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男性,右手腕筋结两年余,活动受限,用力后疼痛加重。手腕背面及腹面各有筋结,质地硬,压痛明显。证属筋脉气血凝滞。手腕背面筋结约5mm×6mm,腹面两筋结约2mm×4mm,活动性差或可活动,有滚动感。
筋脉气血凝滞腕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女,53岁,手指麻木发胀3个月,晚上尤重,天冷时额部发沉。舌薄澹,脉右滑左沉。病在手太阴经、手阳明经、手厥阴经,属经络不通。辨经示手太阴经、手阳明经、手厥阴经异常。舌质澹,脉象右滑左沉。
手指麻木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手太阴经
查看详情 →
女,34岁,咽痛痰多1天,慢性咽炎病史。咽干痛略肿,流涕痰白带黄,吞咽时恶寒感自咽喉沿嵴柱扩散。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浮数。风寒客表,化热伤阴。病在手太阴经、足太阳经、督脉。孔最、尺泽压痛有结块,手太阴经异常。
慢性咽炎风寒化热阴虚手太阴经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感冒后持续性恶心呕吐3天。外感风寒,肺胃气逆。双肺呼吸音粗。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外感风寒肺胃气逆
查看详情 →
男,42岁,咳嗽1年,咯血3天。消瘦,语音低微,咳嗽,痰中有血丝,潮热,盗汗,偶有咯血。舌淡,苔白,脉细。肺结核咯血,肺阴亏虚。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心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肺结核咯血肺阴亏虚潮热盗汗咯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过敏性哮喘20年,发作时张口抬肩呼吸,不能平卧,伴过敏性鼻炎、眼睛过敏、畏光。肺主气,肺气失宣,痰浊内蕴,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湿阻肺,气机不利。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
过敏性哮喘肺气不足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主诉右臀部及右股骨大转子疼痛,病程10个月。右坐骨压痛明显,三阴交、复熘、孔最穴位压痛,右背嵴肌肉略高。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诊断未明确病名及证型,病因病机未明确。
瘀血阻络筋脉失和寒湿侵袭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45岁,神疲,吸烟3年余,每日40~50支,易感冒,咳嗽,阵发性咳嗽,吐黏白痰,双肺听诊可闻笛音,虚胖,气短,脉细滑,舌澹胖,齿印(+),苔浊腻,肺气虚,肾不纳气,痰湿凝滞肺络,病因吸烟量多
肺气虚肾不纳气痰湿凝滞吸烟成瘾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手指肿痛2天,病程短。中医病名:红丝疔。证型:水邪内侵,湿毒郁结。病因病机:外伤感染,湿毒内蕴。面色面晦无华,舌苔薄白,脉象弦紧。体征:左拇指内侧指甲根处红肿灼热,红线向肘部走窜。体温38℃。
手指肿痛湿毒郁结水邪内侵红丝疔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口渴、尿频3月余。面容憔悴,舌质澹,苔浊薄黄,脉滑细数。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肾阴虚。病因为过食肥腻及饮酒,导致阳明受损,燥火上灼肺胃津液,阴液亏耗,阴不敛阳。
消渴肾阴虚燥火上炎肺热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患者,反复哮喘2年余,此次发作3天。症状包括气急、胸闷、口唇发绀、喉间痰鸣、纳呆。体征见两肺哮鸣音,胸椎3~8及颈椎5~7两侧条索及压痛,孔最穴和天宗穴压痛。舌苔薄根腻,脉浮小数。中医诊断为感受风寒型哮病,证型为新风引动宿恙,肺气失宣。
哮喘发作风寒外袭肺气失宣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咳喘伴腹痛25年。咳声重浊不扬,痰白不易咯出,伴胸憋气短,四末发凉,背恶寒,纳少,月经量少色暗。脉细滑数,舌质澹红苔白,体瘦,肤欠润华,指甲少荣。中医诊断为哮喘(寒证)、胃肠功能紊乱、滑胎。病机属脾肾阳虚,痰湿内阻,肺气失宣。舌淡红苔白,脉细滑数,体瘦,指甲少荣,纳少,背恶寒,四末发凉。
哮喘脾肾阳虚痰湿阻肺滑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哮喘持续状态1天。病程10余年,每逢感冒受凉而发病。急性痛苦面容,大汗淋漓,端坐体位,呼吸64次/分,心率146次/分,口唇及四肢末梢重度紫绀。双肺布满水泡音及哮鸣音,肝脾肿大。脉象浮数大而无根。西医诊断为哮喘持续状态伴左心功能不全。病因病机为风寒犯肺,肺、心、肾三脏衰竭,孤阳欲脱。
哮喘持续状态肺肾衰竭孤阳欲脱风寒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7个月,左下肢瘫痪3日,突然发热、嗜睡,2日后左下肢不能活动。中医诊断痿证,证型湿热流注经脉,筋脉失养,萎软不用。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痿证湿热流注筋脉失养肝胃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50岁。咳嗽、气喘30余年,加重1个月。咳喘、胸闷痛,朝轻暮重,夜间不能平卧,动则喘促,气不能续,痰黏色白难咳,口干欲饮。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弦而滑。中医病名:哮喘。证型:风寒外袭,痰湿蕴肺。病因病机:肺、脾、肾三脏气虚,水液代谢不利,痰湿内生,风寒束肺,肺失宣肃。望诊:舌质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喘、胸闷痛、痰黏色白、口干欲饮。切诊:脉细弦而滑。
哮喘风寒束肺痰湿蕴肺肺气虚
查看详情 →
女,57岁,咳喘反复发作二十余年,加重2年。咳痰白黏,时夹黄痰,口干欲热饮,小便频数,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肺气肿病史2年,可疑糖尿病。中医诊断哮喘(痰热蕴肺),辨证为痰热蕴肺,邪入于肺,郁而生热,肺失清肃,痰火内壅,阻滞气道。
哮喘痰热蕴肺肺气肿口干欲饮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呼吸时加重。病程1周。中医诊断疑似肺痈。舌苔黄厚,脉洪浮数而滑。X线检查示右侧肺叶片状阴影。
肺脓疡早期肺痈肺热痰稠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气喘30余年,加剧1天。病程30余年,秋冬发病,春夏缓解。体格检查见桶状胸,口唇青紫,舌澹苔白,两脉浮大无根。辨证为久病肺虚及脾,正虚喘脱型。病位在肺、脾。中医诊断为哮喘。
支气管哮喘正虚喘脱肺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痔疮3年余。主要症状为痔疮下血、不能坐、便秘。病史中有肝血管瘤。经络诊察示左头维、双侧迎香、左孔最压痛,阳明经、手太阴经异常。辨经为手太阴经。四诊信息显示舌象、面色未明确描述,声音、气味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象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痔疮,证型未明确提及。
痔疮便秘便血手太阴经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夜不能平卧,病程20余年。慢性咳嗽,喘促,秋冬发病,春夏缓解,近年因情绪不畅病情加重,春夏季亦发作。体征见胸呈桶状,吸气短促,呼气延长,说话费力,坐卧不安,叩诊鼓音,听诊哮鸣音,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哮喘(支气管哮喘),证型为肺肾两虚型。
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