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某,52岁,男性,主诉心绞痛、胸痛彻背、胸闷、心慌、睡眠差。病程约1年,症状发作频繁,血压曾高,现稳定。脉右沉濡,左沉弦细,舌正无苔。中医诊断心气虚痛,辨证心气不足,营气不调。苏某,45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闷痛、胸闷憋气、吐痰多、头晕心慌。病程约1年,心绞痛发作频繁,伴痰多、脉弦滑、舌红苔白腻。中医诊断心气痛夹痰湿,辨证本体湿盛,湿聚为痰。
心气不足胸痛彻背痰湿内阻胸闷憋气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活动后气促39年,加重4年,伴胸前区闷痛间作1年。中医病名心痹,证型阳虚水泛证。主要症状包括气促、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前区闷痛、双下肢水肿。舌质澹紫,苔薄腻或白,脉弦滑而数。病程长,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史,心功能4级。病因病机为阳虚水泛,心气本虚,血脉运行不畅,导致水气泛溢。
心气不足胸痛心痹阳虚水泛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病程6年。主要症状包括心前区阵发性剧烈绞痛,腰部、右胁下、胆、肾绞痛,胸闷气短,指甲发青,咳嗽,大汗出,恶心,口苦,大便偏干,睡眠差,形体尚胖,面色苍白。舌质略淡,后根苔薄秽腻,脉寸尺沉弱,右关动数,左关弦细。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气机闭塞,胸中阳气不宣。
胸痹肝气郁结胆气不舒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心悸10年,加重1年。病程较长,心慌阵作,脉率60~70次/分,逐渐加重至60次/分以下,伴身倦乏力、易感冒、胸痛、纳呆、少寐、多梦。舌质红,苔薄白,脉迟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病机为心气耗伤,帅血无权,脉迟无力。舌质红,苔薄白,脉迟无力。
心气不足胸痛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病程六年。主要症状为心前区阵发性剧烈绞痛,腰部及右胁下绞痛,恶心,口苦,大便干燥,睡眠差,形体肥胖,面色苍白。脉象寸尺沉弱,右关动数,左关弦细。舌质略澹,后根苔薄秽腻。中医诊断为胸痹绞痛走窜,证型为肝胃失调,心脾不和,阳气不宣,宗气阻滞。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质略澹,苔薄秽腻,脉象沉弱、弦细、动数。
心绞痛胆道炎胸痹肝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气短乏力1年。刻下症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胃脘胀满、两胁胀痛、纳差泛酸、面色晦黄少华。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心脾虚弱,肝胃失和。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胆结石、胃炎、消化道出血病史。病机为心脾虚弱,肝胃失和,气机紊乱,气血运行障碍。
心气不足胸痹心痛眩晕心脾虚弱
查看详情 →
49岁男性,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神疲、自汗乏力。面色晦黑瘀黯,时有头晕眼花,便溏纳差,口唇紫绀,爪甲紫黯,舌紫有瘀点,苔薄白腻,脉细弱结代。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阳心气不足,心脾两虚,兼痰瘀交阻、气血不畅。脾阳气不足,运化失职致心气虚损。唇甲淡紫,舌质淡紫,苔白腻,脉细弱。
心阳心气不足心脾两虚痰瘀交阻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男,48岁,发作性胸痛伴胸闷、心慌、气短近一年。心痛彻背,颈背牵强,心悸,胸闷,气短,易汗出,头痛头晕,睡眠极差,食纳差,大便干,双下肢偶有轻度浮肿,舌质正常,苔白稍腻,脉沉细。高师认为长期应用活血化瘀方药致心阳不振,营卫失调。
心气不足冠心病心阳不振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恶寒发热3天、胸痛咳嗽2天,精神萎顿,发热汗多,咳嗽声重浊,痰白质稠,咯吐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舌暗苔白腻,脉细软。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痰热内蕴,肺失清肃。病因为外感风温,邪陷心包,致心肺二气伤损,复因摄生不慎,风温邪毒乘虚而入。
心气不足右下肺炎痰热内蕴肺失清肃
查看详情 →
金xx,男,52岁。主诉心绞痛,胸痛彻背,胸闷,心慌,血压偏高,睡眠不佳。病程较长,曾住院治疗。面色灰暗,脉右沉濡,左沉弦细,舌正常无苔。中医诊断心气不足,营气不调。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营卫不调。舌象正常无苔,脉象右沉濡,左沉弦细。
心气不足营卫不和心绞痛血压高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反复胸痛气促1年余,加重2个月。活动后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痛气促,持续2~3分钟,自行缓解。纳食可,夜寐欠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心电图提示T波改变,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之胸痹心痛。舌质暗红,苔薄黄稍腻,脉弦细。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兼有心气不足,胸阳不振。
心气不足胸痹心痛气滞血瘀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反复心悸10余年,加重4天。心悸、气短、胸闷、身软乏力、眠差、口干、易咳嗽、痰多色白、颜面双下肢浮肿。舌澹,苔薄腻,脉沉细弱数。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气阴不足,心阳亦虚。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血不畅,心失所养,阳虚水液失运,痰浊内生。
胸痹气阴不足心阳虚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前区疼痛两月。病程两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滞心胸,心气不足。望诊面色皖白,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胸胁胀痛、胸部压迫窒息感、左肩左臂放射痛、心悸、呼吸不畅、脘腹胀闷、嗳气矢气则舒。切诊脉细弦而弱,微有结代。
心气不足冠心病气滞心胸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43岁男性,发作性胸闷胸痛3年,再发2天。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喉中痰多,咯吐微黄色黏痰,体型倦怠,小便微黄,大便干。舌体胖大,舌色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痰浊闭阻,郁而化热,痰湿内阻,心气不足。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阵发性疼痛两月余。高血压、冠心病史。心前区疼痛持续5~10分钟,伴胸闷气短。舌红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肝气阻滞,心气不足。望诊见舌红苔白,切诊见脉沉弦。
心气不足胸痛心肝气滞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痛、心悸频作3天。病程10余载。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心阴亏损,络脉瘀阻。病因病机为久病必虚,久病入络。望诊见舌质黯红,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汗出溱溱、短气乏力、面红口干。切诊见脉弦细而结。
心气不足心阴亏损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心悸、胸闷、气促一年余。二尖瓣面容,口唇青紫,声音嘶哑,胸部满闷,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消瘦。舌质紫暗苔薄腻,脉沉细结代。辨证为心痹(心气血阴阳皆虚),病因为风寒湿之邪干犯于心,心气不足,血瘀脉络,心阳受损。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慢性心衰。症状包括心律不齐,房颤,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一,收缩期杂音Ⅲ级,舒张期杂音Ⅱ级,P2>A2,主动脉瓣Ⅱ级舒张期杂音。病程一年余。
心气不足心悸胸闷气促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心悸反复8年。神疲乏力,畏寒,心悸怔忡,偶有胸闷胸痛,头晕,上腹部胀闷不舒,大便稀不臭,夜寐欠安。舌红苔薄白,脉弦数结代,重按无力。中医诊断气虚血瘀心悸,病位在心,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血失调。
心气不足心律失常气虚血瘀心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68岁,心前区闷痛,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形寒肢冷,面色皖白,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细,气虚血少,心阳不振,寒凝心脉,血行不畅,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气虚血少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心绞痛,胸痛彻背,胸闷,心慌,睡眠不好。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心气不足,营气不调。病因病机营血亏虚,脉道不充,血行涩滞。望诊面色灰暗,舌正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慌及心区疼痛,心前区疼痛,不能多看文件,睡眠不佳,劳累后胸膺不舒,胸闷,风疹。切诊脉右沉濡,左沉弦细,脉见上盛下不足,脉转缓和,脉弦缓有力,左寸仍不足。
心气不足冠心病营卫不调营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