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许女性,连续呕吐五六日,大便不通,下脘疼痛且结。脉滑,辨证上盛下虚,月信不见五十日,怀疑有妊。面色无明显描述,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述,病史提示月经停闭。
上盛下虚呕吐便秘下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右上肢、下肢失灵,舌强语謇,口角流涎,耳鸣目煳,言语含煳,吐字不爽,口痰甚多,大便两天未解,血压160/100mmHg。脾气躁,易发怒,头痛耳鸣,大拇指麻木,周身肌肉不时跳动,睡眠不佳。证型为将息失宜,阴阳偏盛,风火相煽,痰气壅塞,上盛下虚。病机为风中经络,发生指麻,说话不清,半身不遂。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中风肝阳上亢痰热壅盛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胸闷气喘伴咳嗽反复数月。中医诊断喘证(痰涎壅肺)。舌红,苔薄,脉细数。病因病机为过食生冷、肥甘致脾运失健,水谷不归正化,聚湿生痰,痰浊上干,壅阻肺气。病程长短未明确。
上盛下虚间质性肺炎痰涎壅肺潮热盗汗
查看详情 →
妇人,持续呕吐五六日,下脘疼痛有结块,大便不通,勺水不存。脉滑。上盛下虚。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自觉症状为主,病程较长。下脘有硬块,脉滑,月信未至五十日。
上盛下虚呕吐不止下脘痛结块
查看详情 →
喘息多痰,可坐不可卧,可俯不可仰,病程未明。上盛下虚。脉两尺独大而软。面色晦暗,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气息急促。病史未明。脉象两尺独大而软。
上盛下虚喘息多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神志昏煳,语言謇涩,咀嚼不利,头昏头痛,头重足轻,行走不稳,言语困难,两手颤抖,肌肉跳动,面部潮红,胸闷心慌,大便干结,尿频数。中医病名喑痱,证型为肾阴亏虚,虚阳上越,上盛下虚。望诊见面部潮红,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病程较长,高血压病史十余年,中风后遗症。切诊未提及脉象。
中风后遗症喑痱肾阴虚虚阳越
查看详情 →
四十九岁,头晕疼痛,精神少,言语謇涩,病程未明。脑充血,痰厥。头晕作疼,脑充血现证,神经损伤致精神短少、言语謇涩。肝气逆,痰火相并,胃气逆,饮食停积。闭目昏昏,呼之不应,喉间痰涎阻塞,气息微通。脉弦硬而长,重按有力。
上盛下虚脑充血痰厥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59岁,高血压病,脑梗塞,言语欠清,右侧肢体欠利,头晕,腰膝酸软,夜寐不宁。舌质暗淡,苔薄,脉弦细。阴虚肝旺,上盛下虚,瘀血阻络。
高血压脑梗塞阴虚肝旺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男,52岁,头晕、耳鸣、耳聋、健忘1年余,精神不佳,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无力,不寐,烦躁易怒,恶闻杂声,小便色黄。舌质红、苔白薄,脉弦细。诊断为头晕、耳鸣、耳聋、健忘,证型为肾阴不足,肝阳上越。
肾阴不足肝阳上越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主诉长期咳嗽、咯白泡沫痰、气短、哮鸣音,病程自1996年起,近2年加重。中医诊断哮证,证型脾肾阳虚,痰浊上泛。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咳嗽、咯痰、气促、胸闷、哮鸣音,切诊提示脉沉细。
支气管哮喘肾阳虚痰浊上泛腰脊酸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十余岁,大便滑泻数次,头面汗出如洗,精神颓溃,昏昏似睡。脉象上盛下虚,两寸摇摇,两尺欲无,数至七至。禀资素羸弱,又耽烟色,秋初患疟疾,两旬始愈。
疟疾后遗症阴阳两虚气阴不足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喘咳倚坐,胸闷气短,心悸,痰多而稀白,夜间咳逆不得平卧,畏寒肢冷,大便秘结,小便频多。舌润质淡、苔白根腻,脉细滑。证属上实下虚,肾不纳气。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不纳气痰多稀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左眼视力下降,病程3日。中医病名包括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玻璃体出血。证型为上盛下虚,血滞瘀阻。舌质红、少津,脉数。血压180/96毫米汞柱。眼底视网膜静脉充盈纡曲,动脉细、管壁反光增强,A:V=2:3,动、静脉交叉处驼峰状压陷,玻璃体颞侧棕红色间夹絮状飘浮物,视网膜出血斑。
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肝阳上亢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反复泌尿系感染病史多年,尿频、尿热感、腰膝酸痛。舌澹红,苔薄黄腻,脉沉细滑。辨证下元亏虚,湿热内蕴。患者73岁,男性,主诉高血压病史,前列腺术后小便淋沥不净,疼痛,乏力气短,腰痛。舌澹红有齿痕,苔白厚,脉沉弱。辨证劳淋,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湿滞。患者79岁,女性,主诉反复泌尿系感染及肾结石病史,尿频、尿热痛、腰痛、少腹痛、口干渴。舌暗,苔黄,脉沉滑弱。辨证湿热蕴于膀胱,肾亏于下。
泌尿系感染肾结石湿热内蕴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病程3月。主诉头晕而胀,双目如蒙,腰酸不适,性多急躁,下肢无力,大便干燥。舌象薄白略黄,脉象沉弦稍数。血压170/120mmHg。辨证肾阴不足,肝阳上扰。病因由情志内伤或精血不足,损伤肝肾之阴,导致肝肾阴虚。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亢逆无制,气血上冲,经脉失养,上盛下虚。
高血压肾阴虚肝阳上扰头晕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右上肢、下肢失灵,舌强语蹇,口角流涎,耳鸣目煳。病程约1个月。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属风火相煽,痰气壅塞,上盛下虚。望诊见舌苔白,舌质边尖赤。闻诊见言语含煳,吐字不爽,口痰甚多。问诊见脾气躁,易发怒,头痛耳鸣,大拇指麻木,周身肌肉跳动,睡眠不佳。切诊见左手脉浮滑,右手沉数。血压160/100毫米汞柱。
上盛下虚中风肝阳上亢痰气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女性。口渴多饮,伴多尿20余天。体温37.5℃,形瘦如柴,精神萎靡不振。舌质澹,苔少而微黄,指纹澹红。中医诊断为小儿夏季热,证型为上盛下虚证。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肾不足,感受暑气,气阴两伤,导致肾气亦伤,形成上盛下虚证。
上盛下虚小儿夏季热脾肾不足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头晕加重半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耳堵、听力下降、视物模糊、行走欲倒。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阳上亢化风证。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目失濡养,上盛下虚。舌质红,苔白。脉弦大有力。
眩晕肝阳上亢听力下降视物模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古稀,头目眩晕。脉象六脉皆促,或七八至一歇,或三四至一歇。自五十岁起绝欲自保,饮食尚可。中医诊断为壮火烁阴兼肝风上扰。患者出现痞满不食,坐卧不安,言语不清,夜不能寐。
上盛下虚头目眩晕痞满不食坐卧不安
查看详情 →
二十余岁 体质羸弱 耽烟色 病虐 两旬始愈 一日大便滑泻数次 头面汗出如洗 精神颓废 昏昏似睡 脉上盛下虚 两寸摇摇 两尺无根 数至七至
脉上盛下虚病虐未愈大便滑泻头面汗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