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患者女性,53岁。主诉头痛伴左眶上部麻木3个月,左侧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1月余。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体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瞳孔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眼球固定不动。中医诊断为睑废,证属肝肾阴虚,髓海不足。MRI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左侧乙状窦及横窦纤细,信号减低。眼睑下垂、眼球固定,瞳孔对光反射异常。
肝肾阴虚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突发头晕目眩,右侧半身麻木不仁,体重90kg。舌质紫暗,舌尖稍右向,苔白厚,脉滑大而弦。主诉头晕口燥,下肢冷感,运动无力,溲黄,舌淡紫,苔白,脉弦数。头晕目眩,右侧半身麻木不仁,考虑为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所致。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右侧麻木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药对鸡血藤、雷公藤,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雷公藤性凉,归心、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对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痿弱,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药对鸡血藤配雷公藤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澹附子、桂枝,澹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肾暖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对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脾肾阳虚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药对茯苓、薏苡仁,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清热。药对用于脾虚湿盛,水肿,风湿痹痛,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消肿之效。
气血不足肝肾阴虚风湿痹痛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两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耳鸣、头昏梦多、目涩、视物模糊、右侧面部不适、汗出少、肩背酸痛。舌淡红,苔白少津,脉细。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导致头晕目眩、目涩视模糊等症。四诊显示舌淡红、苔白少津,脉细。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头晕目眩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口眼干燥、双手指发白疼痛11年余。口干、眼干、泪少、双手指遇冷发白疼痛、自汗、盗汗、易感冒、右胁不适、纳少、大便干结、已停经2年。舌黯,苔薄白,脉细数,右腮腺肿大,伸舌右偏。中医诊断燥痹,属阴血不足、气虚络瘀。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气虚络瘀,气机不畅,痰湿凝结,瘀阻脉络。
面舌麻木燥痹阴血不足气虚络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口眼干燥、双手指发白疼痛11年余。病程11年。中医诊断燥痹,属阴血不足、气虚络瘀。望诊面色暗,舌暗、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口干、眼干、泪少、双手指发白疼痛、自汗、盗汗、易感冒、右胁不适、纳少、大便干结、停经2年。切诊脉细数。
干燥综合征燥痹阴血不足气虚络瘀
查看详情 →
女,56岁,右耳鸣半年余,加重3天,伴有头晕、头痛、心慌、右侧小指麻木,精神欠佳,睡眠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耳鸣,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动脉供血不足,右侧椎动脉斑块形成,水平眼震阳性,C3~C棘突及椎旁压痛,右侧小指浅感觉减退。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耳鸣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30岁,下肢乏力,指(趾)端麻木,发热恶寒,咽干,四肢痿软无力,走路拖行,上肢不能抬举,下肢无力行走,吞咽困难,卧床,精神疲惫,胸闷,喉中有痰,进食吞咽困难,舌质澹红,苔白腻,脉滑稍数,湿热型痿证,湿热浸润。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痿证湿热浸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说话不清,视物发花,下肢运动障碍。病程20余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阴虚阳亢,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阻络。舌苔白,脉沉细滑。现症见头晕、头胀、耳鸣、脸面及右手发麻震颤、目睛转动不灵活、左眼不能外展、双眼内收弱、舌麻语謇、右腿不能站立。检查见膝腱反射亢进,右大于左,右侧划跖试验阳性。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肢体麻木脑干脱髓鞘
查看详情 →
祁某,男,68岁。语言謇涩,记忆力差,看不懂电视,嗜睡,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右上肢抬至乳腺水平,手指伸开困难,右下肢抬腿走路困难。舌质紫暗苔白,脉弦细。诊断为中风中经络。病程近20年高血压,4年前患右侧偏瘫,二个月前加重伴麻木头晕,诊为脑梗塞。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肝风内动,风痰瘀血阻塞经络。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高血压中风中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失眠、右手及面部发麻、午后双上肢不能高抬、夜间盗汗、发作性意识模糊、口鼻干燥、大便干硬。病程较长,有肝硬化病史,脾切除术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中医诊断为肝性脑病,证型为气血两虚,肝胆余热未清,湿痰蒙窍。望诊见舌苔薄白,切诊见脉沉滑。病机为肝脾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血大伤,痰随火升蒙闭清窍。
肝肾阴虚肝性脑病气血两虚湿痰蒙窍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主诉腹痛、腹泻伴失眠5年。现病史示大便每日5次,质软,伴少腹痛、食欲不振、乏力。检查示上腹叩击痛伴两少腹痛,胆明(+),结肠镜示慢性结肠炎。诊断示慢性结肠炎、胃炎、胆囊炎、高血压。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食欲不振、乏力、失眠、血压异常,切诊示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示慢性结肠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慢性结肠炎胃炎
查看详情 →
女,53岁,心悸5年余,近1个月加重,伴失眠、耳鸣、纳可、二便调。舌苔薄,边有齿痕,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怔忡,证属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心失所养,虚阳上浮,睡眠不安。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心悸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纪某,男,37岁。头痛,嵴柱弯曲,脑后作痛,四肢麻木掣痛,吞咽困难,口吐白沫,夜寐差。病程较长。舌绛苔薄,脉细弦数弱。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脑神失养。望诊见舌绛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吞咽困难、口吐白沫、夜寐差,切诊见脉细弦数弱。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头痛脑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段某,男,68岁。左侧肢体无力半年,伴麻木2个月,行走不稳,口角右偏,头晕,手足发凉,腰酸困,气短乏力,耳鸣,面色萎黄。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肝肾阴虚、气虚络瘀。病因病机为年老精气衰,肝肾阴虚风动,夹痰入络,病久耗伤气血。望诊面色萎黄,舌质红,舌边有瘀点,舌苔白厚。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头晕、气短、腰酸、耳鸣、胃胀、便干。切诊脉弦。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中风络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眩晕,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脾肾亏虚,肝火上扰。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脑窍失养。望诊未提及,舌质澹,脉弱。问诊见头晕,头痛,乏力倦怠,心悸,腰膝酸软,手足发麻,面色晄白,食纳减少,胸脘痞闷,泛恶口澹,大便时溏。切诊脉弱。
肝肾阴虚肾性高血压脾肾亏虚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侧肢体静止性颤动2月余,伴肢体僵硬、行动迟缓、右下肢麻木、头痛头胀。病程2月。中医病名颤症,证型气血不足,肝风内动。舌红苔薄白,脉细弦。神情呆板,右上肢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右下肢针刺觉减退,行走时右上肢无摆动,大便偏干。二诊见头胀、腰酸,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
颤症肝风内动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两下肢麻木、痿软4年,近半年加重。中医病名痿证,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面色红润两颧微红,舌质红薄白苔,脉弦细。步态呈剪刀样,下肢痉挛性轻瘫,肌肉僵硬感,拘紧不遂,步履困难。病程4年,病情进行性加重。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痿证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周身掣痛,四肢痛剧,伴麻木酸楚,活动欠利,天阴加重。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虚痹。证型属气血不周,营卫稽留,风湿浸骨渍肌,脉道涩滞。病因病机为风湿日久,肺金受损,郁而化热,助火劫阴。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神倦懒言,体怠难支,便干溲数,五心时热,食纳不馨,偶有咳吐白痰。切诊见脉细数有力。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虚痹肺痨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头晕、头痛,血压波动在210/120mmHg左右,病程自1973年开始。中医诊断为高血压病,辨证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左侧手足麻木、肢冷怯寒、夜间尿频。切诊见血压220/126mmHg,眼底小动脉硬化。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逆,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肝肾阴虚手足麻木高血压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