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2岁,右胁刺痛一月余。胁痛,气滞血瘀型,早期肝硬化。胁肋刺痛,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蜘蛛痣,肝掌,口唇紫暗,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舌下静脉粗紫,脉沉涩。舌质澹黯,舌尖有瘀点,舌苔黄薄或薄,脉沉弦。
胁痛气滞血瘀早期肝硬化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冠心病、心动过缓、彻夜不眠、心悸自汗、气急、咳嗽痰黏、形寒怯冷、时或潮热,舌苔薄腻中剥,脉沉细,病性为气血虚,心肺脾肾虚实夹杂
冠心病心动过缓失眠心悸
查看详情 →
男,腑气壅滞,脘腹乍痛,病程长短未提及。中医病名:腑气壅滞,证型:气滞,病因病机:气机阻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脘腹乍痛,大便欠调,或秘或泻,夜寐不安。切诊:脉濡弦。
腑气壅滞胸阳失旷胃痛肠腑传化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双眼视力缓慢下降5年余。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右眼视力0.05,左眼视力0.07,眼底乳头色蜡黄、视网膜血管狭窄、黄白色结晶、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区色素萎缩。舌澹红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高风内障,辨证肝肾亏虚、兼有瘀滞。
视网膜色素变性肝肾亏虚瘀滞高风内障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主诉查体发现乙肝病毒携带及肝功能异常,素有颈椎病病史,常感颈肩部板滞不适,夜寐不安多年。舌暗苔白,脉弦长。中医诊断血毒内蕴。
慢性肝炎血毒内蕴颈椎病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四肢颤抖不已,舌不能伸,行路不稳,生活不能自理。体征包括双上肢肌张力增强,呈齿轮状,肌力减弱,面色萎黄,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阴虚风动。病因病机属阴虚风动。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生活不能自理。切诊见脉弦细。
颤证阴虚风动肝阳上亢舌红少苔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间断胸背痛8个月,加重5天。胸闷胸痛,时攻后背,善太息,心烦易怒,怕冷,失眠盗汗,大便先干后溏,解不净。面色晦滞,舌暗,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肝气郁结、心血瘀阻、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心情郁闷,肝失调达,阻于脉络,肝郁化火,热扰心神,病久伤及肝肾之阴,阴阳俱虚。望诊见面色晦滞,舌暗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胸闷胸痛、善太息、心烦易怒、怕冷、失眠盗汗、大便异常。切诊见脉沉细。
胸痹肝气郁结心血瘀阻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刘某,男,54岁,少寐半年余,多思善虑,心悸胆怯,疲乏无力,少寐健忘,夜间睡眠时间3~4小时,少则1~2小时,时有头晕,纳呆,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属心脾两虚。
郁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思虑过度
查看详情 →
头眩耳鸣 身倦心悸 夜寐不安 肝热上扰 肝家热邪 上犯清明 弦数脉 舌红苔黄 脉弦数
头眩耳鸣身倦心悸夜寐不安肝热上扰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主诉失眠,新产后彻夜不寐。两脉小数无力,舌苔薄白。诊断为心肾不交,阳浮于上,不得下潜。病程新产后持续失眠。面色正常,无特殊舌象描述。声音、气味未提及。问诊显示饮食二便正常,病史中有服用安神丸、补心丹无效。切诊脉象小数无力。
失眠心肾不交阳浮不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反复眩晕5年,加重伴右侧偏瘫2年。右侧肢体乏力、冷痛出汗、语言謇涩、右足外翻、行走障碍、反应迟钝。舌澹红,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中风,证型为气虚、瘀血阻络。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瘀血阻滞,肢体失养,清窍不利。
中风气虚瘀血阻络阳虚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主诉语呆,右半身不遂3日。眩晕,右臂串痛,便秘,纳呆,少精神。体弱,有高血压病史。苔白厚腻,脉弦滑稍数。瘦人多火,平素急躁,年高体迈,精气先亏,虚火妄动,痰、热、湿邪干清窍。面色晦暗,舌苔白厚腻,脉弦滑稍数。
中风后遗症痰热互结阴虚火旺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主诉绝经后潮热汗出、头目昏眩2年。中医病名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型肾阴不足,肝阳偏亢。舌红,苔薄,脉细弦。病程2年。高血压、胆囊炎病史。潮热汗出阵作,头昏目眩,心悸不寐,右胁下疼痛。血压150/90毫米汞柱。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潮热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主诉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2年余,遇着急生气时心慌。现症尿痛、尿热,心烦。舌尖红,苔薄白,脉沉数。诊断证属心热移于小肠为标,五脏失和为本。
泌尿系感染心热移肠五脏失和心烦
查看详情 →
董妇,小产后伤及阴分,肝阳失潜,表现为头晕、心悸、身作战抖麻窜、失眠疲倦无力。脉弦滑。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小产。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阳失潜,病因病机为小产后伤及阴分。
小产后阴伤肝阳失潜头晕心悸战抖麻窜
查看详情 →
女,28岁,胃痛十余年,食后上腹作胀,腹痛,头昏,周身肌肉乏困无力,大便不畅,怠倦嗜睡。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证型为肝胃失和。
慢性胃痛肝气郁结胃气上逆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女,54岁,失眠30年,近5年加重,彻夜不眠,烦躁,担忧,乏力,盗汗,口苦,小便黄,大便不成形。不寐,痰热瘀血、内扰心神。舌边尖红,舌面有片状瘀斑,舌苔黄厚腻,寸脉弦滑有力。
失眠痰热瘀血心神不安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已婚,月经周期紊乱,阴道流血持续,伴心悸、腰痛、下腹坠痛、睡眠饮食差。面色晦黄,舌澹红,苔白微黄,脉细略滑数。中医诊断崩漏,辨证脾胃不固,冲任受损。望诊面色晦黄,舌澹红,苔白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紊乱、阴道流血、心悸、腰痛、下腹坠痛、睡眠饮食差。切诊脉细略滑数。
崩漏脾胃不固冲任受损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气短、疲劳、后背疼痛、纳差、腰膝痠软、夜寐不安、大便溏薄。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肾气虚,心脉不畅。舌黯红,苔薄黄,脉细数。
心悸心肾气虚心脉不畅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