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脾肾阳虚

患者22岁,男性,左少腹疼痛伴黏液血便半年。左少腹疼痛,大便每日8~9次,质稀,伴有黏液脓血,纳差。脉弦,舌质暗红,苔白腐。结肠镜及病理示直肠黏膜重度慢性炎,伴糜烂及溃疡形成。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5年。体征示上腹正中阳性反应物,叩击痛,中脘及右天枢压痛。
脾肾阳虚溃疡性直肠炎虚实夹杂黏液脓血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间断大便带黏液脓血5年,每日5次,纳可,眠差。结肠镜示乙状结肠、直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脉左强于右,舌质暗红,苔白腐或薄黄。中医病名肠澼,诊断胃炎。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冷积大肠,血不流通。证型脾肾阳虚。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暗红、苔白腐或薄黄,脉左强于右。
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便血眠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口苦、食欲不振、饭后腹胀、右胁胀痛、大便溏稀、午后低烧、头晕、眼花、两耳失聪、失眠、乏力,病程2年。面色黯黄无华,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涩。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肝气郁滞,湿热内蕴。
脾肾阳虚肝硬化腹水肝气郁滞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54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年余,牙龈渗血,面色苍白,四肢紫癜,关节酸痛,头昏肢软,纳谷欠香,怯冷便溏。苔薄质淡,脉细软。中医病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脾肾阳虚,气不摄血。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气不摄血。
脾肾阳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反复腹泻2年余,加重半年。消瘦,面色无华,水样便日10余次,眼冒金花,怕冷,纳差,胃痛,心慌,手抖,夜尿频,睡眠差。舌暗澹,脉虚弦。中医诊断脾肾阳虚,湿困中焦证。
脾肾阳虚湿困中焦腹泻血压波动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腹泻、腹痛3年,大便带血挟有黏液,日行10余次。面色无华,形体赢弱,少气懒言,四肢不温,不欲饮食。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略数。寒热错杂,脾肾阳虚。腹泻、腹痛、大便带血、黏液、日行多次、面色无华、形体赢弱、少气懒言、四肢不温、舌红苔白腻、脉弦细略数。
脾肾阳虚痢疾寒热错杂便血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头面黄晦,腹中饱气,嗜睡,病程长达8年余。胎黄,病因与难产致羊水呛肺及母孕期过食生冷寒凉致脾肾阳损。面色萎黄,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机属脾肾阳虚,气血亏虚。
脾肾阳虚地中海贫血瘀脂浊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4岁。主诉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肠镜确诊肠癌。现症便血,大便不成形、黑褐色,夜间尿多,轻度贫血。舌澹,苔白腻,脉沉细。中医病名肠癌,证型脾虚湿胜,气虚失摄。病因病机脾虚湿胜,气虚失摄。望诊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便血、大便不成形、夜尿多、轻度贫血。切诊脉沉细。
肠癌脾虚湿胜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腹泻反复十余年,现大便每日十余次,黏滞不爽,不成形,黏液多,伴少量便血,色暗红,腹痛隐隐,肠鸣,睡眠差,情绪抑郁。脾肾阳虚,肝郁血虚,湿热蕴肠。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腹痛以脐周及小腹为主,肠鸣音亢进,情绪抑郁。
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血虚湿热蕴肠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男性。主诉下肢紫癜、两腮角有蛛网样血丝。脾虚湿阻寒凝所致之伏毒。头面虚湿黄晦,口唇及齿龈澹肿,内有伏毒,两腮冷肿、皮内隐伏蜘蛛网样血丝,齿根淡肿,唇内伏毒。舌质仍淡甚,小便有时恶寒。病程自1993年7月至2001年。既往有鼻炎、头晕、牙衄、鼻衄及发热住院史。
脾肾阳虚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湿阻肠滞尿浊
查看详情 →
45岁,阴道出血21天,量多色鲜红,下腹部胀满,面色㿠白,唇淡无华,全身轻度浮肿,四肢冰冷,头痛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崩漏,脾肾阳虚,肾阳虚衰,封藏失职,冲任不固,脾阳失其温煦,脾不统血
脾肾阳虚崩漏肾阳虚衰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男,7岁,粘液脓血便反复发作伴腹痛3年,加重1周。脾肾阳虚证。脾虚不统血,肾虚不摄血,血溢脉外,肢寒怕冷,喜温喜按,面黄体虚,气短乏力,纳差。舌淡暗苔白,脉细弱。舌淡苔白,脉细弦。舌淡红苔白,脉弦。
脾肾阳虚证粘液脓血便腹泻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颜面、眼睑、四肢轻度浮肿,晨起眼睑肿胀,胸闷,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有泡沫,耳鸣。面色晦暗,舌质澹,苔正常。尿蛋白“++”。证属脾肾阳虚,夹风湿瘀滞。脉沉弱。
脾肾阳虚慢性肾炎风湿瘀滞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反复月经淋漓不尽5年。主症为月经先期,伴淋漓不尽、腰酸、乏力、畏寒、心烦、耳鸣、夜寐欠安。舌暗红、苔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气虚血瘀、冲任不固,气虚血亏,气阴二虚,热迫血行,脾肾两亏,肾虚血瘀,脾肾两虚。病程5年,病因为工作压力大和疲劳。阴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血红蛋白降低。
崩漏气虚血瘀冲任不固气虚血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产后大出血休克导致无月经。刻诊面色苍白,神情澹漠,痴呆不语,形寒肢冷,眉毛稀疏,小便遗溺。舌澹红苔薄白,脉沉而细。证属脾肾阳虚。诊断为席汉综合征。
脾肾阳虚产后大出血经闭贫血
查看详情 →
女性,29岁,经间期血带10余年,带下色红,偶有少腹疼痛,经期少腹冷痛,经量大夹血块色鲜红伴黏液,行经腰痛,纳一般,小便频,大便溏。舌淡黯,苔白腻微黄,右脉寸关滑数、尺弱,左脉弦滑数。中医病名血带,证型湿热下注兼阳虚。病因病机湿热下注,损伤血络,兼阳气不足。
脾肾阳虚经间期出血湿热下注阳虚
查看详情 →
男,中年,齿衄、皮肤出血,病程4年。舌澹红,苔薄黄,脉细数。脾肾两虚,兼有肝火伏热。脾肾阳虚,肝火余热未清。脾肾阳虚,气血亏虚。
脾肾阳虚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两虚肝火伏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间断腹泻5年,病程自1998年起,持续6年。主要症状为每日3~5次腹泻,脐周疼痛,纳少,胃痛,肠鸣腹胀,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体重34kg,停经半年。舌淡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泄泻,病机为久病脾胃气虚,运化不力。四诊见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脾肾阳虚腹泻脾胃气虚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神疲乏力、头昏心悸、面色苍白、鼻衄,病程三年。中医诊断为虚劳血虚,脾肾阳虚。望诊见面色爪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呆、腰酸、畏寒、鼻衄、皮肤瘀斑。切诊脉象沉细弱。
脾肾阳虚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头面虚湿,腰腿困痛,乏力气促,月经崩淋,尿浊余沥,心悸。病程多年。中医病名:月经崩淋。证型:脾肾气虚,虚不摄血,运化失正。病因病机:脾肾气虚,隐性肾炎。望诊:肥胖白净。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头面虚湿,尿频,尿蛋白偏高,气弱血虚。切诊:未提及。
月经崩淋脾肾气虚虚不摄血隐性肾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