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动则更甚,汗多,纳差,心烦,口干。病程较长,2003年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后出现进食即吐,乏力心悸,运动后尤甚。中医病名属扩张型心肌病,证型为气阴亏虚,阳热浮亢之少阴热化证。望诊见面略潮红,唇红,舌红苔黄干、少津。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悸、短气、汗多、心烦、口干。切诊见脉细数疾,参伍不齐,呈雀啄之象。
扩张型心肌病气阴两虚阳热浮亢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2岁。主诉小便不畅,色微黄,病程三年。中医诊断小便不利,湿热下注,兼有阴虚。舌红,苔薄微黄,脉沉细。病机为湿热下注,伤及阴液。
慢性肾盂肾炎小便不利湿热下注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3岁,心悸、气短、心前区闷痛、不能平卧、自汗、咳喘、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右胁下积块,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结,厥心痛,气阴两虚,瘀水互结
心脏病气阴两虚瘀水互结心气乏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持续两年,内热时寒,痰多食少,舌光口燥,肉削神疲,脉象沉细虚数。诊断为胃肾两虚,病程较长。二诊症状包括咳嗽失血,痰薄,头胀,消渴,汗多,脘腹痞胀,脉弦右甚。三诊肺感身热,咳嗽胸痛,血症复发,环唇赤瘰,肺胃之火内扰。舌象光口燥,脉象沉细虚数、弦。病机为胃湿内蒸,肝阳上逆,肺不清肃,络血时动,肺胃之火内扰。中医病名包括咳嗽、咳血。证型为胃肾两虚、肝阳上逆、肺胃之火内扰。
咳血胃肾两虚肺络未养
查看详情 →
患者14岁,女性。主诉颈部肿胀隆起,肿块随吞咽活动。症状包括情绪激动时胸闷憋气、心慌。舌苔黄薄腻,舌质偏红。脉细弦。中医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辨证为血虚肝郁,痰气互结。病机为肝郁气滞,津聚痰凝,痰气搏结颈前。舌象舌苔黄薄腻,舌质偏红。脉象脉细弦。病程未明确记载。
单纯性甲状腺肿肝郁气滞痰气互结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鼻流清涕、喷嚏频发,鼻腔干燥、不闻香臭,过度通气,伴口干、咽燥、纳差、食少、便秘。脉细数无力,舌质光红无苔,舌脉瘀阻。中医诊断为肺胃燥热、气阴双虚之鼻渊证。病因病机为肺胃阴虚燥热,黏膜失养,御邪无力,致鼻窍失润,功能下降。
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肺胃燥热气阴双虚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主诉血尿及蛋白尿1月余。中医诊断尿血,证属气阴两虚,外感风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西医诊断IgA肾病Lee氏3级,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曾有感冒史,现症包括乏力、咳嗽、咽痒、有痰、纳差、睡眠欠佳。实验室检查示尿隐血(+++),蛋白阴性。
尿血气阴两虚外感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咳喘病史十余年,痰多黄稠,胸闷,动则气喘。现症咯血,纯鲜血,口干欲饮,舌质红,脉细弦。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辨证为肺阴虚,痰热盛,虚火上炎,灼伤肺络。望诊舌质红,舌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咳喘、咯血、痰黄、口干。切诊脉细弦。病因病机为肺阴虚,痰热盛,虚火因烦劳上炎,络损血溢。
支气管扩张症肺阴虚痰热盛肺络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男性。主诉咳喘反复发作5年余,遇气候迭变时发作,日轻夜重,咯痰不爽,气喘呴呷,不能平卧,汗出似淋。舌苔白腻,脉滑数。证型为风寒袭肺,痰湿凝滞。中医病名为哮证。病机为外感风寒,痰湿内阻,肺气壅塞。
哮证风寒袭肺痰湿凝滞脾肾两亏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过敏性鼻炎伴阵发性喷嚏、流涕,气候变化时加重,继发夜间哮喘,病程多年。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证属肝郁肺热、肺肾阴虚。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肺肾阴虚、风邪外袭、肺气失宣。
过敏性鼻炎气喘肝气郁结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壮热不退,呼吸迫促,口噤不语,目直视,耳聋闻闭。舌象舌卷苔黑,脉象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温邪犯少阴,热陷心包,耗灼阴津,水不制火。病机为外被寒气所遏,热难发泄。
热陷心包腑实神昏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鼻流清涕、打喷嚏、恶寒、周身酸楚乏力、咽干、咳嗽、有痰。病程短。中医病名属外感病。证型为外感风邪,燥气伤肺。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燥气伤肺。望诊面色微红,舌苔白。闻诊鼻音重。问诊有鼻流清涕、打喷嚏、恶寒、周身酸楚乏力、咽干、咳嗽、有痰。切诊脉浮略数。
风寒感冒风邪犯肺肺卫失和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发热,体温38.7℃,头晕,胸闷,心烦急躁,恶寒,周身酸痛,咽痛口渴,夜间失眠。面部青暗,口鼻苍白,舌绛起刺,苔根厚黄干,咽喉肿痛白腐,呼吸急促,口干欲饮,谵语,小便赤少,大便三日未行。手脉沉涩弦细数。诊断为温邪蕴热,内闭于肺,气营两燔。二诊见遍身温疹,身热略退,神志渐清,心烦渴饮,口唇鼻梁苍白,舌绛如朱,尖部起刺,根部焦黄,大便不通,小便赤少,咽喉肿痛白腐,胸闷呼吸急促。三诊见脉弦滑濡滑,身热渐退,舌苔黄,尖部起刺减,面部青暗退,咽红肿愈。四诊见身热退净,皮肤脱屑,体温正常,二便自调。诊断为养阴生津,兼去余邪。五诊见诸恙皆安,皮肤脱屑净,饮食睡眠二便如常。
烂喉痧温毒蕴热气营两燔火郁渐解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气喘多年,过敏性鼻炎,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每日清晨发嚏频频,清涕如注,病情演变后出现喘疾,常于半夜发作,至平旦方止。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已成痼疾。中医病名为喘疾,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可能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未详细描述。
过敏性鼻炎气喘肺气虚肝火盛
查看详情 →
黄某,45岁,胃部胀闷不适,呕吐,吐出食物和黏液,嗳气,胃中发热,口干,大便干结,失眠,烦躁。体瘦,面黄无华,舌苔薄黄、中部略厚,脉弦细。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痰热郁结,肝胃失和,脾阴不足。主要症状包括胃部胀闷、呕吐、嗳气、胃热、口干、便秘、失眠。病程3年。
胃神经官能症肝胃失和脾阴不足痰热郁结
查看详情 →
痧疹发后牙龈溃烂出血,臭腐难闻。余毒未尽,走而入胃,毒上壅。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痧疹走马牙疳余毒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男性。发热3天,口腔、手、足、臀部疱疹2天。发热,流清鼻涕,咳嗽,吐白泡沫痰,流口水,皮疹痒痛,食纳减少,小便短赤,大便3日未解。体温38.9℃,急性热性病容,精神萎靡。口腔见红斑与疱疹,呼吸音粗糙,皮疹分布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舌苔黄,舌质稍红,脉弦细稍数。中医病名手足口病,证型风湿袭表,湿热阻络,风热渐散,湿邪渐消,风热已散,湿邪已消。病因病机风温夹湿,阻滞经络。
手足口病风热夹湿湿热阻络风邪袭表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主诉哮喘反复发作,病程长,现症稳,无咳喘,口涎多,智力发育落后,大便夹不消化食物。面色微红,神情稍呆滞,舌质澹,苔薄润,脉沉弱。中医诊断哮喘,证属缓解期(肺脾肾虚)。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肺脾肾虚,水液代谢不利,痰湿内生。
哮喘肺脾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长期咽喉疼痛,扁桃体肿大,表面坏死。诊断为右扁桃体弥漫型恶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主诉咽喉干燥,吞咽困难,神疲乏力,头晕,大便干坚。脉象濡细,舌象光剥无苔。血压最高达180/130mmHg。辨证为癌毒未除,气虚阴伤。
恶性淋巴瘤咽喉疼痛肺阴虚气虚
查看详情 →
男,70岁。频患咳嗽气喘,每逢天寒即发,二十余载。形寒短气,咳嗽痰出稠白,能坐不能卧,形体甚瘦,小溲反多,胃纳差。舌苔薄白,根中带腻,脉细软如丝。辨证为老年阳衰,饮邪内盛。
咳嗽气喘肺肾两虚痰浊阻肺饮邪内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