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右髀骱跌伤致股骨颈折裂,病程逾三月。左足短缩,步履跛斜,腿膝筋络牵掣,气血不畅。高年肝肾气衰。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细弱。
股骨颈骨折肝肾气衰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女,69岁,右肩关节痛2个月余,痛渐加重,伴烘热、上牵颈项、下及肘腕、转侧困难、屈伸不利、右中指麻木、头晕、心烦寐少、口苦、渴不多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滑,脉弦滑数。肝风夹湿,壅阻节络。
肩关节痛肝风夹湿湿热内蕴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腰痛连及右腿酸楚,夜间痛甚,影响睡眠。病程较长,曾住院治疗未见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迟。中医诊断为风寒入侵络道,阳气不充,寒凝致痛。病位在腰,属肾府受寒。病因病机为风寒之邪侵袭,阳气不足,寒凝经络,致痛。
腰痛寒凝致痛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为双膝关节、双足跟、双足中小关节及左手中指、食指末节肿大变形,T7~S1肿痛,行走困难,周身重胀,疼痛如锥。病程5年余。中医病名为类风湿关节炎,证型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筋脉,气血流通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舌质稍澹,苔薄黄。脉象未提及。辨证属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畅。
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不畅关节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左侧足大趾麻木一月余,行走后加重,伴腰背痛。中医诊断为湿瘀互阻,久病入络。舌苔剥苔,脉细。查体患足皮肤颜色较对侧略暗,左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下肢静脉炎湿瘀互阻着痹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左足外踝腓骨下端折裂,筋膜损伤,病程一周。瘀血肿胀渐退,骨折处压痛显著。舌苔薄腻,脉濡滑。纳呆神倦,胃肠运化无力。二诊见右足外踝下端骨折,瘀化未消,青紫,胃纳滞呆,脉微弦滑。辨证为肝旺脾弱,血凝气滞。三诊左足外踝骨折压痛减,青紫肿胀退,寐不宁,消化力弱,脉转濡弦。四诊左足外踝骨折接续,筋膜酸楚,心悸,脉迟缓,气血不足。
踝部骨折血凝气滞气血不足肝旺脾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双侧膝、腕关节疼痛2个月,伴屈伸不利,双膝肿痛,便溏,受凉后加重。中医病名尫痹,证型肾虚寒盛,兼湿邪阻滞。舌质澹红,苔白厚腻,脉沉滑。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双膝、腕关节肿痛,纳差便溏。
尫痹肾虚寒盛湿邪阻滞畏寒
查看详情 →
陈某,男,56岁。肢体震颤,紧掣,不良于行,言语含煳,目瞀。脉细数,舌红苔薄。肝风与痰瘀交搏,肝主筋失荣血之柔润。病程20余年,震颤渐进加重。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气虚血少,气血津液运行不畅。
帕金森病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62岁,高血压病史近30年,右侧肢体震颤,行走乏力,语言含煳不清,视物不清,形体较胖,舌红苔薄,脉细数,舌红苔白,脉细弦,肥人多痰与肝家瘀热互结,筋失所养,肝风与痰瘀交搏,肝肾阴亏,气虚血瘀。
帕金森病肝肾阴亏气虚血瘀筋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胃脘疼痛,嘈杂不适,进食后缓解,反酸,上腹胀。病程3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弱。舌胖白苔,脉沉,寸尺尤甚。
胃痛脾胃虚弱胃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5个月,伴恶心呕吐、汗出。头晕阵发性发作,伴恶心呕吐、视物歪斜、行走漂浮感、双肩及颈背胀痛。中医诊断眩晕,辨证气虚血瘀阻络。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颈椎退行性变,C5/6/7椎间盘后突,继发椎管狭窄,右侧椎动脉内径稍窄。
眩晕气虚血瘀颈椎病
查看详情 →
56岁男,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右半肢发抖,右步履无力,言语不清,右肢颤抖,紧掣,痿而不举,语蹇不楚,目瞀,舌红苔薄,脉细数,证属肝阴亏虚,痰瘀交阻
帕金森症肝阴亏虚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男,55岁,双下肢活动受限10个月。双股骨骨折,骨折愈合欠佳,患肢虚肿,活动后肿胀明显,凹陷性肿胀,局部压痛,可及骨异常活动。舌质淡体胖,苔白腻,脉细沉弱。X线示骨折线清晰,有少量骨痂生长。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筋骨失养。
骨折迟延愈合脾肾两虚筋骨失养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周身多关节肿痛2年。主症为双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疼痛,双手握拳困难,晨僵约每日1小时,关节畏寒喜暖,乏力,口干。查体示双腕、右肘、双踝关节肿,皮温高。类风湿因子344IU/ml,血沉47mm/h,AKA(+),抗环瓜氨酸肽2400AU/ml,骨密度减低,干眼症。舌澹红暗,黄白苔,脉沉细。辨证为肾虚寒盛。病机为肾虚寒盛,寒湿阻络,津液不布。
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肾虚寒盛肺燥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诉为右腕关节肿痛,1月后疼痛加重,左手腕关节肿大疼痛,全身关节游走性窜痛。中医病名属历节风,证型为风寒湿邪郁留阴分,久则化热。舌胖嫩,苔薄白,脉弦结。二诊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阴虚内热关节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全身多关节肿痛36年,手畸残6年。主要症状为多关节肿痛、酸困、僵硬,以四肢及下颌关节为甚,张口困难。形瘦,面苍白,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涩。中医诊断为顽痹,证型为血瘀邪凝。类风湿手,双手指关节破坏,畸形,腕骨融合。家族史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
类风湿关节炎血瘀邪凝关节畸形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患者,厌食5个月,食后即吐1个月。病程起因于情绪刺激及饮食不节,伴胃脘胀满、咽部异物感、上腹痛、喜按、不思食。体征面黄肌瘦,营养差,四肢发凉,体重26.5kg。舌苔薄白,舌尖红,舌中乳头平,上腭澹黄,脉弦细。辨证为肝胃不和,饮食不节,日久脾虚胃弱。四诊见舌象异常,脉弦细。
厌食肝胃不和脾虚胃弱呃逆
查看详情 →
张先生 中风后左侧肢体不用 步履维艰 言语蹇涩 脉弦滑 舌紫苔薄 肝风夹痰瘀交滞脉络 阻于廉泉 元气已亏五成 病因病机属肝风夹痰瘀 病程未明
中风后遗症肝风夹痰气虚血瘀络脉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全身不适、乏力、双目干涩、腰痛、健忘。舌暗,苔薄或少苔,脉沉,尺脉不足。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不足,脑髓失荣。病程未明确记载。
肝肾不足气血不足腰府失养脑髓失荣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周身大小历节疼痛,肩背明显,面浮,指胀、僵硬不和,下肢浮肿,怕冷,背寒喜温,烘热多汗,易烦,口干欲饮,小便偏少,大便偏干,绝经年余。舌苔薄黄腻、质暗红,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表卫不固,风湿痹阻,气血失调。病机为正气亏虚,邪气留滞筋脉关节,伤及肝肾,筋骨失养。
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风湿痹阻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