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3岁。主诉两手震颤,有冷感,执笔摇颤,不能成字,静时两下肢飘浮无力。病程3年。中医病名:震颤。证型:气虚寒凝,瘀阻经络。病因病机:正虚寒凝,经脉失约,脾虚四肢失养。望诊:舌苔薄白,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无。切诊:脉沉迟无力。
寒凝震颤气虚经络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右手第2、3、4指关节疼痛、肿大、变形两年余。病程两年。中医病名尪痹,证型肾虚寒凝,络闭湿阻。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大、变形、活动受限,遇寒痛剧,得温稍减,伴纳差、便溏。
寒凝尪痹肾虚络闭
查看详情 →
女,62岁,间断嗳气2个月,胃脘部胀满,喜温喜按,偶见上腹部胀痛,痛无定处,神疲乏力,汗出,活动后加重,纳食欠佳,大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细。痞满,证属脾虚。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虚中夹实,实为痰湿、寒凝、气滞。
寒凝痞满脾虚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闭经半年。主诉闭经,月经每月来潮两次,量多色鲜红,有血块,经前小腹坠痛胀,喜热喜按。产后失血过多,行经受寒,致寒气凝阻。腹胀腰酸,头晕眼花,胸胁胀痛,四肢清冷,倦怠纳差,夜寐尚安。两颧略赤,舌苔薄白,中有刺、边有痕。脉左细尺弱、右细弦。中医诊断为血虚寒凝型闭经。病因病机为产后失血过多,血虚无以灌注冲任,寒气凝阻。
寒凝闭经血虚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腰部困痛1年。主要症状为腰部酸困,劳累或天冷时加重,遇热缓解,四肢及腰部常感冰凉,伴有头晕、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阳虚寒凝,脉络淤滞。
寒凝腰痛阳虚脉络淤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主诉胸闷作痛,觉冷,面色萎黄,不能作深呼吸,病程八月。中医诊断为胸膺内伤。病因病机为负重导致气阻。望诊见面色萎黄,闻诊未提,问诊见胸闷作痛、不能作深呼吸,切诊脉象为气机尚未调达。
寒凝胸胁损伤气滞血瘀气虚
查看详情 →
30岁,左胁下至少腹针刺样疼痛,经量少色黯紫有块,行经不畅,婚后7年未孕。原发性痛经并不孕症,证属寒凝血瘀实证。面色黯而少华,舌澹紫有齿痕,苔白厚水滑,脉弦涩。腹部充实,两侧腹直肌挛急,左少腹急结,按之疼痛,左胁苦满。
寒凝痛经血瘀便秘
查看详情 →
女,22岁,左胁痛2年,夜间及晨起痛重,为钝痛,伴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肝郁气滞,兼有血瘀。二诊见舌红苔白,胃脘痛拒按。三诊胁痛微,胃痛止。
寒凝肝郁气滞血瘀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胃痛2年,加重1个月。胃脘胀满疼痛,胃部喜暖畏寒,偶有泛酸,小便清长,大便偏稀。舌澹红,苔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气滞寒凝血瘀)。
寒凝胃脘痛气滞血瘀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女,37岁,面部痤疮数年,反复发作,油性皮肤,月经前皮疹增多,口干,畏寒肢冷,痛经病史。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粉刺,辨证为阳明、太阴、少阴为病,病机为阳虚寒凝,兼有痰热结聚。面色正常,舌象淡嫩苔薄白,脉沉弦。
寒凝粉刺阳明太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寒疝腹痛,阴囊清冷,结硬如石,控引左少腹作痛,遇寒痛甚,适温则舒。病程长,长期外出,不避寒暑。脉沉弦,舌淡苔白。辨证为寒疝,病因属寒邪侵袭,阳气受损,气血凝滞。
寒凝寒疝肾阳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胃痛2年,餐后胃脘部不适。病程较长,体重下降。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气多,饮食受限,大便质稀不爽。舌质偏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气滞寒凝血瘀。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便溏、舌暗、脉沉细等症。
寒凝胃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多食多饮多尿14年,左足小趾破溃2月余。神清,体温正常,双侧膝反射减弱,双下肢浅感觉减弱,痛觉尚可,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侧明显。左足小趾末端缺损,创面黯红色血痂,少量血性渗出,无特殊气味,周围无红肿,皮温降低。空腹血糖9.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4mmol/L。中医诊断消渴,脱疽,证属阳虚寒凝,痰瘀阻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寒凝糖尿病消渴脱疽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腹痛数月,脐周为甚,时轻时重,偶有嗳气。舌淡无苔,脉沉缓。寒湿郁阻中焦,气滞作痛。
寒凝腹痛寒湿郁阻气滞
查看详情 →
女,46岁,脘胃痛6年,秋冬春发病,吐酸水,上脘部疼痛,喜按喜暖,遇寒加剧,反酸,纳呆,腹胀,消瘦乏力。舌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属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虚寒凝,气滞血瘀。
寒凝胃脘痛虚寒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全身乏力、下肢无力、走路如踩棉花、双侧小腿麻木发凉刺痛、手尖麻、四末冷、头昏沉。舌苔黏腻厚腐色黄,脉弦略滑数。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属脏腑热,经络寒。
寒凝消渴脏腑热经络寒
查看详情 →
陈某,51岁,男性。左胸膺部不时作痛,循腋下至无名指及小指。精神萎靡,四肢倦怠。脉弦细,时见结代,舌澹少苔。诊断为冠心病。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澹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痛及四肢倦怠,切诊见脉弦细,时见结代。
寒凝冠心病胸痹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双手指苍白青紫交替两月余,昼轻夜重,入暮手指麻木胀疼,得温稍减。素体羸瘦,畏寒喜热,心悸神疲,声低气短,月信愆期,量少色黯。面色萎黄,双手逆冷,舌质澹紫而胖,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寒痹。病因病机为阳虚寒凝,气血不和,寒邪侵袭,脉泣不通,气血难达四末。
寒凝雷诺综合征寒痹阳虚
查看详情 →
周某,40岁,女性。主诉胃脘胀满疼痛,胸脘痞满,进食后加重,嗳气,无反酸。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属脾虚失运,寒凝气滞。
寒凝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气滞
查看详情 →
陈某,50岁,男性。左腰胁及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病程约1个月。舌苔白滑,脉微弦。中医诊断为肾结石。病因病机属肾气不足,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病位在肾,病性属虚实夹杂。
寒凝腰痛肾结石湿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