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女性,意识不清、间歇性发热5天,浅昏迷,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呼吸稍促,喉中痰鸣音,舌紫暗少苔干燥,脉细涩,既往脑出血病史,遗留右侧肢体无力,近来躁动不安,面色潮红,两目发红,胸背部发热汗出,四肢冰冷感,寒热错杂,肾阳虚损,阳虚不镇,阴寒凝滞,中气不足,脾运失常,阳气虚衰,真气司运不足,大便秘结
意识不清间歇发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水肿3年,乏力气短6月,发热1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恶寒发热,颜面及肢体浮肿,纳差,腰膝酸软。舌质澹,苔白。脉沉细数。少阴发热证。病程长,肾功能衰竭,心功能Ⅳ级。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复感风寒之邪。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心功能级发热待查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头晕3年余,伴四肢乏力沉重,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舌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眩晕,辨证为痰热上扰。
眩晕痰热上扰肝气郁结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5年,本次复发3天。口腔黏膜多处溃疡性损害,伴灼热疼痛,咀嚼进食加重。胸满,头晕,痰清稀,口淡食少,喜温喜热饮,易失眠。舌胖质淡、苔水滑,脉沉细而弦。辨证属阳虚湿困,气化乏力。
复发性口腔溃疡阳虚湿困气化乏力津液停滞
查看详情 →
伤寒,寒热有汗,喘嗽,神昏谵语,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伤寒,证型未明确。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寒热有汗、喘嗽、神昏谵语,切诊未提。
伤寒伏暑喘嗽神昏谵语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胃脘间断疼痛3年,加重1个月余。舌暗红,苔薄白,脉弦。非萎缩性胃炎,胃虚气逆。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偶有恶心。舌澹红,苔薄白,脉弦。
慢性胃炎胃虚气逆胃部胀痛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2个月,女性。发热3天。发热,无汗,流清涕,打喷嚏,纳欠佳,饮水多,大便干。体温37.7℃,咽红。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中医诊断为感冒,辨证为外感风寒,内有里热。
感冒表寒里热外感风寒内有郁热
查看详情 →
血崩,恶寒蒙被而卧。妇人,病程未明。中医病名血崩,证型虚寒。病因病机为血分亏虚,阳气不足。面色苍白,舌淡,脉沉迟。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见恶寒,病史提示崩漏。切诊脉象沉迟。
血崩虚寒恶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呕吐痰涎,胃脘不适,喜热恶凉,泛酸水,四肢酸麻。中医诊断为胃阳虚,肝胃气化失调。舌质澹白,脉弦或沉紧。血压150/94mmHg。
高血压胃阳虚肝胃气化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右上腹疼痛,黄疸日深一周,烦躁不安1日。舌质红,苔焦黄而褐,脉伏。体征示巩膜黄染,四肢不温,右上腹肌紧,胆囊压痛明显,体温38°C,心率100次/分,血压74/40mmHg。中医诊断为黄疸、热厥。辨证为肝胆热毒,腑气闭塞,热深厥深,邪入营血,上扰清窍。
黄疸热厥肝胆热毒邪入营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十日不大便,恶气冲脑,阙上痛,脑气昏,夜中谵语,右髀牵掣,膝屈而不伸,右手拘挛,夜不安寐。阳明病。阳明燥气熏灼。面色红,舌红苔黄,脉沉实。恶热,小便赤。右手足不伸而痠痛。欲大便不得。战汗,寒战,壮热汗出。神昏,脉渐脱。正气虚,邪气实。正邪相搏。
阳明病燥热内盛便秘夜不安寐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身热不退,咳嗽声浊,气促,有痰鸣音,病程12天。痰黄稠黏,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两肺湿性啰音,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痰热壅肺。
小儿肺炎痰热壅肺肺气闭塞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20天。现病史见天旋地转、耳鸣、耳聋、站立不稳、周身发冷、乏力、腰困。舌质澹、苔白润,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寒水上泛之真武汤证。
美尼尔氏综合征肾阳不足寒水上泛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体瘦,便燥干结如羊矢,脉沉急,神怯气弱,腹痛甚,伤口不愈合,渗出血水。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声音低弱,气味未提。腹痛,便干,伤口渗血。脉沉急。胰头腺癌,剖腹探查与肝血管粘连,已无法手术。病程较长,病情复杂。
胰头癌便燥干结脉沉急神怯气弱
查看详情 →
三十余岁,体虚兼郁怒,先似伤寒,后渐神昏身重。纯虚之证,痰火愈结,身强如尸。遍身生痰核,大小以千计。脉象未明,舌象未提。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痰邪凝结,邪滞肌肤,未入脏腑。
体虚兼郁怒痰火愈结神昏身重痰核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头部胀痛两年余,胀痛连项,阴雨天尤甚。伴随症状包括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濡。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属湿痹,病因病机为外湿与内湿相合,湿邪阻滞三焦气化,脾阳受困。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较长,切诊脉象濡。
头痛项强湿痹风寒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发热恶寒10天,寒热往来,胸闷,心慌,恶心欲呕,咽干而痛,溲黄便干。少阳证,舌淡红,苔薄黄而腻,脉沉滑无力。
发热恶寒少阳证舌苔薄黄脉沉滑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多汗两年。自汗,遇劳则发,伴头晕健忘、乏力倦怠、夜寐多梦、烦躁不安。舌澹,苔薄白,脉沉滑。中医诊断为自汗,证属表虚不固。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营阴不守,导致汗出不止。
自汗营卫不和表虚不固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余岁,头痛,身疼,无汗,不渴,脐疼。左脉浮紧,右关弦数。感寒夹食,夹阴伤寒。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浮紧弦数。症状包括头痛、身疼、无汗、脐疼,病程初起,病情急骤。
夹阴伤寒感寒夹食脐疼身疼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1岁。主诉剖宫产后恶露已净,恶寒、恶风、低热,伴头晕、头痛、心慌、食欲差,两侧少腹痛,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稍红,苔根部色黄,脉细数。妇检示外阴阴道有黄色脓性黏液,宫颈有脓性分泌物,子宫压痛,右侧附件增厚压痛。二诊见恶寒、高热、头痛、腰痛、口渴喜热饮,苔薄黄,脉浮数。三诊见精神较差,心慌、头昏、腹痛,阴道仍有血性及脓性分泌物,纳差。舌苔白,脉细。四诊见头晕、腹痛减轻,阴道仍有脓性分泌物,烦躁不安,舌苔白,脉弦。产后体虚,感受外邪,病程中见表里同病,虚实夹杂。
产后体虚风邪外感阴虚阳亢血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