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炎+脉痹

患者25岁,女性,左腿及右臂起硬结1个月伴发热。头痛头重,发热夜间尤甚,多汗,身疲无力,关节疼痛,四肢有红色结节,行路困难。体温38.7℃,面色红,舌质稍红苔白,脉左沉似无,右脉无。中医诊断脉痹,辨证为热毒瘀血痹阻心脉血络。结节沿四肢血管分布,红肿热痛,血沉升高,血压测不出。
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热毒瘀血心脉血络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痛、头胀15年,伴心慌气短、口干口渴、口苦、小便黄、两下肢发凉酸麻无力。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脉痹,病因元精内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病机湿热郁阻,阴阳升降失司,营卫行涩,经络失疏。
腹主动脉炎脉痹湿热郁阻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头痛、头胀15年,心慌气短,口干口苦,小便黄,两下肢发凉酸麻无力。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脉痹。病因病机为湿热郁阻,阴阳升降失司,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证象为上热下寒、虚实兼见。
腹主动脉炎脉痹湿热郁阻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男,49岁,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大动脉炎,胸痛频发,眩晕头痛,左上肢凉、麻、痛感,舌质青暗有瘀斑,舌苔白滑,右脉弦紧,左手无脉,主动脉瓣区、心尖部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部闻及血管杂音,血压右上肢180/70mmHg,左上肢测不到,胸透及摄片示主动脉延伸、增宽、钙化,左心室呈靴型,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偶发室性早搏、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胸痹,眩晕,脉痹,阳虚寒凝血滞
脉痹胸痹眩晕阳虚
查看详情 →
男,49岁,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大动脉炎,胸痛频发,头晕头痛,左上肢凉、麻、痛,舌质青暗有瘀斑,舌苔白滑,右脉弦紧,左手无脉,主动脉瓣区、心尖部Ⅲ°收缩期杂音,腹部血管杂音,血压右上肢24.0/9.3kPa,左上肢为0,胸透及摄片示主动脉延伸、增宽、钙化,左心室呈靴型,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偶发室性早搏、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胸痹(冠心病),眩晕(高血压病),脉痹(大动脉炎),病机为阳虚寒凝血滞。
大动脉炎脉痹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主诉头晕耳鸣、手麻、上肢酸困,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虚血瘀兼阳虚。望诊见舌淡红、苔薄白,切诊见双手脉搏消失,左颈动脉有收缩期杂音。体征包括双手无脉,双上肢血压测不出,活动后身倦。
脉痹风湿热眩晕中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全身肌肤发酸麻痹,右侧肢体较甚,伴颈项肩胛酸胀,右下肢小腿酸麻,牵引右足跟,头昏、头痛、眼花、耳鸣、心跳、气短、胸闷,月经后期,色澹量少。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头发枯焦,语声低微,少气懒言。舌质较澹,舌苔净。无脉,双侧人迎、寸口、趺阳等处未切到脉搏。中医诊断脉痹(无脉证),气血不足,经脉痹阻。
脉痹经脉痹阻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四肢酸困乏力1年。现病史见右臂及下肢肌肉疲乏,活动时加重,伴肌肉酸痛、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口干口苦。舌质澹,舌苔薄白。脉不应指。中医诊断脉痹,证型为寒凝气滞,脉络瘀阻。西医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脉痹寒凝气滞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全身关节酸痛、低热6年,四肢乏力、酸痛1年多。中医诊断瘀阻脉络,病机为血瘀。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略沉数。体征包括四肢动脉搏动正常,腹主动脉区可闻及血管杂音。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
大动脉炎脉痹血瘀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右手麻木、发冷1年余,劳累或受凉后加重,伴背部紧缩疼痛,遇阴雨天加剧。舌质淡红,苔薄白。右脉测不得。中医诊断脉痹。辨证营卫不和,气虚血瘀,脉道痹阻。
脉痹营卫不和气虚血瘀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晕、视物模煳3年,加重伴心悸1月。中年女性,面色澹白,口唇澹暗,舌紫暗,苔薄白。脉象双侧桡动脉未触及。中医诊断脉痹,证属肝肾气血亏虚,脉络瘀滞。颈部双侧可闻及杂音,锁骨下可闻及血管杂音,左较右明显。血压双上肢未测出,左下肢190/100mmHg,右下肢200/90mmHg。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处狭窄或闭塞,双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改变。
脉痹肝肾气血亏虚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
雷某,25岁,发热、多汗2周,伴头晕头痛、左上肢不适1天。舌质暗红,舌尖部有瘀斑及瘀点,苔黄稍腻,脉右滑数有力,左微细欲绝。气虚血瘀,热毒蕴结。素体元气不足,宗气亏虚,风寒湿热之邪侵袭,内外合邪,久郁不散,化湿为毒,热毒客于血脉,血瘀不行。
脉痹发热多汗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心慌气短乏力5年。查体面色暗红,口唇澹暗,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弱。双上肢血压偏低,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率78次/分,心音低。中医诊断脉痹,证属气虚血瘀。病程5年,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脉痹心慌气短乏力酸困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小腿发胀麻木疼痛,右腿为甚,行走困难,脐左腹痛持续,夜间加重。病程自1969年6月起,持续数年。中医诊断为脉痹,证属阴寒内盛,寒凝血瘀,痹阻脏腑经络。体征见四肢发凉、麻木、疼痛,恶心,腹部剧痛,脐左压痛,两侧肱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两寸口及趺阳脉不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明确描述。
脉痹寒凝血瘀四肢麻木四肢发凉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两下肢无力、疼痛,活动后加剧一年。中医诊断脉痹(无脉病)。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头昏、纳差、下肢麻木、疼痛、无力,无脉搏、血压。切诊脉搏触不到,心率96次/分,血压测不出。体征见双侧颈动脉、脐上腹主动脉处有三、四级杂音,血沉42mm。
脉痹风寒湿痹经络阻塞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头痛、头胀15年。病史中提及高血压病及腹主动脉炎。现病史见头痛、头胀、心慌气短、口干口渴、口苦、小便黄、两下肢发凉酸麻无力。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脉痹。病机为元精内损、脏腑移热、湿热郁阻、阴阳升降失司、经络瘀阻。
腹主动脉炎脉痹湿热内蕴经络瘀阻
查看详情 →
男,49岁,胸痛频发、眩晕头痛、左上肢凉麻痛。舌质青暗有瘀斑,苔白滑,右脉弦紧,左手无脉。主动脉瓣及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腹部血管杂音,血压右上肢180/70mmHg,左上肢测不出。胸部X光示主动脉延伸、增宽、钙化,左心缘呈靴型。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偶发室性早搏,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中医诊断寒厥心痛,脉痹,辨证寒凝血脉。
脉痹高血压病寒厥心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