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性患者,高热七天,体温39℃以上,咳嗽少痰,大便不畅。脉数,舌干红,苔微黄。诊断为风温挟湿,邪留少阳。
高热风温挟湿邪留少阳咳嗽
查看详情 →
女,66岁,发热10天,体温40℃左右,遍身红疹,痒,不恶寒,脘腹膨胀不能食,已1周未进食,便稀如垢油,身软无力,体温39.2℃,脉沉细数无力,舌绛,中无苔,两边有苔,面泛青黄。中医诊断为发热,证属阳虚发热。脉沉细数无力,舌绛中无苔,面青黄,脉弦数,舌嫩红苔薄白。病因病机为阳虚发热,阳气不能鼓荡脉道,脾阳虚运化无力,血行凝滞致舌绛,土虚木陷致面色青黄。
发热阳虚发热脾阳虚土虚木陷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患者,发热4天,午后发热如疟,微汗,头晕,鼻塞流涕,偶咳嗽少痰,纳眠可,二便调。体温37.9℃,神志清,精神可,咽澹红,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未及异常。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发热,辨证为太阳少阳两感于寒。
发热太阳少阳两感寒热往来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零3个月,女性。极度消瘦,烦躁神差,皮肤干燥,弹性差,心音低钝,肺呼吸音粗糙,有干湿啰音。脏厥证。脾元未复,运化失职,腹泻次数多,水样带黏液,腹部膨胀,体温低下,肢冷,唇舌干红,腹胀,面白形瘦,便色灰白,潮热干咳,消瘦无神。面色苍白,舌干红,脉沉迟。
脏厥证脾虚肾虚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魄汗淋漓,发热寒战,病程未明。脉象浮数虚大,按之绝无。舌象、面色未提及。辨证为中阴、中寒之证,病因属内伤寒凉。病机为寒邪内侵,阳气受损。
疟疾中寒中阴发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低烧两个月,头痛发热。中医病名少阳病,证型少阳证,病因病机外感邪气。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低烧、头痛、发热,病程两个月。切诊脉象弦细。
少阳病脉弦细头痛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形瘦微热,病程二十余日未更衣。主症为肺燥肠枯,病因属伤寒热病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肠道失润。舌象未提及,脉弱。证型为阴液内竭,病机为津液亏虚,肠道失润。
疟疾后阴液内竭肺燥肠枯肠道失润津液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口疮反复发作两月,加重一周。口腔内小溃疡遍布两颊、牙龈及舌尖部,舌尖红,苔薄黄,脉濡数。心烦易怒,肠鸣便溏,胃脘痞满,小便短赤。中医诊断口疮,证属心热而胃寒。
复发性口腔溃疡心热胃寒肠鸣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四肢酸困、饱气嗳呃、多梦失眠、尿浊短、排便困难、腹中胀痛。病程自2006年3月17日至2007年9月26日。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为脾虚湿阻、肠滞尿浊。望诊见白净人瘦弱无华,颧腮黄褐,山根及目内角黄晦,腹痛胀硬,右肋位肿积明显。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史有肝胃不和、腹痛失眠。切诊示脉象未明确描述,但腹痛胀硬提示里实证。
肝癌晚期脾虚湿阻肠滞尿浊腹痛胀硬
查看详情 →
王某 男 鼻塞微呛 苔润 脉弦细 感冒 正虚阳浮 风邪外干 面色未提及 舌象润 脉弦细 脉细 病程未明确 病理正虚阳浮 风邪外干 病程未明确 症状鼻塞微呛 苔腻 脉沉细 苔腻 脉虚细
感冒风邪外干正虚阳浮苔腻
查看详情 →
4岁男性,夜间打鼾半月余。面色红润,鼻腔可见少量分泌物,咽部红,扁桃体I度肿大。中医诊断为鼾证,证属风热蕴肺。风热之邪侵袭肺卫,鼻窍受阻,气机不畅。
鼾证风热蕴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头痛、烦渴,病程未明确。伤寒,营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营虚。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发热、头痛、烦渴,病史未明确,脉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
伤寒营虚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发作偏头痛3年余,初起左太阳穴跳痛,渐及巅顶冷痛,遇风寒即发,病程10~30天一作,剧痛持续3天以上,冬夏发作频,伴呕恶吐清涎、不思饮食、手足不温、夜寐不安。脉沉细,舌苔白微腻。辨证为寒客厥阴肝经,属厥阴头痛。病机为风寒邪气客于肝经,经脉闭阻,不通则痛。
偏头痛寒客肝经舌苔白腻脉沉细
查看详情 →
近二十岁,胸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时夏历六月,以被围绕,脉弦,澹黄苔,症候为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十七八岁,滑泄遗精,两足痿软,背驼腰屈,两手扶杖而行,皮枯肉削。痿证,病因素有滑泄遗精,致髓减骨枯,病机真阴有损,外形皮枯肉削,证属“其病在干”。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痿证肾阴虚骨枯髓减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面赤,神志不清,狂躁抽搐,病程数日。中医病名伤寒热入血室,证型热入血室,病因病机为经水适来,邪热内陷。面色赤,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发热、神志不清、狂躁抽搐,脉象未提。
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神倦,大便鲜血,日2次,病程多年。中医病名为少阴便血,证型为少阴便血。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舌象为舌澹,脉象为脉虚。
便血少阴病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昏迷、高热、腹泻、四肢厥冷。病程较长,病情危重。中医病名属少阴证,证型为阴寒极盛、阳气欲脱。病因病机为病邪由阳入阴,阴寒凝滞,阳气衰微。望诊见面色灰白乌暗,形体枯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昏迷踡卧,四肢厥逆。切诊见脉伏微细欲绝。
肠伤寒少阴证四逆证阴寒极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男性。主诉为伤风感冒后出现恶寒、眠差、纳差、关节酸困乏力。病程一个多月。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病因病机为正气虚于中,热邪扰于上,风邪袭于外。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虚。
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头痛,胸满腹痛,烦躁口渴,目闭神昏,时有独语,病程六七日。脉浮细而数,按之模煳。曾有手足抽掣。初步诊断暑风伤寒。症见胸满烦躁口渴神昏,属暑湿内蕴,热盛耗阴,津液不生。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详细描述。
暑风伤寒热未退尽津液不生烦躁口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