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原发不孕,月经稀发至闭经,主诉为月经稀发至闭经。面色黄,唇周青有短髭,舌苔白,舌质紫暗,脉沉弦。闭经发胖,头晕心烦,胸闷嗳气,乳房胀痛,身倦腰痰,下肢无力,腹部胀,大便秘结。肝郁气滞,闭经不孕。
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原发不孕月经稀发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胃脘疼痛6年余。胃脘疼痛,每于饥饿或劳累时发作,痛处不移,得食稍缓。舌质暗,舌苔白根厚,脉沉弦细,按之沉滞不起。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气郁日久,痛久入络。病机为气郁及血,瘀血内阻。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郁化热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女,38岁。胸闷嗳气,嗳声嘎嘎作响,胸胁胀满或胀痛,月经量少,经色暗红,有血块,行经腰痛。舌质暗,舌面布有郁沟,边有瘀点,苔白腻,脉沉弦且有涩象。证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胃失和降。
胸闷嗳气气滞血瘀月经量少血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胃痛加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气郁结,病机肝强犯胃,气郁化火,阴不制阳。望诊面色晦黄,舌质红,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痛、胃腹胀满、嗳气、吸痛连胁、月经不调、经前腹痛、经期延长。切诊脉象左部弦数而劲,大脉细数无力。
胃痛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男,52岁,食欲不佳、呕吐吞酸、脘腹胀满、大便溏泻、胃部隐痛7a余。胃脘胀满,食后尤甚,时痛,嗳气反酸,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腻、微黄,脉细弱。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阴虚瘀热、痞满胃滞。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阴虚瘀热
查看详情 →
女,39岁,胃脘胀痛5年余,情志不畅时加重,小腹胀痛按之觉舒,口干不苦,喜热饮,口臭,入睡困难,寐浅梦多,性情急躁。舌尖红,苔薄白,脉滑细。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胃不和,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舌象舌尖红,苔薄白,脉象滑细。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胃脘痛10余年,初为痞满,食后加重,近1年胃脘灼痛,嗳气频繁,大便干结,睡眠差,常有噩梦。舌质紫黯,苔薄黄或薄白,脉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程久,病初气滞,后转为血瘀,舌质紫黯为瘀血征象,脉弦提示肝气郁结。病机属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胃气郁结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头晕、胃脘疼痛,牵引两胁,如针刺样痛,腹胀,嗳气反酸,饮食少思,大便溏稀,小便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望诊舌质暗红。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腹胀、嗳气、反酸、饮食少思、大便溏稀。切诊脉缓弦。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胃不和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胃脘疼痛间作10余年,痛无定时,昼夜不安,饮食少,大便少而干。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细。上腹轻度压痛,肝脾不肿大。纤维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机属气滞血瘀,痛而兼胀,脾胃之气不足,脾虚摄血无权,出血后血瘀不散,脉道不通,故痛。
气滞血瘀幽门管溃疡胃脘痛脾虚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劳力性心绞痛反复发作2年,PTCA术后症状未完全缓解。胸骨后闷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性质与饮食、活动无关,自觉胸中有气,嗳气频频。舌淡红苔薄白,脉小弦缓。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滞血瘀,营血不足。
气滞血瘀冠心病胸痹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胃脘隐痛10年余。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生气、发怒后明显,胃脘嘈杂,早饱,嗳气、反酸、恶心,胃纳差,乏力,大便时溏,眠差多梦。舌质黯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兼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重度不典型增生。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全身无力、腹胀、肝区不适、轻微作痛、大便稀、失眠、烦躁、嗳气、口苦、体重下降。病程自三月份开始,持续数月。中医病名为传染性肝炎,证型为肝肾不足、气滞血痰、心脾虚弱。望诊见舌质绛红,苔白微厚。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肝区不适、腹胀、失眠、烦躁、嗳气、口苦、体重下降。切诊见脉沉细而弦。
气滞血瘀肝肾不足心脾虚弱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为易动怒、气郁、月经先期,病程两月余。主要症状包括午后寒热、脘腹痞闷、嗳气频作、心烦懊侬、呕恶口苦、食思不振、小腹胀硬、便干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中医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兼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外邪不解,入里化热,结于少阳,内聚胃腑,搏于血海,阻于胞脉。望诊见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寒热、脘腹、呕恶、食纳、小腹、二便等,切诊脉弦细而数。
气滞血瘀少阳阳明合病肝气郁结经闭不行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歇性疼痛10余年,情志郁怒或劳累诱发加重,伴口苦、痞满、反酸、食欲减少。舌澹红,苔薄白,脉弦。证属木郁不达、胃失和降。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痛经7年,加重3个月。主要症状为经前期胁腹胀痛,月经量少不畅,间有小血块,腹胀矢气则舒,嗳气,情绪低落。舌澹紫有瘀斑,脉弦细涩。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气机郁滞,瘀滞冲任,气血结于胞宫。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后舌澹红,苔薄白,脉和缓。
气滞血瘀痛经胁腹胀痛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0岁。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痛。病程自1981年11月至1994年1月,共12年又3个月。中医病名食道癌。证型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结而成症,留阻胸膈。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吞咽困难,胸骨后痛,乏力消瘦,呕血。切诊脉象小弦,舌苔薄润。
气滞血瘀食道癌脾虚失运痰凝成症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胃中嘈杂不适2月余。主症为胃部似痛非痛,伴胃胀、嗳气、恶心、胃怕凉、内热。舌质澹,苔白稍腻,脉稍弦弱。中医诊断为嘈杂,证属脾虚气滞血瘀证。病位在胃,病机为脾胃虚弱,痰湿、气郁、血瘀为标,胃失和降。
脾虚气滞血瘀证胃溃疡
查看详情 →
女,54岁,胸闷、胸痛彻背、气短、脘痞、嗳气、呕恶纳呆,病程未明确。气滞血瘀,痰阻心脉。脉沉细弦,偶有结象,舌质黯红,苔白腻。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痰阻心脉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痛5天。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压榨样向颈部放射,伴气短乏力,喜太息。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辨病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辨证为胸痹(心气亏虚瘀血内阻),后辨证为肝气郁结,心血瘀阻。心电图示下壁、前侧壁心肌缺血。
不稳定性心绞痛心气亏虚瘀血内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主诉轻则食后腹满,重则嗳气反酸,腹部坠胀,腹泻频作,近因工作紧张胃痛胃胀加重,伴腹泻头晕,小便不畅,夜尿2次。舌质红,边有瘀斑,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胃脘痛、泄泻,证型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证。病因情志不爽,肝木不舒,气机郁滞,病位在肝脾,病机为木旺克土,瘀滞为患。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脾胃失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