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滞热下痢,寒热口渴,思冷,里急后重,脉大而弦滑,寒热,外邪。
里急后重滞热下痢寒热口干脉弦滑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慢性支气管炎病程10余年,入冬症状加重,近年发作频繁,咳喘并作。面色苍白,环口发紫,倚息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吸不归根,动则加剧,频吐白沫痰,喉中漉漉有声,四肢欠温,腰腿酸软,饮食不多,小便偏多。舌质澹,苔白腻,脉细软。中医诊断咳喘,病机为痰饮阻于肺中,久病下元虚惫,肾不纳气。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不纳气痰饮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腹泻、腹痛3年,大便带血挟有黏液,日行10余次。面色无华,形体赢弱,少气懒言,四肢不温,不欲饮食。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略数。寒热错杂,脾肾阳虚。腹泻、腹痛、大便带血、黏液、日行多次、面色无华、形体赢弱、少气懒言、四肢不温、舌红苔白腻、脉弦细略数。
痢疾寒热错杂脾肾阳虚便血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6岁。胃脘胀满5个月,伴胃痛2个月。胃脘闷胀不舒,食后尤甚,隐隐作痛,痛处不移,持续性,进食稍有不慎则腹泻,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胃阴不足,阴虚热结。
胃阴不足阴虚热结胃脘胀满胃痛持续
查看详情 →
患者流鼻血,三四日不止,昏迷。肺开窍于鼻,阳明之脉侠鼻。血热阳躁,神不内恬,木火之气偏盛,属于心与肝。面色红,舌红,脉数。鼻衄,血外溢,属肺胃二经,冲脉亦受累。火热之气乱于上,神明失主,瞀与郁冒皆昏迷之象。木郁之发,目不识人,风木之藏喜畅恶郁,郁则鼓动以逞其势至暴。冲逆之势甚者,肝为之厉。病机为木火上炎,血热妄行,神志昏迷。
鼻衄肺胃郁热肝火上炎血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18岁,腹痛泄泻1年余,每日泄泻6~7次,泻下急迫,便质水样,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泄泻。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短黄,口渴,口淡无味,不欲饮食。
湿热泄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腰间疼痛,不能行动已3天。病史中有腰痛史,1975年X线示腰椎肥大,1980年曾发病1次。中医诊断为气血瘀滞型伤筋(急性腰扭伤)。体征见腰3~5椎体旁压痛,拒按,双侧骶棘肌紧张,活动受限。舌苔薄白,脉弦滑。
急性腰扭伤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反复腹泻7月余。泄泻。肝旺乘脾兼气机不畅。面色澹红,舌苔薄黄。脉弦。腹泻每日3~8次,便稀色黄,时有黏液及不消化食物,泻前腹胀,泻后缓解,无便血、腹痛、发热。脑梗死病史,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肠镜及上腹部增强CT未见异常。
泄泻脾阳虚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男,32岁,腹泻半年,黄色稀水样便,夹食物残渣,口气臭秽,偶有打嗝。体型偏胖,舌质淡红,舌边齿痕,苔薄黄,脉沉。慢性结肠炎。泄泻,脾虚湿盛化热伤络。大便常规示红细胞1~3/HP,脓细胞4~6/HP,隐血阳性。
泄泻脾虚湿盛湿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乏力神疲、气逆作咳、痰中带血、恶寒阵热、下肢微肿、咳引肩背痛、小便赤浊短、大便秘结、口干纳呆。病程自2007年夏秋期间开始。中医病名为肺结核,证型为浊毒伤脾肾、湿饮停胸肺。舌质淡,边尖胖剥,有瘀点及溃疡,六脉细弦紧。辨证为浊毒伤脾肾、湿饮停胸肺。
肺结核胸腔积液浊毒伤脾肾湿饮停胸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主要症状为咳嗽、气促30余年,加剧伴神志恍惚、黏液样大便2个月余。中医诊断为泄泻、虚劳、咳喘。病因病机为久泻伤脾、伤阴,辨证为脾虚气陷、胃阴枯竭。望诊见面色如灰,形体枯藁,肌肤甲错、脱屑,舌质紫暗肿胀,舌光如镜。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咳声无力,语言不清,食纳极差,几天未进食,大便黑色煳状。切诊见脉细促无力。
咳喘泄泻虚劳脾虚气陷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颜面浮肿,恶风,小便异常,蛋白(+++ +),白血球(+),红血球(++)。主诉为颜面浮肿伴恶风。病属风水。颜面浮肿,眼胞肿甚,声哑,喉痛,骨节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口渴欲冷饮,心灼胸闷,腹胀呕吐,腰痛,小便热感色浑。苔白,脉两寸浮余软。舌红,脉寸浮尺沉,脉弦两寸浮。
慢性肾炎风水表寒内饮里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便下紫色血块。证属久风而致飱泄。病因病机为风气通于肝,肝受损,失去藏血之功。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久风休息痢肝藏血受损
查看详情 →
62岁女性,主诉肛门下坠,大便不调,下午加重,病程3月。直肠黏膜内脱垂。后重,证属脾虚气陷,劳倦伤脾,胃阳不振。舌澹红苔白,脉虚软。肢体酸重疼痛,怠惰嗜卧,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小便频数。
直肠黏膜脱垂脾虚气陷胃阳不振肢体酸重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五个月,大便粘液性,日行4-5次,遇凉或油食加重。面色微黄,舌红苔腻,脉沉数。左侧腹结穴压痛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见不规则表浅溃疡面,附有粘液。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肝脾不和,湿热壅滞。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脾不和湿热壅滞
查看详情 →
女,下痢噤口,里急后重,病程未提及。湿热停滞,脾胃皆为湿热所郁。脉滑伏,肢逆冷,舌象未提。声低,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下痢噤口、里急后重,病史未提。脉滑伏。
里急后重下痢噤口湿热停滞脾胃郁滞
查看详情 →
4岁女童,腹痛下坠,大便频数,口干。大便脓血,黏液多,红细胞少许。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脉络受伤。腹痛下坠,大便频数,口干,脓球(++),黏液(+++)。湿热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脉络受伤。
痢疾湿热壅滞气机不畅脉络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主诉腹部胀痛6个月余,下利便溏,每日至少3次,小便不利,口苦,胸闷,心烦。中医诊断少阳寒热利。病因病机为寒热湿滞于肠,气机阻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心情急躁,症状包括腹痛、便溏、小便不利、口苦、胸闷、心烦。切诊未提及。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少阳邪热太阴寒湿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腹痛腹泻2月余,便中脓血,里急后重,不思饮食,身疲乏力,腹胀,午后低热,口苦,眩晕。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滑细。左侧腹部压痛阳性,肝大肋下6cm。大便常规示红、白细胞满视野,潜血(+)。中医诊断症积,腹痛,下痢。病机属热毒侵及肠道,湿热毒邪内蕴。
里急后重慢性白血病热毒侵肠肠中糜烂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腹泻3日,每日5~8次,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稀溏,伴恶心,胃脘痞满,纳呆,入睡困难。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缓。中医诊断为急性肠炎,证型为寒热错杂,胃肠失和。病因病机为寒热互结中焦,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急性肠炎寒热错杂胃肠失和脾虚湿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