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0岁。颈项部疼痛反复1年余,伴头晕、头胀、失眠。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颈椎病。痹症(湿阻经络)。C2_7、T1_3椎体棘突及两旁压痛,头颈部俯仰活动稍受限。颈椎X线片示C4、C5、C6椎体骨质增生。
颈椎病湿阻经络头胀失眠
查看详情 →
女,51岁,主要症状为从小骨骼畸形,双下肢牛奶咖啡斑,近3个月视野缩小,乏力。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证。望诊见牛奶咖啡斑,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有骨骼畸形及皮肤病变。切诊未提脉象。
神经纤维瘤病气虚痰瘀证视野缩小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腹泻34年。病程自1960年起,因误食“野苋菜”诱发。腹泻如水,日7-8次,便中夹宿食,腹胀满,肠鸣沥沥,矢气恶臭。形体消瘦,面色面黄目凹颊陷,舌淡苔白,脉浮大中空。证属中土虚衰、升降失司,食物过敏所致。
腹泻脾虚升清降浊食物过敏
查看详情 →
3岁,男性,久泻,腹胀腹痛,大便黄溏酸臭,夹完谷,腹皮绷急拒按,饮食喜饮恶食,小便黄短,舌质澹苔白黄垢浊,脉沉小无力,病因饥饱失调,脾胃受伤,病机食物不化成积滞,虚实互见,目无神,性情暴躁
久泻成疳脾胃受伤食积不化虚实互见
查看详情 →
患者脾胃湿食互滞,运化迟钝,下注肠间,酿积下痢,色赤带血,脘腹胀滞,气闷,舌苔白。中医病名:下痢。证型:湿食互滞。病因病机:脾胃湿食互滞,运化迟钝。望诊: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下痢色赤带血,脘腹胀滞,气闷。切诊:未提及。
脾胃湿食互滞下痢色赤带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心慌、心悸、易受惊吓、身倦疲软、睡眠欠安、气短、喜长叹、不欲食、大便黏滞。舌苔根部白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心气虚,气郁生热。病机为心气不足,气郁化火。
心气虚气郁生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为原发性高血压5年余,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型。舌质暗,苔白腻,脉沉涩。血压152/97mmHg,左心室肥厚伴劳损,主动脉弓部扩张,左房长大,右室稍大。病程5年余,无明显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痰瘀互结阴阳失调血压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余岁,女性。主诉子宫从前阴中脱出甚大,难以行动。病程年余。中医病名阴挺,证型中气下陷,病因病机为肺气不能收摄。望诊颜面憔悴无华,舌澹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含羞不敢谈及,心慌气短,夜寐不安,经期不准,白带多,小腹下坠。切诊脉沉迟而濡。
子宫脱垂中气下陷气虚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罗某,2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肝区疼痛、全身乏力、恶心腹泻,病程较长,出现腹水、黄疸、神昏嗜睡、语言含糊、扑翼样震颤。中医病名为肝性脑病,证型为本虚标实,病机为正气虚极,邪气鸱张。望诊见面色黄晦暗,全身皮肤深度黄疸,舌质红绛,苔黄浊。闻诊见呼吸急促。问诊见神态朦胧,语言含糊,恶心呕吐,大便溏垢,小便深黄。切诊见脉弦细无力。
肝性脑病肝昏迷前驱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正气虚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颈部甲状腺处疼痛5天。触诊肿块柔韧,界限不清,大小为3mm×6mm。舌苔白厚,脉缓。中医诊断瘿瘤。辨证为外感风温之邪,风火客于肺胃,积热上壅夹痰蕴结。
瘿瘤风火郁结肺热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口㖞,流口水,语言不利。病程1天。中医病名口㖞,证型肝风内动、气血阻塞型。面色红润光泽,口角向右侧下垂,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向右侧,语言不利。四肢活动自如,神志清楚。眼底检查示动脉变细,动静脉比例1:3,动脉反光增强。CT检查示左基底节侧脑室外侧低密度灶。
腔隙性脑梗塞肝风内动气血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中风失语,肢瘫伴抽搐,吞咽困难1年半。神志迟钝,意识欠清,牙关紧闭,语言障碍,口角向右歪斜,吞咽饮食困难,四肢瘫痪伴左侧手足有时抽搐。舌质红而少津,苔腻,脉细而滑。证属中风闭证(中经络型),由肝风夹痰上扰脑络,痰瘀互结阻于廉泉,故喑不能言,经络痹阻,气血失和,经筋失濡,导致肢体偏废不能任用。
中风闭证脑性瘫痪肝风夹痰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要症状为心中烦闷欲绝,颜面青白,口唇发绀,舌卷束缩,两目直视,神识昏迷,不能言语,小便自遗,四肢厥逆,血压不及,六脉俱伏。病程30余年,常在冬季及劳累时发作。中医病名为心肌梗死,证型属寒凝气滞,血瘀痹阻。望诊见颜面青白,舌卷束缩,两目直视。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劳神过度,夜中失眠,通宵写作。切诊见六脉俱伏,四肢厥逆,太渊、太冲之脉尚有一动。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反复腹痛腹泻2年,每日4~5次,时有粘液,心情不愉快时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脾虚。
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腹痛腹泻粘液便
查看详情 →
女,46岁,主诉神疲无力,目光乏神,记忆力极差,病程10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心脾两虚,虚火内扰,心神不宁。望诊见舌苔薄白,舌质澹边光稍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四肢清冷,入寐艰难,头昏,纳谷不香,胁肋部不舒,善叹息。切诊脉细弦。
神经衰弱心脾两虚虚火内扰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40岁,病程5年,左侧偏头痛,经前发作,伴恶心、胸闷、畏光。头痛,风邪入络,气滞血瘀,络脉闭阻。舌红苔薄黄腻,脉弦。
偏头痛风邪入络气滞血瘀络脉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四肢僵硬、震颤,行动迟缓,语言不利,表情呆板,口角流涎,神疲倦怠,健忘,思维迟钝,腹胀纳差,大便秘结。中医病名颤证,证型肝肾阴亏,肝风内动。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颤证肝肾阴亏肝风内动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男性。主诉自幼尿床,夜间每小时尿一次,纳食不香。中医诊断遗尿,辨证为肾气不足,下焦蕴热。症见面黄消瘦,舌质红,舌苔滑腻,脉象细数。舌象舌质红,苔滑腻,脉象细数。
遺尿肾气不足下焦蕴热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岁,主诉遗尿3年余。病程长,伴有全身乏力、肢凉怕冷、纳少、夜间不易唤醒。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遗尿,辨证肾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气化不利,膀胱失约。
遗尿肾气不足脾肾阳虚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夜间睡眠障碍3月余,入睡困难,睡而易醒,每晚睡眠2~3小时。现症见腰痛、浑身乏力、精神差、头晕、心悸、口干、面色无华。舌澹苔白,脉沉细。既往有痛经史,月经量少。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脾气虚。病因病机为气血渐亏,血不养心,肝气不舒,郁久化热,肾水不济心阳,阴阳失衡。望诊见面色无华,舌澹苔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性格多疑,精神差。切诊见脉沉细。
不寐心脾气虚肝气不舒血不养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