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气滞+血瘀

女,35岁,腹泻反复发作8年,情绪波动时加重。泄泻时轻时重,粪质稀薄或黏稠,夹食物残渣,排便不畅,食欲不振,胸脘胀闷,嗳气,食后尤甚,经前期乳房胀痛,经血有块。舌淡红,脉弦。证属气滞血瘀,肝木克土,脾运失司。
气滞血瘀泄泻肝木克土脾运失司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主诉胃癌术后3月余,二周期化疗后。阵发性上腹痛,痛处固定,呈针刺感,嗳气,纳差,夜寐较差。舌红苔黄腻,脉滑。辨证属湿热内蕴,血瘀气滞。
血瘀气滞胃癌术后湿热内蕴腹痛针刺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 患者主诉脘腹部轻微疼痛兼有空虚感近1年 舌苔白腻 脉象细弦 素体气阴两虚 兼杂脾胃不和 气滞血瘀湿阻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二型糖尿病史 大便干结 饮食可 小便可
气滞血瘀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胃脘隐痛反复发作10余年,近半年胃痛频作,空腹痛,进食痛减,多食胃胀,嗳气泛酸,大便薄,日行3~4次,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气滞中焦,兼有瘀热。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中度不完全性结肠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
气滞中焦胃癌前病变脾胃虚弱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慢性萎缩性胃炎5年,近来胃胀痛,无嗳气,微灼热,时有泛酸,纳食不多,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中医诊断胃痛、胃疡,证属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胃失和降。四诊见舌象淡红,苔薄黄,脉弦缓。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便秘2个月,3~5天1次,伴口干、口苦、口黏、纳呆食少、饱胀嗳气、头晕健忘、心烦失眠、动则汗出、尿频热痛、量少色黄。舌质澹,苔白腻,体胖大、齿痕,舌下郁热。脉弦细数。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化火伤津,腑气闭塞,肝木克土,脾虚失运,热扰心神,湿热下注。中医病名属便秘,证型为肝郁脾虚,热郁津伤。望诊见舌体胖大、齿痕、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干、口苦、口黏、纳呆、饱胀、头晕、健忘、心烦、失眠、汗出、尿频热痛;切诊见脉弦细数。
便秘肝郁脾虚热郁津伤口干口苦口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心慌、神疲3年余。病程3年,未予治疗。现症心慌、神疲、偶发腹胀、嗳气。体征舌质暗红,苔薄黄根部腻,脉弦细。中医病名心动悸,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行不畅,瘀血内阻。
气滞血瘀嗳气心动悸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胃痛5年,加重半年,伴饱胀、嗳气、便秘、身困乏力、畏寒肢冷、痛经、崩漏、白带多。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痛经、崩漏、带证。证型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湿浊下注、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澹红、薄白苔、体胖、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痛、痛经、崩漏、白带多、畏寒肢冷、便秘等。切诊见脉沉细。
气滞血瘀胃痛痛经崩漏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中上腹反复隐痛不适2月。主要症状包括中上腹隐痛、嗳气、腹胀、左胁下胀痛、口干、寐差、夜间身热。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肝气横逆犯胃。病因病机为肝阳化气太过,肝气失于疏泄,影响脾胃气机。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胃痛肝气横逆肝阳化气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68岁,男性。主诉晕厥6~7次,每次持续3~5秒,无抽搐、口吐白沫,醒后无后遗症。心悸、短气、乏力、腹胀、嗳气。苔白有裂纹,舌淡边有齿痕,脉小弦沉取无力。中医诊断心厥,证属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病机为阴不济阳,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气滞血心厥心阳不振阴不济阳
查看详情 →
不寐,情志所伤,心胆气虚,血不养神,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痰热内扰,胃气不和,久病体虚,心脾两虚,瘀血受阻。主症为不寐,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心神不安,胆怯恐惧,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汗出,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病程长短未提及。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声音无异常,无特殊气味。无明显病史描述。脉弦细。
不寐心胆气虚肝阳上亢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邓某,20岁,胃痛病史3年余,近来胃脘痛闷不适,伴有脘胀。胃区有轻压痛。舌澹,边有瘀点,苔白,脉弦细。诊断为胃脘痛,辨证属脾虚兼有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胃脘痛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脘腹胀甚三年余。脘腹胀满,左腹为主,心下灼热,嗳气后舒,右背酸痛。舌质澹红,舌苔厚白腻,脉弦小数。中医诊断湿热阻滞证。病因病机为长期吸烟饮酒,喜食油腻,脾胃受戕,湿热阻滞,气机不畅。舌象厚白腻,脉弦小数。
气滞血瘀脘腹胀满湿热阻滞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胃脘痛7年,间断性发作,空腹痛重。现症见胃脘部疼痛,纳呆,嗳气,干呕反酸。舌质澹,苔薄白,脉沉滑。胃镜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属肝气犯胃之胃脘痛,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气机阻塞,胃失和降。
嗳气胃脘痛肝气犯胃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偶感胸闷、胸痛,情绪激动时发作,近9天因生气后加重,为刺痛。心率62次/分钟,律齐,血压126/76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体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舌暗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情志抑郁,食少纳呆,嗳气。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嗳气胸痹情志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两胁隐隐灼痛15年,右侧为重,腹胀纳呆,大便溏,小便黄,急躁易怒,耳鸣目眩。舌质略红,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弦细滑。中医病名为胁痛,证型为肝胆湿热,痰浊内阻。望诊见舌质略红,边有齿痕,苔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急躁易怒,耳鸣目眩,腹胀纳呆,大便溏,小便黄。切诊见脉弦细滑。
胆囊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胃脘胀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胃酸过多,恶寒喜暖,得温则痛减,遇寒加重,喜嗳气,矢气则舒,喜长叹息,遇烦恼郁闷则疼痛加重。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紧。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气犯胃,寒凝气滞。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寒,寒邪内客于胃,致使气机凝滞,胃气不和。
气滞胃痛肝气郁结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12年,半个月前受寒复发。痛势剧烈,发作频繁,冷汗淋漓,饥时痛甚,夜半痛醒,伴口苦泛酸、嗳气、腹胀、大便秘结、黑便。舌黯红,苔黄腻。诊断为瘀阻胃络,浊邪中踞。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潜血试验强阳性。
气滞血瘀胃痛瘀阻胃络浊邪中踞
查看详情 →
女,56岁,胸闷胸痛,牵及左侧后背,左臂不能上抬,夜间憋闷重,端坐呼吸,面色不华,舌淡紫,脉缓,证属肝郁脾虚,痰瘀痹阻。
胸痹肝郁脾虚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5岁。主诉脘腹痞胀不适,伴嗳气,失眠,大便偏干。病程3年。中医病名痞满,证型肝脾不调。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
气滞血瘀胃肠功能紊乱肝脾不调郁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