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男性。主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病程三、四年。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易惊醒、心烦、胃脘疼痛、胸部灼热不适、肠鸣、大便干稀不调。既往史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胆囊炎。辨证为肝胃不和,神失所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失眠肝胃不和神失所养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间断发热4月余。发热,间断不定,体温38~39℃,伴头晕恶心、寒热往来、咳嗽、面部浮肿微红、全身皮疹。舌红、苔薄白,脉弦而滑。内伤发热。邪入少阳,枢机不利。面色浮肿微红,舌红苔薄白,脉弦而滑。
内伤发热少阳证气阴两虚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张某,男,6岁。反复发热2月余。盗汗淋多,食欲不振,乳蛾红肿,面黄神倦,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小。辨证为病久正虚,邪热留恋,营卫不和。现症见午后潮热,汗多,嗳气,入睡难,性躁易怒,舌红苔薄白,脉细滑小数。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史。脑脊液检查异常,拟诊病毒性脑膜炎。现症见左手抖动,热势反复,痫证可能。
病毒性脑膜炎温病急惊风邪热留恋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胸痛、胸闷、气短、心悸3月。病程3月。中医病名惊悸,证属心阳不足。舌象暗红,苔薄白,脉沉滑。舌象边尖有小紫色斑点,脉沉弦细略滑。
冠心病心阳不足痰饮瘀血
查看详情 →
二十三岁男性,主诉下利、四肢微厥、烦渴喜饮、神昏谵语、肌热如焚。脉滑数有力,舌浊中黄,下利稀水臭秽难闻。阳明温病,阳极似阴,里热炽盛,热深厥深,热扰心神。
阳明温病阳极似阴里热炽盛热扰心神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左面部疼痛持续3年,痛甚时脸肿发亮,眼不能睁,夜不能眠,坐卧不宁。微恶寒,无汗。舌质澹红,苔澹黄润夹白,根稍厚腻。辨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偏头痛,风寒挟湿侵袭,气血痰郁。舌象澹红,苔澹黄润夹白,根稍厚腻。脉象未提及。
三叉神经痛风寒挟湿气血郁结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诉为阵发恶风怕冷,周身发热汗出而缓解,病程十余年。中医病名为卫气不和。证型为卫气不和。病因病机为卫气失调,营卫不和。望诊见面白少华,舌质嫩略红、苔白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二便尚可,食欲一般。切诊脉大而缓、右脉少力。
卫气不和营卫失调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咳嗽2月余。咳痰清稀味咸,遇风加重,咳则汗出,后背寒凉如被覆冰砣,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滑。诊断为咳嗽,证属风寒外袭、痰饮内停、兼有郁热。
咳嗽风寒外袭痰饮内停郁热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主诉两太阳穴附近疼痛10余年,加重3天。病史提示产后受凉诱发,夏季加重,伴月经期腰腹胸痛,经色黑有块,白带多、絮状、味腥,胸闷,睡眠差,口臭、口干思水、口苦、大便溏、尿微黄。中医诊断头痛,证属脾虚生湿、阴虚肝郁;带下病,证属下焦湿热(湿重于热)。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有口臭、白带腥味,问诊提示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明确描述。
头痛脾虚生湿阴虚肝郁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 高热5天 神昏谵语 少腹硬满 大便秘结 小溲短赤 舌苔黄燥 脉濡数 阳明热炽 上扰神明 高热灼伤阴液 热邪内陷心包 肠胃热结 舌苔黄燥 脉濡数
肠伤寒阳明热炽神昏谵语大便秘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反复牙龈出血七八年,便溏多年,汗少,紧张后烘热,身倦欲寐,易发低热,晨五点易醒,纳中易饥,饥时心慌,自幼胆小易惊,受凉后易上火,曾有严重腹泻需输液。舌澹红,苔薄白,两寸脉沉小软,久候略洪。病程长达七八年,长期溏便、身倦、汗少、烘热、易惊、受凉易上火。病因病机为邪热下陷郁闭,燔灼营血,正气欲祛邪出表。
便溏气虚胆怯肝火上炎营血失和
查看详情 →
患儿反复腹泻2年余,再发2天。精神不振,面色不华,白睛泛蓝,瞳色澹红。腹平软,皮下脂肪较薄。舌质澹红,苔薄黄腻,脉细缓。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虚夹湿。大便稀溏,夹不消化食物残渣,水多渣少,日行5次。食欲较差,体重身高落后。大便常规示白细胞2~4个/HP,红细胞4~6个/HP,有黏液。二诊舌质红,苔白腻,脉滑。三诊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
泄泻脾虚夹湿湿热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周某,女,32岁。主诉口腔溃疡、外阴肿痛、尿道口灼痛,病程6年。中医病名:狐惑。证型:脾胃不和,湿热毒盛。病因病机:湿毒侵袭,脾失健运,湿热蕴久化毒。舌尖红苔白黄腻,脉弦滑。现病史见口腔黏膜溃疡,眼红肿畏光,低热倦怠,失眠多梦,胸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干或不爽,小便黄。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白塞病湿热毒盛气阴两伤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十二岁,目肿如桃,头痛如劈,烦躁谵语,大渴引饮,潮热自汗,小便短数,大便不通,胃胀拒按,脉象滑实,舌绛苔燥,胃实症,外邪初解,胃气虚,恣食荤腥,食积入阳明燥化,阳明燥火上冲,胃热上蒸神经,胃津竭,津液外泄,津液下逼,肠有燥屎。
胃实症阳明腑实津液外泄胃热上蒸
查看详情 →
女,45岁,形寒头痛,腹痛,大便不爽,胃纳不香,口淡无味,苔薄,脉浮弦,头痛腹痛均见轻减,苔薄脉弦。头痛,肝脾不和,外感寒邪,内伤气机,面色正常,舌苔薄,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脉浮弦,脉弦。
头痛腹痛胃纳不香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三十,一子不过再周。头身疼痛,发热恶寒,胸满胁痛,妄见妄言,入夜尤甚。热入血室症,病在阴而不在阳,在血而不在气。脉弦细涩数而不甚沉。面色无明显描述,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问诊提示经事未尽或已尽,有谵语见鬼,胁胀胸满。脉象弦细涩数。
热入血室胸满胁痛谵语妄言夜重昼轻
查看详情 →
患者感冒后发痉,不醒人事,脊肉损伤。脉数。膀胱经湿热。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痉病,病程未明确。切诊脉数。中医病名:痉病。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膀胱经湿热。
感冒后发痉湿热肌肉溃损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主诉低热,午后为甚,时有恶寒,多梦,口苦,右腹时痛,经行腹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略细。辨证为表里俱病、内热郁滞。病程半月,既往有阑尾炎手术史。
低热恶寒多梦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面色晦滞,寒热往来,头痛身重,肢酸,胸胁苦满,口苦干呕,心烦懊,大便艰涩。舌苔黄白腻,脉滞数。中医诊断为外邪挟湿,滞留三焦。病程未明确提及。
登革热外邪挟湿滞留三焦里湿假大肠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心悸、头晕、全身发抖、身热、畏寒、汗出、夜尿频多、食凉物则腹泻。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肾阳虚。病因病机为感冒后误用寒凉药物,损伤心肾之阳,阳虚心无所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肾阳虚闭藏失职,虚阳上扰,阳虚无力抗邪,中阳不运。
心肾阳虚心悸头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