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4岁,腹泻近4年,每日大便4~10余次,完谷不化,饮食减少,肌肉削瘦,面色萎黄,精神困倦,身困乏力。舌发焦成缕,舌质澹,舌苔薄白,脉细弱。证型为脾肾阳虚泻,病因先天不足,复感风寒,寒凝脾阳,运化失职,水谷不分,腹泻日久肾阳亦衰。
脾肾阳虚泻脾肾两虚寒凝脾阳运化失职
查看详情 →
孙某,女,35岁。过敏性鼻炎二十余年,伴气喘发作。鼻塞眼痒,过敏性鼻炎每日发作2次,随之气喘、咳嗽、咳黄痰,咳声重,喘鸣,眼睑充血发红,白睛红丝。舌淡红略暗,苔薄黄腻,脉细弦数。过敏原检测对螨虫及凉风和辣味过敏。眼睑红,白睛血丝,口干,痰黄黏,气喘发作频繁。舌淡红略暗,苔薄黄,脉细弦数。舌淡红,苔薄,脉细。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舌微红,少苔,脉弦细。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尺弱。中医病名过敏性鼻炎,证型属外感风寒、内有痰热,病因病机为风邪犯肺、痰热壅肺、肺气失宣。
过敏性鼻炎气喘咳嗽痰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4岁。主诉纳差,消瘦半月。病程半月。中医诊断虚劳。证型阳气不足,水湿内停。舌澹红,苔黄厚腻。脉沉。现症纳差,形体消瘦,乏力,身软,口干多饮。舌象澹红,苔黄厚腻。脉象沉。病史直肠癌术后。
虚劳阳气不足水湿内停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性,26岁,产后三月余反复发热,午后体温38℃~39℃,伴胸闷心悸、四肢麻木、饮水多小便频数清长、头晕神疲、怕冷、面色苍白。舌苔薄,质澹,脉细缓。病因分析为产后营血虚亏,营卫失和,气虚则寒,营虚则热。
产后发热营血虚亏营卫失和气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全身乏力,胸闷心悸不适。病程自4月初开始。中医病名为室性早搏,证型为气阴不足,病机为气阴不足。望诊见舌质稍澹,苔白薄润,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见脉细弱而参伍不调,脉细弱无力而参伍不调。
气阴不足气血不足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主诉右耳胀闷、听力下降伴耳鸣,病程半年,加重1周。中医诊断耳胀耳闭,证型痰瘀互结,阻滞耳窍。舌淡苔薄白,脉细缓。右耳鼓膜灰黯,轻度内陷,光锥消失,鼓膜活动度欠佳,纯音听阈示右耳混合型聋。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痰瘀互结耳胀耳闭混合型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3岁,男性。主诉头痛2年余,每于寅时发病,痛如刀噼。刻诊见体重超标,神衰气短,困倦,无汗,不发热,口不渴。舌淡胖,齿痕深,脉沉紧。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寒湿瘀阻,太阳少阴证。舌象示舌淡胖,齿痕深,脉象为脉沉紧。病机为寒邪循太阳经入里,阳气大伤,寒中少阴之经,寒凝瘀阻阳气至巅顶。
顽固性头痛寒湿瘀阻太阳少阴证阳气受损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主诉汗出、汗后感冷、双颞侧阵发跳痛、口干、记忆力减退、大便溏薄、易紧张、心烦易怒、寐短多梦。舌苔薄腻,脉象尚可。辨证为肝失疏泄,冲任失养,阴阳失调。
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肾气虚衰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气短、少食、失眠、记忆减退、牙龈出血、腰嵴软弱、手足不温、畏寒。面色萎黄少华,唇甲澹白,舌质澹苔白润,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肝血不足,脾气亏虚,心血失养,肾虚精亏,夹瘀为患。
肝血不足脾气亏虚肾虚精亏心血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头痛20余年,加重1天。主要症状为右侧刺痛,伴恶心、呕吐、畏声、畏震动感。舌黯红,苔白腻,脉弦紧,面色微青,两颧有黑斑,唇色黯红。右太阳穴、右悬颅穴及双风池穴压痛明显。中医诊断为头痛,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脑络,经络气血不通。
头痛血瘀肝气郁结情志不遂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尿频、尿急、尿失禁3个月,面色苍白,手足不温,畏寒,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口干欲饮,大便干。中医诊断遗溺,证型脾肾阳虚,肾气不固。舌质暗红,苔白厚腻,根部苔黄焦,舌颤,脉弦促。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促。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数。
尿失禁脾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1岁。主诉胆小易惊,害怕关门,不愿出门见人,不欲说话,自卑自怜,夜间易惊醒。刻诊见自卑自怜,惊恐胆怯,头晕头重,口苦口黏,纳呆胃痞,白痰,大便干燥,舌正苔白薄腻,脉滑细弦。中医诊断为卑惵,证属心血不足,痰浊内阻,心气失养,滞碍神机。望诊见面部表情、眼神呆滞。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性格内向,有惊吓史,精神受打击。切诊见脉滑细弦。
心气不足痰浊内阻心血亏虚神机滞碍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牙龈出血,伴头晕、神疲、乏力,稍劳即心慌气短。病程半年。舌质澹,苔薄黄,脉沉细无力。血小板计数5.2万/mm³。辨证属气血两虚,脾肾亏损。
血小板减少牙龈出血气血两虚脾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全身乏力,手足麻木,腰酸,出汗多,心情烦躁,睡眠差。病程较长。舌澹红嫩,脉沉细。中医病名疲劳综合征。证型气阴两虚,热扰心神;阴血不足,血不养神,脉络失养,营卫不和;气血两虚,血不养脑;血虚生风,经脉失养,清阳不升;气血两虚,经脉失养,清阳不升。舌象澹红嫩或澹红,脉象沉细或沉细缓。
疲劳综合征气血两虚血不养神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胃病六七年,腹胀作痛,遇寒或饮食不慎诱发。现症见面目浮肿,脘腹痞胀作痛,大便稀薄挟紫褐色瘀血块,精神疲倦,面色苍灰,不欲饮食。脉象迟缓,舌苔白腻。中医诊断为中焦虚寒,脾失统运,清浊溷淆。望诊见面色苍灰不华,舌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腹胀作痛、大便稀薄挟瘀血块、精神疲倦、不欲饮食。切诊脉象迟缓。
胃病脾虚中焦虚寒脾失统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主诉双眼睑下垂、四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吞咽呼吸困难、痰多稠粘、泄泻汗多、晨轻暮重、手足不温、遗尿。中医病名重症肌无力,证型脾肾阳衰,精气欲绝。望诊面色假胖,舌苔脉象如常。闻诊哭声变小,精神不振。问诊病程半年,病情渐进性加重,有晨轻暮重特点。切诊脉象未提及。
重症肌无力脾肾阳衰精气欲绝四肢无力
查看详情 →
男性,36岁,主诉周身发冷,脘腹痞闷,恶心呕吐,呕出白色粘液,舌苔薄白,脉细缓。病史中提及八日前感冒,发热轻,恶寒重,体温39.3°C,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二便正常。诊断分析指出风寒袭表,服用辛凉清热药物致表寒凝结,心下痞。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恶寒、心烦、胸脘痞闷、呕吐,切诊脉细缓。
风寒袭表心下痞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心悸5、6天。病程短。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血两虚。病因病机脾胃素虚,气血不足,劳累伤气,心失所养。舌淡,苔薄白。脉结。面色无华,精神欠佳。消瘦。既往有胃脘痛证。心电图示房性早搏。
心悸脾胃虚气血不足劳累伤气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婚后5年不育。自觉症状包括发热、心烦、晨起头晕、呃逆、噫气,饮冷可缓解。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诊断为精室蕴热,精子被灼,导致精子活动不良,数目减少,成活率下降。
精子减少精室蕴热气血热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晕一年,伴心悸、乏力、口干、手足心热、腰酸、睡眠不好,月经提前,量多,淋漓不尽20余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血红蛋白7克%。中医病名:头晕。证型:血虚。病因病机:血虚导致头晕、心悸、五心烦热。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
血虚头晕月经不调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