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声音嘶哑伴痛,病程1年,进行性发展,有干燥感,喜凉饮。舌象薄苔,脉弦。声门暴露不全,声带肥厚,左瓷白色,右欠清白。咽峡轻度充血,后壁轻度污红。脉弦。
声音嘶哑声门肥厚声带欠清咽峡充血
查看详情 →
女,57岁,慢性咳嗽,咽痛,黄痰,病程两个月,胸膈痞,苔白略腻,脉沉弦,手太阴经异常,病在太阴经,辨经属太阴经,选经包括太阴经、少阴经、任脉。
慢性咳嗽风热咳嗽胸膈痞咽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声音嘶哑。术后第三天发病,病程较短。中医病名声音嘶哑。证型肺肾两虚。病因病机术后气阴受损,肺金虚弱,津液不能上润,血气凝滞。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而滑。
声音嘶哑肺肾两虚气机不利津液不上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素嗜烟酒。主诉咽干痛、灼热、干咳、头身困痛、咽痛剧烈、灼热而干、痛连耳窍、饮食呼吸困难、体温39.2℃、口渴口臭、腹胀、咳黄稠痰、大便二日未行。咽腔鲜红肿,悬雍垂光亮,喉核Ⅰ度肿大,色鲜红,喉底红肿滤泡增生,颌下肿核肿痛,舌鲜红苔黄燥,脉数有力。中医病名风热喉痹,证型为胃素蕴热,复感外邪,内外邪毒搏结咽喉。
咽干痛咽痛剧烈咽部红肿舌苔黄燥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恶心、呕吐、咽部异物感、眩晕、胸闷、吞咽困难。体征见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声音微弱嘶哑,咽喉反射消失,皮肤干枯甲错,肋骨突出,腹陷如舟状,四肢枯瘦,周身疼痛夜间加重,尿少,大便数日不行,舌淡有紫斑,脉弦细涩。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久病入络,瘀血阻于咽部。
气滞血瘀瘀血阻咽咽肌麻痹重症肌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头痛、身热、恶风、鼻流黄涕、咳嗽频剧、痰黄黏稠、口干咽疼、声音嘶哑、全身酸楚、倦怠乏力。病程4日。中医病名咳嗽,证型风热犯肺,病因病机风热犯肺,清肃之令不行,肺热伤津。舌质红,苔薄微黄,脉浮数而滑。
风热犯肺肺热伤津咳嗽痰黄黏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咳嗽声音嘶哑1个半月。病程自1998年3月5日起,持续1个半月。中医病名急喉喑,证型声带麻痹。病因外感风热,热伤肺气,火灼肺阴。望诊舌质红少苔。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喉痒咳嗽、声音嘶哑、痰黏色澹黄、语言不清、语气无力、咽干而痛、胃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频数。切诊脉象细数。
声带麻痹肺气受损肺阴不足咽喉热毒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咽喉异物感,吞咽不适,病程半月余。咽喉壁轻度充血,舌间红刺,舌苔白薄,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梅核气,病机属内分泌功能紊乱,证型未明确提及。主要症状为咽喉阻塞感,伴有情绪烦躁,食欲差,睡眠障碍。
梅核气肝气郁结咽喉异物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咳呛日久,咽痛,声音嘶哑。咳久失音,水不涵木,木扣金鸣,肾水不足,肺金受损,土不生金,脾土虚弱,金气大伤。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咳呛失音咽痛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咳嗽,咳痰黏稠不易咳出,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苔白干燥,脉滑数。中医病名为燥热咳嗽,证型为燥热伤肺,灼津成痰,肺失濡润,宣降失常。舌象示苔白干燥,脉象滑数。
燥热咳嗽肺失濡润宣降失常肺热
查看详情 →
女,54岁,间断咳嗽6个月。咳嗽,咯黄痰,鼻塞,喷嚏,鼻流浊涕,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咳嗽,气虚痰浊,风邪阻窍,肺热郁闭。
咳嗽肺热郁闭痰热内生风邪阻窍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咳嗽气喘半月,形瘦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声音嘶哑,四肢作冷畏寒,不思饮食,大便数日未解,小便少。脉沉迟,舌苔薄白。证属脾肾阳虚,肺受风寒所致。
声音嘶哑肺炎脾肾阳虚肺受风寒
查看详情 →
女性,59岁,反复声音嘶哑1年,失音10天。胸闷不舒,喜叹息,口干口苦,眠差。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数。肝郁气滞,瘀热内阻。
声音嘶哑声带小结肝郁气滞瘀热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嗓音嘶哑半年,咽干咳嗽,手足心热,心烦,睡眠可。中医辨证为肝经症积,喉痹。脉象细数,舌红,根微黄。
喉痹肝经症积咽干声带乳头状瘤术后
查看详情 →
女,27岁,咳嗽月余,声音嘶哑,咽喉干痛,咳痰不利。咽红,脉细数。风寒犯肺,肺气失宣,郁久化热。
咳嗽咽喉干痛声嘶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心悸、胸闷、气促一年余。二尖瓣面容,口唇青紫,声音嘶哑,胸部满闷,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消瘦。舌质紫暗苔薄腻,脉沉细结代。辨证为心痹(心气血阴阳皆虚),病因为风寒湿之邪干犯于心,心气不足,血瘀脉络,心阳受损。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慢性心衰。症状包括心律不齐,房颤,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一,收缩期杂音Ⅲ级,舒张期杂音Ⅱ级,P2>A2,主动脉瓣Ⅱ级舒张期杂音。病程一年余。
心悸胸闷气促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蔡某,女,43岁。声音嘶哑1年,说话吃力,久说喉咙干痛。舌体澹胖,苔黄腻中有裂纹,脉沉细。声嘶失音。阳虚外感,肺气失宣。平素怕冷,常口苦,疲倦。
声音嘶哑阳虚外感肺气失宣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男,50岁,咽喉干痛、声音嘶哑,服北豆根140克后出现上腹部胀痛、反酸、头晕、大汗、乏力、心慌、呼吸急促、烦躁、恶心呕吐、张口困难、不能言语与行走,抽搐发作,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双眼斜视上翻,嘴歪,口吐白沫,昏迷,脉细弱,右下肢巴氏征(+),克氏征(+),大便红细胞(++),潜血(+),北豆根中毒伴颅神经损伤及上消化道出血。
声音嘶哑咽喉干痛中毒颅神经损伤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主诉腹泻、腹痛、呕吐,病程3天。腹泻日十余次,排泄物水样,色黄味臭,高热烦躁。舌红,苔黄腻,少津,指纹紫赤现于气关,精神不振,眼眶凹陷,哭声嘶哑,唇红口干。中医诊断湿热泄泻伤阴。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内干肠胃,致传化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大量流失。
湿热泄泻伤阴高热烦躁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声音嘶哑一年,咽干不渴,语言费力,说话愈多愈哑,伴头晕耳鸣、腰酸膝困、疲乏畏寒、颜面发热、干咳少痰、偶有血丝。舌淡而润,苔白而腻,脉大无力。中医诊断肺肾阴虚,阳虚火浮(戴阳)。
声音嘶哑肺肾阴虚阳浮火浮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