚,活动受限,阴雨天加重,伴头晕目眩、心悸纳少、乳汁缺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弦。证属产后“百节空虚”,卫阳不固,风寒湿侵袭。
产后关节痛风寒湿侵袭卫阳不固
查看详情 →
童某,45岁。主诉子宫肌瘤并发月经过多。病程3年。中医病名:症瘕。证型:阴虚火旺,气血瘀滞。病因病机:气血瘀滞,阴虚火旺。舌苔薄腻,舌质红带暗边有瘀点。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经前乳胸作胀,烦躁失眠,腰嵴酸楚,头晕心悸。脉象未提及。子宫增大如孕2个半月大小,活动,附件阴性。
子宫肌瘤月经过多阴虚火旺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44岁男性,主诉胸膺疼痛,咳则牵引而剧,胸脘痞闷不畅,病程一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络脉瘀阻,气滞痰凝,病机为胸阳失于宣畅。舌质黯红,苔薄白而腻,脉弦滑。
风湿痹证胸阳不畅气滞痰凝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成年。主要症状为四肢瘫痪麻木、吞咽困难。病程较长。中医病名瘀阻会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脉象濡缓,后转为濡弦。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病史包括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四肢活动恢复中,仍有乏力、大便干结。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四肢瘫痪吞咽困难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足肢疼痛,肾亏肝亢,眩晕,口眼㖞斜,左肢拘急不举,语言欠利。脉濡弦,后转为濡缓而滑,再转为濡滑。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涉及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肝阳上亢,气血运行不畅。
肾亏肝亢阳易升举血难下输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1年余。双下肢凹陷性浮肿明显,舌质澹红,苔薄,脉细。辨证分析为肺脾肾亏虚,水湿潴留。中医诊断水肿,西医诊断膜性肾病。
水肿肾阳虚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血小板减少症2个月。初诊症状包括鼻衄不止、痰中带血、眉棱骨疼痛、胃脘空痛。舌淡,苔薄略黄,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脾虚失摄,肝肾不足。二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略数。三诊仍疲乏、口干。四诊出现四肢畏寒、肠鸣音频、大便质稀。病程中血小板数值逐步上升。
血小板减少症脾虚失摄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