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6岁,主诉痛经,经后腰酸肢麻,神疲嗜睡,纳呆便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脾气滞,气血两虚,阴血素虚,肾气渐衰,肝肾不足,血瘀气滞,冲任气滞。望诊见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水异常,纳呆便溏;切诊见脉短而弦,脉弦细,脉细软,脉弦。
肝脾气滞冲任气滞痛经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纳呆、恶心20天,病程20天。主诉纳呆、恶心。中医病名纳呆,证型痰湿中阻,肝郁脾虚。面色正常,舌苔白腻,脉弦滑。问诊提示失恋后心烦、急躁易怒,纳呆,恶心,嗜睡,大便干。切诊脉弦滑。
纳呆肝郁脾虚肝气郁结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右侧腹痛伴腹胀2个月,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2周。神志尚清,嗜睡,疲倦乏力,语声低微,肢凉,腹胀痛,纳差,腹泻水样便,小便量尚可。舌淡,苔白厚腻,脉细弱。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双下肢浮肿,腹部正中可见手术瘢痕,左中下腹及右下腹可触及巨大肿块,质硬,压痛阳性。中医诊断肠蕈,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腹胀痛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颈前部疼痛放射至颌下、耳后,伴吞咽、咀嚼时加重,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瘿瘤,证属气阳两虚,痰凝血瘀。望诊见表情澹漠,颜面虚浮,皮肤干燥脱屑,爪甲枯脆。舌嫩润,苔薄腻。脉左沉迟,右细滑。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增快,T₄降低,T₃降低,TSH升高。影像学提示甲状腺肿大伴低密度病灶。
瘿瘤气阳两虚痰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反复头晕1月。头晕呈持续性昏沉感,胸闷脘痞,恶心,时吐痰涎,精神不振,多眠睡,纳呆,大便溏烂。舌质澹,苔白腻。脉滑。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痰浊中阻。病因病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肝风挟痰上扰清窍。望诊: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头晕、胸闷脘痞、恶心、吐痰涎、纳呆、大便溏烂。切诊:脉滑。
头晕痰浊中阻脾虚湿盛湿性黏滞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初潮19岁,月经周期28~30天,量中等色深红有血块,经期腰酸,末次月经1995年8月7日,5天净。近三月有中期出血,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小。月经中期出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小。舌质红,苔根黄腻,脉沉弦。舌质暗,舌尖红,苔黄腻,脉沉小。舌质红,苔根微黄腻,脉沉小。舌红,苔薄白,脉滑数。舌红,苔黄,脉沉小。舌红苔黄腻,脉小滑。不孕症,肝肾阴虚,冲任不调。肝肾阴虚,冲任不调。湿热阻滞。气滞血瘀。湿热偏盛。肝郁及湿热。肾虚冲任失调。
不孕症肝肾阴虚冲任不调湿热
查看详情 →
新生儿26天,皮肤及白睛重度黄染,嗜睡,呕吐,吃奶少,大便干,色浅黄,尿深黄,体重不增。发育营养一般,精神状态差,肝肋下2cm,质软。血清胆红素1260μmol/L,黄疸指数16U,凡登白直接反应阳性。胆汁瘀积综合征。肝胆湿热郁积,气滞血瘀。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病程迁延,黄疸持续2周以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黄疸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低热、乏力5月,主诉为低热、乏力。发热,头晕,乏力,纳差,病程5月。内伤发热,证属痰热血瘀型。面色如常,舌体瘦小,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舌底脉络瘀曲,脉细弦数。
内伤发热痰热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乏力嗜睡、面色黯红、口唇燥裂、口干口苦口臭、胸脘闷胀、嗳气、纳少、大便时干时稀。病程8年余,长期大量饮酒。中医病名属积聚、鼓胀。证型为湿热郁遏,气滞血瘀,痰瘀凝聚,心肝脾受损。舌质紫黯,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厚腻乏津。脉沉细弦滑数。
气滞血瘀酒精中毒性肝损害湿热郁遏痰瘀凝聚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嗜睡10年。病程10年,有头外伤史,表现为发作性入睡,持续10~20分钟,每周发作。体格瘦弱,营养欠佳,神志清楚,言语流畅。舌质青紫,舌苔微黄,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血瘀。证型为血瘀证。四诊信息包括舌质青紫、舌苔微黄、脉沉缓。
发作性睡病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乳漏半年,服药未见显效。症状包括肢酸软、形寒、心悸、烦躁、嗜睡、乳部有块如指、疑虑丛生。脉象无力。面色潮红,舌象未提及。心悸、烦躁、嗜睡、乳部有块。脉无力。
气滞乳漏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2岁。主诉咽部不适如鲠在喉,自感乏力,嗜睡。舌绛、苔少,脉细涩。中医诊断梅核气。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痰凝气滞。病程2年。
痰凝气滞梅核气脾虚肝郁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月经不调,经闭不行,头晕目眩,腰酸腹痛,食欲缺乏,疲乏无力,小腹胀痛,胸闷恶心,两腿沉重,嗜睡无力。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紧而涩。寒湿之邪客于冲任,血气凝滞,气机不畅,寒湿停聚,气滞血瘀。面色青黄不鲜,口干不渴,大便不利。
气滞血瘀嗜睡乏力闭经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精神抑郁、乏力、纳差、腹胀、记忆力下降、恶寒、嗜睡、多梦、易感冒、性欲低下、大便时溏时干。舌淡、苔白厚,脉弦缓。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中焦阳虚,气滞湿阻。病因病机涉及阳虚、湿阻。四诊信息包括舌淡苔白厚,脉弦缓。
气滞湿阻嗜睡慢性乙型肝炎中焦阳虚
查看详情 →
女,23岁,月经初潮后经期延迟,经色鲜红夹黑块,经前经期少腹痛,经行口渴嗜睡,婚后痛感加剧,白带增多有臭气,经前鼻衄,不孕。癥瘕(盆腔炎、附件肿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数、搏指较有力。肾气禀薄,阴虚气滞,肝气郁逆,内有热而阴血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
癥瘕肾气不足肝气郁逆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乏力,嗜睡,纳可,便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患者女性,32岁,全身酸痛,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多汗,不思饮食,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滑而数。患者女性,32岁,头晕,头部及颜面苍白、浮肿,纳差,嗳气,舌质澹红,苔薄白边有深齿痕,脉沉细濡微数。中医病名:胆囊癌、乳腺癌骨转移、脑胶质细胞瘤。证型:正气虚,湿热,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正气先虚,邪气乘虚而入,气滞痰凝或气滞血瘀。望诊:面色苍白、浮肿,舌质澹红、红,苔薄白、薄黄。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乏力、嗜睡、纳差、便溏、口干、心烦、失眠、多汗、大便干结。切诊:脉沉细、沉细弦滑而数、沉细濡微数。
气滞血瘀胆囊癌正气大虚舌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双上肢起疹1年余。面色萎黄,舌质暗,苔薄白,脉滑。皮疹为双上肢多发粟米至绿豆大小丘疹,质地较坚实,形状不规则,个别融合成扁平斑片。既往史示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眠差多梦。辨证为脾虚湿蕴,痰凝气滞证。
痰凝气滞扁平疣脾虚湿蕴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右胁肋部疼痛半月余,疼痛影响夜间睡眠。病程半月。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胸阳不振,肝瘀气结。舌质澹红,苔薄黄乏津。脉细数。
肋软骨炎胸阳不振肝瘀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乏力嗜睡,腰酸困痛,耳鸣,咽干口燥,进食偏少,大便欠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两尺尤弱。证属气阴两虚,肝肾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腹胀大如鼓,按之不坚,皮色苍黄,神疲乏力,目睛微黄,口干苦,小便黄,夜寐不安,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暗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臌胀,证型气滞湿阻。病程自1982年起,2002年确诊肝硬化,2004年出现腹水。病因病机为气滞湿阻,湿热蕴结。
气滞湿阻肝硬化腹水湿热蕴结肝脾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