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4岁,男性。主诉心悸半年,症状包括心悸日夜悸动不宁,胸闷,头重,神疲乏力,急躁,心烦口干,纳少,大便干结或溏薄。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气亏虚、心脉瘀阻。舌苔厚微黄,脉弦细。
心悸心气亏虚心脉瘀阻舌苔厚黄
查看详情 →
女,31岁,头晕、头昏伴失眠2个月,低血压90/55mmHg,便溏,舌暗澹,苔薄白略腻,脉弦滑数。既往有双侧卵巢囊肿、排卵期出血、痛经、荨麻疹病史。舌胖大,苔薄白,脉弦滑、尺弱,脉沉细。辨经为太阴经、少阴经,病在太阴经、少阴经。头晕、乏力、头重脚轻、久站立不稳、失眠、多梦、便溏、舌象异常、脉象弦滑数及沉细。
失眠头晕便溏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10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重、胸闷不舒、神疲倦怠、形体肥胖、纳呆便溏。舌质澹红、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眩晕之痰湿中阻证。
胸闷眩晕痰湿中阻形体肥胖
查看详情 →
75岁女性,反复胸闷、气促3年,再发加重10天,伴有咳嗽、咳白黏痰、倦怠乏力、头晕、头重、听力下降、上腹不适,舌苔薄白微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病,证属心阳不振,痰湿痹阻。病程较长,伴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正常,心电图示ST-T段改变。
胸痹病心阳不振痰湿痹阻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头重足轻、走路不稳、烦躁、眠差多梦、双目干涩、手足心热。病程4天。中医病名属肝阳上亢,证型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血压165/105mmHg。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阴虚不能制阳,阳亢于上,肝阳化风,虚热扰心,神明不安。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头昏眩晕半年,严重时头重脚轻,不能迈步,伴恶心呕吐。体质丰满,舌质红、苔滑,脉弦。血压正常。诊断为眩晕,辨证为肝气不平,风热侵入阳经,兼怒气伤肝,脾失运化。
眩晕肝气不平风热上扰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47岁,头重眩晕8年,胸闷恶心。痰湿中阻,蒙蔽清窍。头目眩晕,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舌澹红、苔薄白,脉象沉细。
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中阻脾胃失和清窍蒙蔽
查看详情 →
女,47岁。咳嗽,头重胸闷,身热不扬,腹泄,体温39.5°C。病程一月。湿温。湿盛体质,痰饮旧疾化热,暑湿外感,伏邪新感,相得益彰。面色黄不华,舌胖苔黄腻满布,小便如茶色,大便如水样,遗矢腥臭,体气浓。肌肤潮,脉濡数。
咳嗽湿温肝气郁结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失眠半年,胃脘胀满,偶有上腹部隐痛,嗳气,大便偏稀,纳食一般。舌胖质浊、苔薄腻,左寸濡,右尺弦濡。中医诊断胃脘痛(肝郁气滞证),不寐。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超声示轻度脂肪肝,胆囊壁毛糙。二诊舌稍胖齿痕、苔薄,左寸关濡,右尺弦。
肝郁气滞证不寐脾胃虚弱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反复入眠难、多梦5年。主症包括入眠难、梦多、神困、头重稍痛、心悸胸闷、胃脘灼热感、偶嗳气、胃脘胀、口干、饮食不慎易便溏、下肢冰凉、小便色黄泡沫、大便干结。既往史包括抑郁症、糖尿病、冠心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脑缺血灶、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不寐,证型肝胃不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不寐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可醒,醒后复睡十余年。病程十余年,伴有头重头闷,精神困倦,胸闷脘胀,纳呆泛恶,大便溏薄。舌红苔白厚腻,脉濡细滑。中医诊断为嗜睡,证型为湿困脾胃,清阳不升,蒙蔽清窍。
嗜睡湿困脾胃清阳不升蒙蔽清窍
查看详情 →
男,55岁,高血压十余年,突发昏倒。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双上肢不自主抖动,纳减胸闷,呕吐痰涎。舌淡,苔白,脉弦滑。证型为肝风夹痰。
高血压肝风夹痰痰浊内阻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头目昏沉1月。症状包括头目昏沉、汗出较多、头痛、眼花、纳呆、口苦、咽干、身困乏力、心烦易怒、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大便稍干。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细濡、稍滞涩、寸脉稍大,舌质暗红、舌苔白腻。中医诊断眩晕,辨证脾湿肝郁,胆胃上逆,肺气不降。
眩晕脾湿肝郁胆胃上逆肺气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左眼视物模煳变小,伴头重、胸闷、胃呆纳少、溲短、便溏。中医诊断左眼视瞻有色(水湿上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眼部检查示左眼视力0.4,眼底黄斑部中心反射消失,局部水肿,见反射轮。病程约半月。
视瞻有色水湿上泛脾失运化肾虚
查看详情 →
女,42岁,头昏、心烦、胸闷胀1年余。郁证,证属肝气郁滞,心脾两虚。头重脚轻,身倦乏力,心悸,汗出,右脚趾阵发性跳动,纳少,睡眠差。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郁证肝气郁滞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男,38岁,头晕2年余,伴心悸、胸闷。形体肥胖,头晕、胸闷、心悸、肢体倦怠、脘腹胀满、嗳气腐秽、纳差、大便稀烂。证属痰湿困阻中焦,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滑。
高脂血症痰湿中阻脾失健运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头晕1月余,头重如蒙,视物昏花,恶心呕吐,食少多寐,胸闷乏力。舌苔白腻,质澹,脉濡滑稍弦。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脾湿生痰,痰阻清阳。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头晕、恶心、食少、乏力,切诊脉濡滑稍弦。
眩晕脾虚湿郁痰阻清阳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发作性头晕、目眩3个月。头晕以头部转动时为重,伴耳鸣、恶心、夜寐梦扰、颈部酸胀、胸闷、纳差。舌澹,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虚血瘀,气血不能畅行以滋养脑髓。
头重如蒙胸闷泛恶颈椎病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为当地流感流行,已患病2日,症状包括头重身痛、发热、胸闷胸痛、大便稀溏。舌红,苔白腻微滑,脉滑数,体温38.5℃,咽部充血,脐周压痛,肠鸣音活跃。中医病名为时行感冒,证型为湿热胃肠型。病因病机为暑湿袭表,内湿滞胃。
头重身痛胸闷胸痛时行感冒湿热胃肠型
查看详情 →
女,37岁。疲劳伴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发凉1年余。情志不舒,肢倦神疲,四肢发凉,关节走窜疼痛无红肿,脾气急躁易怒,上眼睑浮肿,记忆力减退,白发、脱发,动则汗出,胸闷不畅,面部粟状疹,纳食可,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晨起疲乏。舌质黯,边满布齿痕,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为阳郁厥逆证,辨证为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脾滞不运、清阳不达四末。复诊见舌质红边有齿痕,苔白不渴,脉沉右关濡,辨证为湿热阻滞三焦、气机不畅。
慢性疲劳综合征阳郁厥逆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