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阴虱病3年,奇痒难忍。诊断阴虱病。检查发现阴毛、阴囊等处有多个阴虱。病因为性传播及共用物品感染。中医未作辨证论治,未提及证型及病机。未提及四诊信息。
阴虱病湿热蕴结杀虫止痒
查看详情 →
脾肾功能失调,精微物质与水液代谢失常,瘀滞经脉,湿瘀互结。气虚为基本证候,气阴两虚、阴虚、阳虚为演变阶段,痰湿、湿热及瘀血为常见兼证,水湿泛滥为表现之一。脾肾气虚为本,阴虚为阴耗之象,阳虚为病甚之征,湿瘀为标,虚实夹杂。
慢性肾炎脾肾失调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5岁。突发意识障碍伴右侧肢体活动不能,病程1月。主症包括右侧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口角流涎、心悸气短、乏力汗出、大便难解。面色皖白,舌质黯澹,苔根中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壅滞脉络。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脑脉失养,瘀阻脉络。
脑梗死气虚血瘀脉络壅滞肢体瘫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主诉面黄且浮,腹胀膨硬,食纳不馨,小溲黄浑而少,大便泄泻夜甚,味酸而臭,腿胫肿,性燥多啼,夜卧不安。中医诊断积滞内停,脾虚不振,湿胜水泛,气滞不行,肝木横逆。望诊见苔白唇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复杂,切诊脉象弦滑。二诊见苔白脉滑,口唇焦红,停滞不运,湿热内蕴。
积滞内停脾虚不振湿胜水泛肝木横逆
查看详情 →
男性,39岁,左侧头部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病程1年,近1个月加重。舌暗,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辨证为肝郁血瘀,风痰上扰。
偏头痛肝郁血瘀风痰上扰头痛缓解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主诉四肢无力、麻木酸痛、手不能握、腿不能立、行动受限,病程1周。中医诊断气虚血瘀、经脉失养、肝阴不足。舌质紫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患侧无力。神志清,纳食差,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右侧肢体完全偏瘫,肌力Ⅰ级,头晕,微恶寒,大便2日1次,尿色澹黄。
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经脉失养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头痛5天,加重3天,右侧太阳穴搏动性跳痛,伴干呕、咳嗽、咯黄黏痰、咽痛、鼻塞流黄涕、纳差、眠欠安。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偏头风,证属风邪上扰。病位在足少阳胆经,病机为外感风邪,表证未解,气机不畅。
偏头风风邪上扰肝气郁结痰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不惑,主诉咳嗽,病程长短未详。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未明,病机涉及肺肾升降失常,脾湿困阻,胃气不和,气机失调。望诊未见描述,闻诊未见描述,问诊提及咳嗽,切诊未见描述。
肺降受阻脾湿困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头麻木感、记忆力下降、说话及行走疲累。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脑震荡后遗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脑气受损,气血凝滞,清阳不得上升,浊阴不得下降。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部外伤史、症状表现。切诊脉沉细。
脑震荡后遗症髓海不足肝风上扰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44岁,左眼上睑下垂,左侧瞳孔缩小,左面部无汗,病程2个月。中医诊断痿病,证属脾胃虚弱、脉络瘀阻,病位在左侧颈部经络,涉及脾胃。舌暗澹,苔薄白,脉细涩。面色正常,舌象异常,脉象细涩。眼部检查示左眼上睑轻度下垂,双侧瞳孔不等大,左面部无汗,眼球活动正常。
痿病脾胃虚弱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面部蝶形红斑 关节痛 发热 皮疹 全身症状包括不规则发热 关节症状常见 关节痛伴肌肉疼痛 皮肤损害包括面部红斑 指趾末端出血斑 口腔粘膜溃疡 内脏损害常见于肾脏 心血管系统受累 呼吸系统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神经系统损害包括癫痫 抽搐 昏迷 肝脏肿大 肝功能异常 肌肉疼痛 淋巴结肿大 视网膜病变 干燥综合征 狼疮危象表现为高热 极度衰竭 神经系统病变 肾功能衰竭 出血倾向 呼吸衰竭 气血失和 阴阳失调 热邪入里 毒热炽盛 气阴两伤 气滞血瘀 瘀久化热 面赤斑斑如锦纹 舌红 声微懒言 脉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温毒发斑气阴两伤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男,46岁,头痛、头胀、头晕、乏力,时发癫痫,病程约7个月。头痛,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MRI示左侧顶叶及左颞侧有较大占位。病机为虫邪入侵,脾胃受损,痰浊内生,脾虚痰浊。
脑囊虫病脾虚痰浊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精神萎靡,无故哭笑,不思饮食,病程4个月。癫狂,肝气郁结型。舌绛,脉弦而细数。衣着不整,披头散发,语言颠倒,眼发直。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心阳偏亢。性格孤僻,不善交往,因生活变动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而伤心脾,心阴受损,心阳独亢,发狂妄动。
癫狂肝气郁结心阳偏亢舌苔黄燥
查看详情 →
男,29岁,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呕吐,胃脘灼痛胀满,嗳气频作,大便秘结,舌体齿印,苔白黄相兼而腻,脉细滑,肝胆失疏、胃失和降,肝胃不和,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升降失调。
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胃失和降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方某,女,29岁。失眠4年,夜间烦躁不安,通宵难眠,胸闷口苦,小便黄少,大便干结,面色灰黯,疲乏无力。舌微红,苔薄黄腻少津,脉弦滑无力。中医病名不寐,证型心胆虚怯,气阴两虚,胆郁痰热。望诊面色灰黯,舌微红,苔薄黄腻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失眠、胸闷、口苦、小便黄少、大便干结。切诊脉弦滑无力。
不寐气阴两虚胆郁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主诉大腹鼓胀,青筋暴露,形似青蛙,腹围110cm,短气喘息,动则加剧,纳少便溏,日2~3次,溺短而黄。中医诊断为鼓胀。病因病机为正气虚衰,阴霾四布,清浊溷淆。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脾脏肿大。望诊见腹胀如鼓,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纳少便溏、短气喘息。切诊脉象未提及。
腹水肝硬化脾大鼓胀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失眠多梦数月,彻夜不能入眠,头晕,口苦,纳尚可,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证属肝脾不和。面色未提及,舌象淡苔白,脉弦细。主诉失眠多梦,病程数月。
失眠多梦肝脾不和胃气不和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要症状为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渐及右侧肢体,四肢僵直,行动迟缓,语言困难,表情澹漠,肌肉抽搐,紧张时加重。病程自1989年起,持续8年。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肝肾阴亏,肝风内动。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伴随症状包括神疲倦怠,健忘,思维迟钝,腹胀纳差,大便秘结。
帕金森病颤证肝肾阴亏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75岁女性,主诉两腿无力、尿失禁1个月。病程1个月。尿失禁(皮层性尿失禁),中风中经络(脑血栓),肺肾虚喘(肺气肿)。舌质澹红,苔薄,脉沉迟无力。气喘动则甚,鸡胸,肋间隙增宽,心音远弱,可闻哮鸣音,右下肢肌力Ⅲ级、左Ⅳ级,腱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
尿失禁中风中经络肺肾虚喘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月经停闭半年余。既往月经周期26~35天,经量偏少,色偏黑,时有痛经。病情发展与情绪相关,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减少,色澹红,伴心悸、失眠。精神焦虑,面色潮红,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肝郁气滞,瘀阻胞宫。
闭经肝郁气滞瘀阻胞宫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