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气虚+血瘀+气滞血瘀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血瘀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反复头痛2年,复发2周。两侧颞部针刺样头痛,固定不移,阵发性加剧,睡眠欠佳。舌淡有瘀斑,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气滞血瘀,脾气亏虚。病程较长,属内伤头痛,虚实夹杂,瘀血阻络,气机不畅。
气滞血瘀头痛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左侧太阳穴阵发性跳痛,放射至鼻部及耳部,触痛明显。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头痛证。精神状态面色白,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口苦纳差,畏寒肢冷,自汗乏力,唇澹无华。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病因病机为素体阳气不足,气虚血瘀,风寒上犯,脉络阻滞。
气虚血瘀三叉神经痛风寒犯头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女性。反复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伴气促、汗出、肢凉3日。中医诊断心胀、心悸。病程长,属虚实夹杂之证,心气亏虚为本,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为标。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后续病情变化中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沉弱无力。病机涉及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气滞血瘀扩张性心肌病心气亏虚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身热不扬,汗泄欠畅,胸胁疼痛,泛恶,腹胀矢气较松,小溲欠畅。舌苔薄光,质不红绛,脉濡软微数。舌苔剥光,质不红绛,脉濡滑且数。舌光无华,脉沉软微数。舌薄光有裂纹,脉濡滑。舌薄光有裂,脉濡滑。舌光而澹红,中有裂纹,脉弦滑。舌光无苔,脉濡滑。中医诊断涉及气虚有滞、血虚有瘀、阴虚于内、郁而生热、气滞血瘀、三焦决渎失司、肝阴不足、肝气郁结、营血凝涩、肝脾两虚、水湿凝结太阴之经、肝阴不足、肝气有余、气机郁塞不宣、膀胱气化失常、肝脾之气郁结、三焦决渎失常度、膀胱气化不利、气阴两虚。
气滞血瘀虚热肝阴不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药对鸡血藤、雷公藤,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雷公藤性凉,归心、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对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痿弱,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药对鸡血藤配雷公藤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澹附子、桂枝,澹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肾暖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对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脾肾阳虚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药对茯苓、薏苡仁,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清热。药对用于脾虚湿盛,水肿,风湿痹痛,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消肿之效。
气滞血瘀风湿痹痛气血不足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88岁,男性。发作性胸痛、心慌乏力30余年,加重1个月。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心慌、纳差腹胀、面色㿠白、神志倦怠、舌质暗澹、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象弦细结。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频发室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心脉瘀阻型。既往高血压30年,高血脂病史。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心脾虚弱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尿常规异常10个月余,腰酸痛,乏力,尿中泡沫多,舌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沉,尿蛋白2+,潜血3+,肾功能正常,24h尿蛋白定量1.58g/d,慢性肾炎,病程10个月,肾小球系膜增生,血瘀证,气虚血瘀,肾虚。
气虚血瘀慢性肾炎肾虚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6岁,声音嘶哑半月余。阴盛阳衰,虚阳上冲。咽喉干燥,咽痛音哑,病程半年。面色苍白,舌淡胖,脉沉迟。病史中见肺肾阴虚、脾肺气虚之象。
脾肺气虚失音肺肾阴虚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反复心悸10余年,加重4天。心悸、气短、胸闷、身软乏力、眠差、口干、易咳嗽、痰多色白、颜面双下肢浮肿。舌澹,苔薄腻,脉沉细弱数。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气阴不足,心阳亦虚。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血不畅,心失所养,阳虚水液失运,痰浊内生。
胸痹气阴不足心阳虚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右侧上肢酸麻软弱,不能持重物,夜间突发右侧上下肢瘫痪,口眼歪斜,饮水呛、舌强、语言謇涩。病程2周。中医病名:中风。证型:心肾阴亏,肝风内动,夹痰浊上阻。病因病机:肝肾不足,精气衰少,痰湿内生,气虚血瘀,阴阳失衡。舌质红无苔。脉象左虚弦、右细弱。
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痛8年,支架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繁。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滞血瘀。主要症状包括心痛如针刺刀割,胸闷憋闷,两肩背痛,面胀目赤,头晕而沉,口唇青紫。舌质紫红,有瘀斑点,舌苔薄白。脉弦。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心痛如刺舌紫瘀斑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疼痛伴胸闷,病程20余年,近一年来疼痛加重,每日发作4~5次,持续2~3分钟,夜间多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血栓2年。舌暗苔黄腻,脉弦紧。证属气虚,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心电图示ST-T改变,T波倒置加深。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痛胸闷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心前区疼痛伴胸闷,夜间多发,持续性疼痛,不能平卧,出汗,头晕,颈部僵硬。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血栓后遗症。舌暗苔黄腻,脉弦紧。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气虚,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象暗红,苔黄腻,脉弦紧。
气虚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双腰骶部疼痛2年,伴晨僵,双膝关节疼痛。中医诊断为腰痛、嵴痹,证型为肾虚湿热,瘀血阻络。病程2年。家族史有强直性嵴柱炎。HLA-B27阳性,CT示右骶髂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破坏,密度增高。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强直性嵴柱炎肾虚湿热瘀血阻络腰痛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头晕,颈项转侧不利1个月。腰膝酸软。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颈椎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滞血瘀,痹阻经络。
气滞血瘀颈椎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女,28岁,痛经多年,月经周期尚准,经量甚少,2天即净,经血澹红转黄黑,小腹绵绵作痛,腰腿酸楚,手脚心发热、怕冷,白带清稀无味,婚后4年未孕。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血虚气滞,冲任失养。病因病机:血虚气滞,冲任失养。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痛经、月经异常、白带异常、不孕。切诊:脉沉细。
痛经血虚气滞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寻常疣发于右中指指背末节近甲缘处年余,3个月前双手指背关节处出现多枚褐色丘疹,微痒。体弱,常易感冒。体征见两手手指均有疣状物共10余枚,大小不等。脉濡,舌苔薄。证属素体气虚,热毒外侵,日久成瘀。
气虚寻常疣热毒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双下肢浮肿10年,恶心、呕吐1个月。中医诊断关格,辨证脾肾气虚,湿浊内蕴。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细。乏力、腰酸,夜尿增多,恶心呕吐,气短,气血运行不利。
脾肾气虚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关格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气滞血瘀痛经寒湿凝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