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上腹隐痛,黑便。病程自1982年8月起。胃癌,胃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明确。术后出现疲乏无力,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大便通调,食纳转佳,面目虚肿渐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胃癌胃气虚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周,乏力,纳呆食少,皮肤黯黑,肌肤甲错,皮肤瘙痒,腰膝酸软,小便量少,大便偏干,舌黯红,苔白腻,脉弦滑,血肌酐890μmol/L,尿素氮28mmol/L,双肾B超示缩小,中医诊断关格,证型脾肾亏虚,瘀血阻络,浊毒内蕴。
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瘀血阻络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胃脘疼痛1年余,生气或食硬辣食品诱发,畏冷,口干口苦喜饮,食后痛甚。胆胃不和,枢机不利。面色萎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畏冷,口干口苦,食后痛甚,咽干口苦,胃中灼热,泛酸,口中有异味。脉弦细。
胆汁返流性胃炎肝气郁结胆胃不和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为经事常趋时作、肢麻、乳房作胀、脘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气血亏虚、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肝气郁结。舌澹红,舌红,脉濡细。四肢麻木,乳房胀痛,胃脘疼痛。脉象濡细。
产后经乱气血亏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为四肢无力,足不能行,手不能用,双手指麻木颤抖,口唇、咽喉痉挛,舌謇语涩。病程自2005年4月19日发病。中医病名为筋痿、骨痿,证型为肝肾两亏,筋骨失养。舌红,苔黄,脉细。辨证为肝肾两亏,筋骨失养。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黄、脉细。
脑瘫后遗症肝肾两亏筋骨失养内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昏乏力、全身皮肤出血点、发热、汗多。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肺肾亏损证。病因病机为肺肾亏损,虚火内生。望诊见舌质澹紫,边有齿印。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咳痰、腹胀、易汗、月经淋漓。切诊见脉细数。二诊见舌质澹紫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滑。三诊见舌质澹紫嫩,边有齿痕,有瘀点,血疱,脉细滑。四诊见舌质澹紫,边有齿印,苔薄,脉细。
再生障碍性贫血肺肾亏损虚火内生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月经紊乱16年,经期延长,淋漓不断,量多少不定。伴有小腹胀痛、腰部冷痛、心悸、气短、乏力、口干,阴道有黄赤带。舌质澹,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右关兼弦。中医诊断为脾肾亏损,血瘀气滞,冲任不畅。病机为脾肾虚弱,气血瘀阻,冲任失调。
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亏损血瘀气滞冲任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胃痛多年,伴有嘈杂不适,餐后胃胀,恶心,时有便意,大便量少。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细。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为肝胃不和,热郁气滞。望诊见舌质红,舌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嘈杂、胃胀、便意、大便量少。切诊见脉细。
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胃热气滞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大便次数增多,便溏、腹坠、便后滴血,伴牙疼、口疮、纳减、眠易醒。病程约2年。中医诊断为下痢、腹泻。证属脾肾不足,湿热内蕴,肝木侮土。望诊见舌大、色泽鲜,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减、眠易醒,切诊见脉弦。
溃疡性结肠炎肝木侮土脾肾不足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产后恶露淋漓未净月余。恶露色淡红,偶挟小血块,质稀薄,无臭味。小腹略有疼痛,腰酸乏力,情绪低落,夜间盗汗,双目干涩疼痛,面色苍白。舌淡红少苔,边有裂痕,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冲任失调。
产后恶露不绝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高某,女,42岁。主诉两臂湿疹,病程较长,皮疹糜烂面积大,流黄水,甚痒,夜间加重,影响睡眠。胃呆纳少。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湿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细描述。
湿疹皮疹糜烂瘙痒难忍心烦意乱
查看详情 →
女,39岁,月经量多如崩2年,腰部酸疼,两膝软弱乏力,小便频数,疲劳,低热,盗汗,颧红,肌肤甲错,纳少,大便溏薄,屡患感冒。脉细数少力,舌澹,尿常规示脓细胞(+),红细胞(+),蛋白少量,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禀质素弱,肺脾肾俱虚,冲任不固,气血亏损,虚邪来客。
肾盂肾炎冲任不固肾气虚弱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胸中窒闷2个月,加重3天。主要症状包括胸中窒闷、胃脘胀满、嗳气、虚烦不得眠、腿软无力、水肿。舌质暗红,舌苔黄厚。左寸脉沉细,左关脉弦滑。既往病史包括慢性胆囊炎、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断为胆郁胃失和降,痰热内生,痰热上扰心神,心脉阻滞之胸痹、痞满。
胸痹痞满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胃痛2年,餐后胃脘部不适。病程较长,体重下降。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气多,饮食受限,大便质稀不爽。舌质偏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气滞寒凝血瘀。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便溏、舌暗、脉沉细等症。
胃痛气滞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为手腕后方及龟头冠状沟处出现紫色血疤和紫疱,病程三个月。现病史见患处溃疡,色淡红,有白色粘液分泌物,伴口苦、食欲不佳、小便黄赤。舌边红,苔薄黄微腻,脉稍弦数。中医诊断为肝经湿热下注。
感冒咽痛肝经湿热下注口苦食欲不佳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不稳定,夹血块,少腹隐痛,面黄少华,肢倦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病因病机为环阻气滞,瘀热内蕴,冲任受损,气血两亏。中医病名为月经失调,证型属瘀热夹虚。B超示子宫增大,宫内置环,液性暗区。血常规示贫血。
月经失调瘀热内蕴冲任受损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停经2年,不寐、纳呆1年。寐差,纳不香,恶油腻,脱发,消瘦,心烦,下肢无力,口干不欲饮。舌澹,苔黄腻,脉细涩。辨证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舌澹,苔黄润,脉细涩。舌绛,苔少,脉细涩。出现水肿之象。病机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阴虚内热,气血不足。
闭经不寐肝郁sple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胃脘胀痛,嗳气,进食后呕吐,大便溏薄,睡眠不安,精神不振。舌象苔白而略厚,质红,脉象缓。中医诊断为痰热互结于心下,胃不和则卧不安。病因病机为痰热互结,不通则痛,胃失和降,影响睡眠与精神状态。
胃胀痛痰热互结心下胀痛卧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心慌、手颤、汗多、口干、颈项微胀、月经不调。病程一年。中医病名瘿气,证型肝郁气结,化火损阴,火结痰瘀。脉象弦细,舌象暗红,苔薄黄。两目不突出,两手微颤动,颈部微粗大,无明显隆起。
甲状腺机能亢进瘿气肝郁气结化火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胃脘胀痛,欲嗳气,肢冷形寒,食欲不振,脉濡弦。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脾胃气滞,病因病机为胃阳不振,气机壅滞。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胃脘胀痛、嗳气、肢冷形寒、食欲不振,切诊脉濡弦。
胃脘胀痛胃阳不振气滞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