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气滞+气滞血瘀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胸中窒闷2个月,近3天加重。中医诊断胸痹,证属胆胃不和,痰热扰心,心气阴不足。望诊舌质黯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胀满,嗳气,虚烦不得眠,双下肢水肿。切诊左关脉弦滑。
气滞血瘀胸痹胆胃不和痰热扰心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疼,伴口干苦、少寐、神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胃不和。舌象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二诊舌澹黯红,脉弦细。病程未明确记载。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主诉上腹胀、隐痛,病程较长,自2002年发病,2003年确诊胰腺癌并行手术,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脾阳虚弱,湿热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暗红,舌苔薄腻黄白相兼。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肢冷,午后低热,大便溏泄,神倦乏力,食欲不振,夜寐欠佳。切诊脉小弦而数。
气滞血瘀胰腺癌术后湿热中阻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左侧胸胁部隐痛1月余,加重10天。情志激动时痛剧,胸闷,善太息,纳呆,脘腹胀满,口干欲饮,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胁痛,证型为肝阴不足。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肝阴耗伤、脉络失养。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黄、脉细弦,症状包括左侧胸胁部灼痛、痛点固定、遇劳尤甚、情志激动时痛剧、胸闷、善太息、纳呆、脘腹胀满、口干欲饮、大便干。
气滞血瘀胁痛肝阴不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35岁,胃脘胀痛10余年,胃脘胀痛以胀为甚,食后易痛,嗳气频频。胃脘痛,肝郁气滞,瘀阻胃络证;胃溃疡。舌黯红,苔薄黄,脉弦细。
肝郁气滞胃溃疡瘀阻胃络胃脘痛
查看详情 →
17岁,经水当期,脘胀,小腹冷痛,苔白,脉涩,寒凝、气滞血瘀,血虚气滞,面色正常,舌苔白,脉涩,腹中犹觉疼痛,血虚气滞,经汛短期,夜间肠鸣腹痛,脘腹频闷,得嗳气即快然,肠鸣,脘闷
气滞血瘀血虚气滞闭经脘腹频闷
查看详情 →
女,42岁,失眠5年,彻夜难眠,情志不畅时加重,恶梦纷纭,心悸不宁,烦躁不安,嗳气,食后脘腹胀满,月经后错、量少、有血块。舌黯红,有瘀点瘀斑,脉弦涩。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嗳气失眠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胃痛5年,加重半年,伴饱胀、嗳气、便秘、身困乏力、畏寒肢冷、痛经、崩漏、白带多。脉沉细无力,舌质澹、苔白腻,体胖大、齿痕,舌脉瘀。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痛经、崩漏、带证。证型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湿浊下注、气滞血瘀。望诊见体胖大、齿痕、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饱胀、嗳气、便秘、痛经、崩漏、白带多。切诊见脉沉细无力、舌脉瘀。
气滞血瘀胃痛痛经崩漏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右胁胀痛持续6年,右背不适,胃脘痞满,嗳气,大便时溏,小便黄,舌质暗红,苔白微腻,脉弦滑。肝胆郁热,气滞血瘀,脾虚。肝硬化病史,谷丙转氨酶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HBsAg阳性。舌象暗红,苔白微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嗳气肝胆郁热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疲乏、纳差、腹泻,病程迁延,持续约3个月。中医病名为慢性迁延性肝炎。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湿浊中阻,肝脾失和,久延不愈,致气滞血瘀。望诊见面色晦滞,舌质紫黑,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肝区疼痛,纳差,胸脘胀满,嗳气频作,乏力肢软,大便偏干。切诊见脉弦滑,肝区压痛和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气滞血瘀慢性肝炎湿浊中阻肝脾失和
查看详情 →
一妇 平昔虚火易于上升 因有怒气得越 致中满食减 作酸嗳气 头面手足时冷时热 少腹不时酸痛 经不行者半载 脉模煳 快而无力 蕴怒伤肝 肝火乘虚而克脾土 脾受克则胸中之大气不布 随肝火散漫肢体 气从湿腾 湿由火燥 真火行令 则郁火蒸气自伏 头面手足时冷时热 脉快无力
气滞血瘀郁证肝火上炎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胸骨后隐痛3月,进食后疼痛加重,痛及左胸及后背脊部,伴胸闷、胃脘痞胀、嗳气频多。中医诊断属“胸痹”或“噎证”。证型为气滞血瘀。病机为肝胃之气郁滞,久痛入络,络中兼有血瘀。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象细。情绪低落,面色欠华。局部按压有疼痛感。
气滞血瘀肝胃气滞嗳气食管憩室炎
查看详情 →
段某,29岁,男性。主诉肝区胀痛1月,伴胃胀痛、嗳气、口干苦、食纳差、大便干。肝大质硬,蛋白比例失常,口鼻出血,乏力困倦,气短,尿黄。舌红苔微黄,脉沉细而数。中医诊断为积聚(肝硬化)。证型为肝气不舒,致令脏腑失和,气机阻滞,脉络受伤。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滞血瘀,肝热胆火上承,脾失运化,气血生化无源。
气滞血瘀肝硬化肝气不舒肝热
查看详情 →
男,60岁,右胁刺痛1年余,伴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嗳气泛酸、上腹胀满、两胁胀痛。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右胁刺痛舌质紫暗苔黄厚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主诉口苦、纳差,病程半个月。中医病名湿阻(湿困脾胃)。证型湿邪犯脾,脾失健运。病因病机湿邪犯脾,脾失健运,湿遏脾胃,升降失司。舌象满苔白滑厚腻。脉象细弦。
嗳气慢性胃炎湿困脾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上腹胀、隐痛,病程较长,自2002年起反复发作。中医病名属胃脘痛,证型为脾阳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中阳不振,湿浊内生,湿郁化热,脾运不力,气机不畅。望诊见面部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舌苔薄腻、黄白相兼。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畏寒肢冷,午后低热,大便溏泄,神倦乏力,食欲不振。切诊见脉小弦而数。
气滞血瘀胃脘痛脾阳虚湿热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间断性嗳气3年余。右侧季肋部胀满不适,口臭、口苦、口干,双下肢转筋,眼睛干涩,腰酸软无力,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烦躁不安,眠欠佳,多梦,大便不成形,月经延期,量少色澹,偶有瘀块,经期小腹坠痛。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郁证。证型肝胃不和,气机不畅。
郁证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23岁 女性 经素不调 腹痛 胸膺腰胁胀痛 病程两年 肝失调达 气滞失畅 脉弦而涩 舌质红 薄苔
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嗳气呕恶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吴某,23岁,女性。主诉经素不调,或前或后,经行少腹胀痛,连及胸膺、腰胁。脉弦而涩,舌质红,薄苔。情怀忧郁,脘闷纳少,嗳气呕恶。中医诊断为肝失调达,气滞失畅。病机为肝失疏泄,血海失司,气滞血瘀,冲任脉络不利。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气郁结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右胁间歇隐痛5年,持续胀痛1年。右胁胀痛,脘闷腹胀,嗳气,口干苦,气短乏力,纳食睡眠欠佳,大便溏薄。舌质红,两侧有淤斑,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症(肝内囊肿),病因病机为湿热内侵、蕴于肝胆,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肝症湿热内侵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