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6岁,胃脘部隐痛胀满,饥饿时加重,伴纳呆、口干苦、大便溏,舌质澹红、苔腻略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肝胃不和、虚实错杂兼湿热。
胃脘痛肝胃不和虚实错杂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停经2年,不寐、纳呆1年。现病史见寐差、纳呆、恶油、脱发、消瘦、心烦、下肢无力、口干不引饮。舌淡,苔黄腻,脉细涩。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舌象舌淡,苔黄腻,脉象脉细涩。
闭经肝郁脾虚心肾不交养血活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食欲不振4个月,加重1个月。现病史示食欲不振,脘痞烧心,返酸,心烦,口干,乏力,大便不爽。面色萎黄,形体偏瘦,舌暗红,少苔无津,脉细。中医诊断厌食,证型为胃阴不足,脾气虚弱。病机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嗜食辛辣耗伤胃阴。四诊信息示舌暗红,少苔无津,脉细。
胃阴不足脾气虚弱气虚血瘀心烦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经期延长、量多3个月。症状包括月经淋漓不止,色暗有块,伴乳房胀痛、情绪急躁。舌质澹,苔白,脉弦。诊断为崩漏,证属肝郁血瘀。
崩漏肝郁血瘀
查看详情 →
女,16岁,主诉下肢血性红点、瘀斑、头晕、鼻衄、月经量多。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肝肾阴伤,营血伏热,血热妄行;肝肾阴虚,络热血瘀。望诊:面容增胖,口唇生长毛须,下肢肿胀发硬,皮肤粗糙长毛。舌黄薄腻,舌暗隐紫、暗淡、暗紫,有齿痕,苔淡黄薄腻。脉细数、细滑。病机:肝肾阴伤,营血伏热,血热妄行;肝肾阴虚,络热血瘀。
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络热血瘀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范某,女,49岁。主诉频年胃脘作痛,得食稍安。胃脘痛(阴虚型)。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非典型增生。症状包括胃痛、嘈杂、酸水频吐、口燥咽干、身倦乏力、大便不行。病程较长,属阴虚型胃脘痛,病机为胃阴不足、脉络失养。
胃阴不足脉络失养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胃痛伴恶心40天。胃痛时轻时重,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右胁隐痛,大便秘结,睡眠差。舌暗稍红,苔黄稍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胃不和)。病机为肝气郁结,胃气失和。
胃脘痛肝胃不和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6年,食辛辣加重,疼痛难忍。病程6年。中医病名:口腔溃疡。证型: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心火亢盛。病因病机:肝肾阴虚,心火亢盛上灼口舌。舌细红少苔,脉细数。喜食辛辣,饮酒,口干苦喜冷饮,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盗汗,大便干,小便黄。
口腔溃疡肝肾阴虚心火亢盛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月经周期缩短2年。主要症状包括月经量多、经血色暗澹质稀、神疲乏力、头晕气短、腰膝酸软、小腹空坠、纳少便溏、夜尿频多。舌暗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固。病机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固。
月经先期脾肾两虚冲任不固脾失统摄
查看详情 →
女,58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5年,肾功能不全1年余。面色萎黄,眼睑、下肢水肿,心悸气短,头痛头晕,皮肤瘙痒,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血压180/100mmHg,尿蛋白+,血肌酐607μmol/L,尿素氮24.6mmol/L,血红蛋白59g/L。关格,脾肾两虚,浊毒内盛,肝肾阴虚,虚风内动。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水肿、心悸、头痛、瘙痒、纳呆、恶心、小便少、大便干,脉象未提及。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虚浊毒内盛
查看详情 →
男,54岁。胃脘隐痛,痛及右胁,饥饿时痛甚,进食后饱胀,嗳气,泛酸嘈杂。舌澹红,苔薄黄,根部微腻。脉弦细。证属脾虚气滞,木郁不达,兼挟湿热。
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脾虚气滞湿热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绝经17年,间断阴道流血4年,出血量增多,每月4天量多如月经。阴虚血热,迫血妄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长,症状持续反复。病理诊断为凝血炎性渗出物及少许破碎的增殖期宫内膜,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
绝经后出血阴虚血热迫血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潮量多,下肢瘀斑10余年。面色萎黄不华,苔薄腻,质澹偏暗,脉细弱。月经初潮量多如崩,经行口鼻目睛出血,口干口臭,身半以上发热,腿足发冷。二诊见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数。三诊见苔黄薄腻,脉细。四诊见苔黄薄腻,质红偏暗,脉细。五诊见苔黄薄腻,质暗红,脉细。血小板减少症,中医病名血证、崩漏,证型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瘀热伤络,冲任不固;血热妄行,冲脉失约,血虚阴伤;阴阳并调,凉血化瘀,佐以固冲止血;补益肝肾,凉血止血,标本兼顾;肝肾不足,阴虚络热,瘀热动血,血失归藏。
血小板减少症气阴两虚瘀热伤络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活动后气短喘息7月余。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双肺散在哮鸣音,舌尖微红,苔薄白,脉左细滑,右细。血氧分压67mmHg。中医诊断肺痿、胃痞,属气阴两虚,痰瘀阻肺,气虚气逆。西医诊断弥漫性间质性肺病,肺部感染,慢性食管反流性胃炎。舌质微红苔薄白,脉细滑。
肺痿气阴两虚痰瘀阻肺气虚气逆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月经过多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28日,伴头昏、疲乏、食欲减退。初潮年龄13岁,月经周期7~8天/39~35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脾肾不足。
崩漏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4岁,月经量多,行经日久,心慌气短,身倦乏力,腰酸腿软,易出虚汗,睡眠较差,血红蛋白90g/L。功能性子宫出血。心脾不足,冲任不固。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问诊见月经异常,病史半年,情绪诱因。脉象细弱。
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两虚冲任不固心脾不足
查看详情 →
岳某,男,45岁。胃脘疼痛,吞酸,呕血,大便柏油样,语声无力,自汗,心悸短气。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呕血。证型:气血欲脱。病因病机:气血亏虚,胃络受损。面色无泽。舌质暗,苔白。脉微欲绝,唯尺脉尚存。二诊后脉沉缓,三诊脉仍沉缓,四诊脉和缓有力。
胃溃疡气血欲脱脾虚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少腹痛、气升作呕、咳嗽多痰。病程四载。中医病名为奔豚。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咳嗽多痰。切诊脉象为两关尺独大。
奔豚肝气郁结少腹痛气升作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两侧少腹疼痛、小腹坠胀、大便干结、口干、恶心欲呕、气短咳嗽、痰多、心慌、腿软无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胰腺癌,证型为湿热瘀毒互结,脾虚不健,腑气不通,虚实夹杂。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紫,苔澹黄薄腻。闻诊未明确提及。问诊包括形体瘦弱、气短、咳嗽、痰多、心慌、腿软等。切诊见脉小弦滑时有不调。二诊、三诊、四诊、五诊中舌象仍为澹黄、质澹紫,脉象小滑数或小弦滑。
胰腺癌湿热瘀毒脾虚不健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胃痛剧烈2月余,饭后尤重。体征包括胃痛、泛酸、夜间口干、肢体困重、小便赤、大便两三日一行。舌苔薄白滑、中剥、质红黯。脉浮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阴虚湿郁络阻,属脾胃不和之脾湿胃燥证。
胃脘痛脾湿胃燥阴虚湿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