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某,女,37岁。主诉心悸反复年余,伴乏力。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左心室增大。舌质偏红,苔薄少津,脉虚细。中医诊断为心之气阴两虚证。病因病机为邪气侵害心脏,正气不足,心失所养,血脉失荣,气阴俱亏,阴虚血少而发为心悸。
心悸气阴两虚心失所养阴虚血少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发热2天,无汗,咽痛剧烈,口干欲饮,流浊涕,纳少眠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体温38.8℃,精神差,烦躁不安,面色红赤,口唇红,咽红,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舌红,苔薄黄,脉浮而微洪。中医诊断乳蛾,辨证邪热壅滞。
乳蛾邪热壅滞咽痛发热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双下肢麻木,时有拘急,大便干结,彻夜不眠,手足心热,舌苔黄薄腻、边尖红隐紫,脉细弦涩。证属瘀热互结。舌质暗红、苔黄薄腻,脉细涩。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血糖13.8mmol/L,血黏度轻度增高。
糖尿病瘀热互结血黏度增高舌苔黄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内障眼,病程未描述。中医病名为内障眼,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未提及。
内障眼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80岁男性 发热时重时轻 半月未愈 高烧昏迷 大便4—5日未行 脉弦滑而数 关尺有力 舌老黄根厚 邪热腑实内聚 日久津液已伤 舌黄而不老 质红 脉弦滑 数象已退 神志已清 体温正常 胃纳渐佳 体温正常 中医病名:温病 证型:阳明腑实 气机不畅 病因病机:邪热腑实内聚 精液已伤 胃之支脉上络心脑 邪火壅闭 堵其神明出入之窍
发热昏迷腑实内聚津液已伤阳明腑实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咳嗽1个月,加重3天,干咳少痰,咽痒略痛,声音嘶哑,口唇干,咽红,舌红少津,苔少,脉细。中医诊断慢性喉痹,证属阴虚肺燥。病因病机为阴虚肺燥,虚火内灼。主诉为咳嗽,病程1个月。四诊信息包括干咳、痰少难咯、咽痒略痛、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
慢性咽炎阴虚肺燥咽部干燥津不濡喉
查看详情 →
男,59岁,主诉胸部不适,伴有咳嗽,咳痰,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肺癌,证型气阴两虚,痰瘀结聚。舌苔薄黄,舌质红绛,边有瘀斑,脉左沉弦而细,右沉而滑。症状包括咳嗽、胸部不适、吐白色稠痰、头晕乏力、胸部刺痛、全身多汗、心烦口干、不思饮食、夜寐不佳、大便干结。
肺癌气阴两虚痰瘀结聚脾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舌淡,舌苔根厚,脉弦滑而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淡、舌苔根厚,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见脉弦滑而数。
舌淡苔根厚脉弦滑数
查看详情 →
男,59岁,肺结核病史4年,两侧浸润病灶,左右上部空洞,持续抗结核治疗无效。面色白,形体消瘦,咳嗽无力,干咳无痰,气短声低,动则心悸气促,痰中带血,血色淡红,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纳差。舌质光红,脉细弱。证属气阴亏耗,累及肺脾肾。
肺结核气阴亏耗肺脾肾亏潮热盗汗
查看详情 →
二十五岁,形体消瘦,夏月因打官司奔走日中,暑湿合内郁之火而成痢疾。昼夜排便一二百次,不能起床,肛门如火烙,疼痛剧烈,躁扰不安。脉弦紧劲急,病机为毒火蕴结肠胃,其势如焚。
痢疾内热炽盛津液耗伤肠胃郁火
查看详情 →
二十岁,骨蒸发热,皮肤灼热,吐痰量多,夏季烦渴,睡眠饮食废止,六脉浮洪。肺热如火燎,气分热,烦躁引饮,白天加重。
骨蒸发热肺热烦躁烦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诉眩晕恶心,体位改变时加剧,闭目稍定。中医病名眩晕,证型风阳上扰。舌红苔腐,脉弦滑兼数。
眩晕风阳上扰舌红苔腐脉弦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胃脘痞胀隐痛反复发作5年,痛无规律。萎缩性胃炎病史,伴肠上皮化生。胃脘痞胀隐痛,不知饥饿,口干欲饮,嗳气,大便不调,夜寐不佳。舌尖微红,舌苔薄腻黄白相兼,脉细。
萎缩性胃炎胃气郁结湿阻中焦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持续性高热74天,体温39℃,微恶寒,身痛肢酸,无汗。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身热面赤,心慌气短,不思饮食,二便尚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为阴火发热。
高热阴火发热心慌气短脉细微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2岁。主诉小便不利,色微黄,尿检有少量红、白细胞,无蛋白。伴腰痛、口干、心慌。舌红,苔薄微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湿热下注,兼有阴虚。病机为湿热蕴久伤阴,湿热与阴虚交错。二诊时小便渐畅,腰痛仍存,舌红苔薄少,脉沉细。诊断为肾阴不足,湿热未尽。
慢性肾盂肾炎小便不利肾阴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高热五天,喘息频剧,神志迷离,舌质红,脉复杯脾绝之象,西医诊断败血症,辨证为瘟疫之毒波及营血,舌红,脉弦数,脉见代象。
败血症瘟疫入营高热不退脉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胃脘偏左隐痛、刺痛,进食后加剧,口腔溃疡,饮食尚可,大便日行1次。舌尖红,舌质淡紫,少苔偏干,脉细弦。胃镜检查提示食管溃疡,慢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气滞热郁。
胃阴不足气滞热郁溃疡隐痛刺痛
查看详情 →
男,头眩,病程未提及。头痛。肝肾阴虚。用脑过度或不足。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为头眩,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头眩脑府迟钝
查看详情 →
患者7岁,男,间断性全身皮肤瘀点、瘀斑,伴发鼻衄,病程18月余。中医诊断血证肌衄,证属气阴两虚,虚火灼络。血象示血小板5×10⁹/L,骨髓象示巨核细胞异常,血小板罕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证肌衄气阴两虚虚火灼络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口渴不减,小便频而量中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型为脾虚湿困。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脾为湿困。面色苍白带黄,舌苔白厚腻浊,脉象缓如平。精神状态尚可,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胀微胀,大便糊状,口有异味。
糖尿病脾为湿困口渴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