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5岁,男性。慢性腹泻15年,大便溏烂,每日3~4次,偶有腹痛,腰背酸痛,五更泄泻,神疲乏力。舌嫩,苔薄,脉弱。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阳虚损,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致运化失职,固摄无权。
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脾虚寒
查看详情 →
28岁,产后2年,主诉阴道有物下坠,伴气短乏力,腰酸腹坠,小便频急,带下如注,阴道出血。中医病名子宫脱垂,证型脾气下陷,无力系胞,冲任不固,带脉失于约束。病因病机为产后调养不当,过度劳作,气虚下陷,湿热并存。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虚缓。妇科检查子宫Ⅱ度脱垂,宫颈中糜。
子宫脱垂脾气下陷脾肾气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李先生,四十余岁,四肢浮肿,心跳,小便少,呼吸急迫,手足逆冷,呃呕,病程未明确。恶性脚气,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四肢浮肿、心跳、小便少、呼吸急迫、手足逆冷、呃呕,病史未明确,脉象未提及。
恶性脚气心阳虚气短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尿闭、阴挺,病程短。舌尖红,苔薄白干,脉滑细数。证属心火偏亢,湿热下注。阴挺,子宫脱至阴道口,局部红肿。小便不利,色黄,大便困难,小腹隐痛,腹大如鼓。病史提示怀孕三月,症状突然发作,经导尿后反复。
尿闭阴挺中气下陷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肛门右侧溃破流脓两年。体征示肛门右侧距肛缘3cm9点处有一外口,外口下方1cm又见外口,有分泌物,皮下可触索条通向后正中。肛门指诊后正中齿线肛窦处稍凹陷,硬韧感。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低位复杂性肛瘘。
低位肛瘘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蛋白尿7年余。现症左腰痛,膝以下酸冷,大便时溏,舌暗苔薄。血压正常。中医诊断慢肾风,证型脾肾阳虚,瘀血内阻。望诊舌暗,苔薄。问诊有腰痛、膝冷、便溏。切诊脉滑。
慢性肾炎脾肾阳虚瘀血内阻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腰酸膝软,尿频,尿后白浊,病程两年余。中医诊断为肾阳虚损,气化不利。证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形寒肢冷、性欲差、小腹及会阴部胀痛、尿频尿急、尿后余沥、尿道口滴出黏液、大便溏。舌质澹嫩、苔白润,脉沉细弱。
肾阳虚损气化不利尿后余沥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子宫下坠,脉软虚涩。中医病名子宫下坠,证型气虚不能收摄而下陷。病因病机气虚不能收摄而下陷。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脉软虚涩。
子宫下坠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主诉无梦滑精半年,病程半年。主要症状包括腰痠如折、头晕头痛、口干不欲饮、面色灰滞、心悸少寐。脉弦大,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心肾两亏,精关不固。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心神不宁,精关不固。望诊见面色灰滞,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滑精、腰痠、头晕、口干、心悸、少寐。切诊脉弦大。
无梦滑精心肾两亏精关不固腰痠如折
查看详情 →
妇人产后阴户有物下坠,形如合钵,二歧,属子宫脱垂。气血虚弱,中气下陷,致子宫下脱。面色苍白,舌淡,脉弱。病程较长,经治疗后有所恢复。
子宫脱垂气血亏虚中气下陷升提固脱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经期淋漓不断3年,色黑紫有血块,伴腰腿酸楚、少腹坠痛、头晕气短、倦怠无力。中医诊断月经淋漓不断,证型为脾肾阳虚,病机为气血双损,虚寒为祟。舌质淡有齿痕,脉沉迟而弱。
月经淋漓脾肾阳虚血海不固气血双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肛缘潮湿瘙痒1年,肛门异物感1个月。舌质澹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肛门周围满布灰白色米粒状物,有菜花状突起。证属下焦湿热,浊瘀壅滞。病因湿热毒邪壅滞,浊瘀互结于肛门。
肛门湿疣下焦湿热浊瘀壅滞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胸闷、心慌,病程2个月余,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气阴两伤,血脉不活
冠心病糖尿病气阴两伤血脉不活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口燥咽干,渴饮无度,食已辄饥,五心烦热,头昏目眩,口唇干裂,爪甲枯藁,发稀脱落,面色不华,身体消瘦,精神疲惫。中医诊断肺胃燥热伤津,虚阳下灼肾阴,三焦俱病,气阴两虚。脉沉细无力,舌质暗澹、苔薄黄。
糖尿病气阴两虚肺胃燥热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1岁,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个月余。口腔溃疡分布于左颊、上下唇内及舌部,伴有烧灼疼痛、红肿,偶有胃部胀满,大便黏腻不畅,口中异味。舌红、苔黄腻,脉沉滑。既往有浅表性胃炎史。中医病名为口腔溃疡,证型为脾胃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熏蒸上焦。舌象红、苔黄腻,脉象沉滑。
口腔溃疡脾胃湿热湿浊内蕴胃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睾丸下垂、梦遗、滑精、小便白浊、头晕耳鸣、盗汗、手足心热、气短、纳呆。中医诊断为阴纵,证属阴虚火旺,精关不固,脾失健运。面色白,舌质澹红,苔白厚腻,脉沉细无力。睾丸下垂明显,阳事易举而不坚,夜梦遗,病程较长。
阴纵阴虚火旺精关不固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李某,13岁,女性。主诉:渐瘦、颈前肿大、头晕、心慌、多食易饥、体重减轻、心烦易怒、四肢倦怠。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肉瘿。证型:肝郁气滞血凝,经络不疏。病因病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气血痰湿阻于颈部。望诊:明显消瘦,双眼球突出,双手发颤,手心多汗。舌象:舌尖红、苔白,上腭红。脉象:脉弦。
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气郁结气血痰湿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2岁。乏力,头晕痛,咽干苦,渴喜冷饮,心烦气躁,眠纳欠佳,夜尿10余次,小便艰涩憋坠,偶有尿道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数。中医病名属癃闭、便血。证型为气阴两虚,下焦湿热,气化不利。病因病机为下焦湿热,膀胱气化不利,湿热蕴结下焦,损伤魄门络脉,湿热上攻于颠顶,累及脾胃。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头晕痛、咽干苦、渴喜冷饮、心烦气躁、眠纳欠佳、夜尿频多、小便艰涩。切诊见脉沉细数。
癃闭便血湿热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便血一天不止,病程急性发作。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厥冷,气息低微,脉沉细无力而数,血压80/50mmHg。便血色暗红,大便稀溏,便后出血,伴疲乏无力,心悸,昏昏欲睡。中医诊断为脾气虚寒,气随血脱证。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便血、疲乏、心悸、少气懒言。切诊见脉沉细无力而数。
便血不止脾气虚寒气随血脱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患者,主诉双下肢不适、蚁行感、刺痛,睡眠时加重,常需下床走动,伴有焦虑不安。舌暗白苔,双脉细滑,右脉细沉。中医诊断为不安腿综合征,辨证为气虚血瘀。望诊见舌暗白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双下肢不适、睡眠障碍、焦虑,切诊见双脉细滑,右脉细沉。
不安腿综合征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