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巅顶部头痛伴压迫感30余年,影响睡眠。现病史示头痛自1岁半外伤后开始,症状包括巅顶部窜痛、压迫感、口中有白色泡沫样黏液、咽喉痰涎、夜间口干、口苦、畏寒。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为阳虚受风、兼有瘀血。病机为阳虚受风,瘀血阻络。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示口中黏液,问诊含头痛、口干、口苦、畏寒、痰涎,切诊未明确描述。
头痛阳虚受风血瘀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高热,面发红斑,关节酸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舌质红,苔剥,脉细数。病情变化后见红斑渐退,关节酸痛减轻,头昏耳鸣,腰酸肢软,神疲乏力,夜间少眠,口干。舌红,脉细。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虚火上炎,兼日光暴晒,热毒入里,瘀血脉络。中医病名蝴蝶疮、日晒疮。证型为阴虚火旺。
红斑狼疮阴虚火旺肝肾亏损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老年焦虑、失眠、心烦、口干。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神志不安。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焦虑紧张、脾气暴躁、身体不适感。切诊未提及。病程未明确。
老年焦虑症阴阳两虚神志不安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头眩晕、心累心悸、食欲欠佳。病程10年。中医病名咳血,证型肝阴不足,肝热冲肺,肺失清肃,气逆络伤。病因病机肝阴不足,阳亢化火,肝热冲肺。望诊舌质红,苔薄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头眩晕、心累心悸、食欲欠佳。切诊脉象弦细。
肝阴不足肝热冲肺肺失清肃气逆络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腹胀,便秘1周。腹胀满,脐周有胀气感,大便2~3日一行,粪便初起干结,排出费力。身材魁梧,郁郁寡欢,失眠。舌淡红,中央黑润而滑,两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之便秘。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气机不畅,内生寒湿。望诊见舌淡红,中央黑润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便秘、郁郁寡欢、失眠。切诊见两脉沉弱。
便秘肝郁脾虚腹胀情绪焦虑
查看详情 →
10个月男婴,壮热咳嗽,气喘痰鸣,烦躁不安,气壅鼻煽,面唇青紫,两目上视,时有抽搐,病程未明确。风温痰热阻肺,邪陷心肺。指纹色紫,透过命关,舌边尖红,苔白腻微黄,脉浮数。
风温痰热痰热阻肺心肺受邪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
产后旬余,发热,形寒壮热,午后尤甚,烦躁不安,头晕口苦,喜渴饮,胸闷腹胀,泛漾欲吐,恶露减少色紫黑,大便七日未下,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脉数实。寒邪化热,内结胃腑,少阳枢机不利,津液不能载血下行。
产后大便难寒邪化热少阳不和津液枯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心悸,善惊易恐5年,加重10天。病程5年,劳累及情绪紧张时症状发作或加剧。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胆气虚。病因病机为心不藏神,胆虚痰热扰心。舌澹红苔白,脉细弦数。症状包括心悸、胸闷、胆怯、易惊恐、坐卧不安、失眠。
心悸胆怯惊恐失眠
查看详情 →
男,39岁,心慌,周身乏力近1个月,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形体消瘦,睡眠欠佳,饮食减少,大便有时秘结。舌质红,舌体胖大,苔白稍腻,脉细弦。心悸,气阴两虚。
心悸气阴两虚脾虚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眩耳鸣,乳头抽痛,舌红苔糙。脉沉涩,木气之郁滞尚盛。诊断为肝火之窜越。症见头眩耳鸣,遍体筋搐,乳头抽痛。脉沉弦,苔菁黄。诊断为木气化火,火复化风而走窜。症见乳头抽痛已止,筋脉仍有抽搐,头眩耳鸣。脉沉细弦,苔薄糙。诊断为风阳窜越,血不营肝。舌象红,苔糙或薄糙。脉象沉涩、沉弦、沉细弦。病因病机为肝火、肝风、木气郁滞、风阳窜越、血不营肝。中医病名包括头眩、耳鸣、乳头抽痛、筋搐。证型为肝火、肝风、木气郁滞、风阳窜越。
肝火窜越木气郁滞风阳窜越血不营肝
查看详情 →
男,77岁,失眠半年余。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惶恐不安,口干苦,胃脘痞满,纳食不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胆虚痰热证。
失眠胆虚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全身不适,日久不愈,晨间眼睑浮肿,左腿发凉,怕风怕凉,眼圈发暗,口中发黏,头沉,心烦。舌暗,苔白腻,脉沉。既往史有高血压。证属三焦气机失畅,五脏失和。舌象为舌暗,苔白腻,脉象为脉沉。
高血压三焦气机失畅五脏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四十余岁,头痛而晕,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眼华闪发,嗜眠,耳鸣。脉象小而缓。中医病名脑贫血症。病因病机属气血不足,脑失所养。望诊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头晕、耳鸣、嗜眠、精神倦怠。切诊脉象小而缓。
脑贫血症血虚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失眠半年,每日仅睡2~3小时,伴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双目干涩、胸中烦闷、痰黄。舌质稍黄,脉弦细稍数。中医诊断为失眠,辨证为肝肾不足,肝阳挟痰热上扰,神魂不安。
失眠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40岁,怀孕三月,感受暑湿秽气,动胎半产,病已一候,恶露未断,下血块,晕厥。形寒内热,肢冷麻痹,眩晕,自汗,腹痛,漏下未已。面唇色澹不荣,舌白,脉涩。虚中夹实。产后元虚邪恋。面唇色澹不荣,舌澹,苔白而腻,脉弦,脉涩,脉软。
动胎半产恶露未断血虚肝风眩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主诉甲亢复发,心慌、手抖、汗出、烦热、乏力、易腹泻、寐差。舌暗,苔黄腻,脉细弦。复诊见汗多、灼热感、头痛、大便稀,舌尖偏红,根部苔腻。三诊见盗汗、小腿灼热、脐周痛、便后尤甚、头昏、苔薄腻、脉细。四诊见盗汗好转、面部冒火减轻、胃部不适改善、口干、头昏、苔薄黄、脉细。五诊见烘热、多汗、头昏、苔根腻、脉弦、肠鸣、便每日2次。中医病名甲亢,证型属肝郁化火、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火亢盛、阴液耗伤。
甲亢心慌手抖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反复失眠两年余。主要症状包括精神疲惫、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不思饮食、口苦口黏、咽痛、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寸脉浮。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痰热扰心。病机为痰热内扰,上犯清窍,心神不宁。
不寐痰热扰心心烦易怒口苦口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失眠二十余年,加重三个月。体型肥壮,面色光亮,口苦而黏,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心烦易怒,胸闷,大便不畅,小便黄。中医诊断不寐,证属痰浊郁热,痰热扰神证。
不寐痰热扰神痰浊郁热口苦口黏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呃逆两年,极度消瘦,神情澹漠,心悸动则气促,失眠,便秘,轮椅推进就诊。舌体胖大有紫色瘀斑,脉沉涩。中医诊断为噎膈,证型为血瘀气逆。病因病机为血瘀气逆,脾胃虚弱,精液亏虚,胃气不降。望诊见舌体胖大有紫色瘀斑。闻诊未提。问诊见呃逆、消瘦、心悸、失眠、便秘。切诊见脉沉涩。
噎膈血瘀气逆脾胃虚弱精液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头昏沉、脑鸣、易醒,病程近1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脑鸣、眠不实、多梦、凌晨早醒、胸中气短、双臂及双足胀痛、腰部不适、眼干涩、周身乏力、情绪低落、左胁痛、少腹肠鸣、大便溏、小便清长。望诊见面色略白少华,舌体胖大、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稍数。辨证属中气不足、肝郁脾虚,后转为中气不足、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水滑,脉虚弦滑。
中气不足肝郁脾虚痰浊中阻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