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6岁,脘胃痛6年,秋冬春发病,吐酸水,上脘部疼痛,喜按喜暖,遇寒加剧,反酸,纳呆,腹胀,消瘦乏力。舌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属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虚寒凝,气滞血瘀。
寒凝胃脘痛虚寒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多次人流术后月经停闭6个月,精神疲乏,四肢手足厥冷,面色澹白少华,伴便秘。舌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血虚寒凝闭经。病因病机为冲任受损,肝血亏虚,寒凝经脉。
寒凝闭经血虚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患者,主诉尿蛋白阳性,隐匿性肾炎,血沉升高,SSA抗体阳性,补体C3及IgG升高,经期痛如折,经量少色暗,便溏,下肢及腹股沟、髋部酸痛,怕凉,白带多而无味。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未明确记载,病机未明确描述。
寒凝隐匿性肾炎肾阴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胃痛反复发作十年,近因受寒诱发,伴呕血、黑便。胃脘隐隐冷痛,喜温喜按,面黄肌瘦,精神紧张,畏寒肢冷,腹胀食少,泛吐清水,呕血,大便溏泻色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证属虚寒胃痛合并呕血、便血。胃镜检查示多发性溃疡,可疑恶变。
寒凝胃痛虚寒呕血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尿频、尿残留、少腹部胀满不适,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为子宫下垂。病因病机涉及肾阳不足、寒凝经脉。面色黄暗,舌暗澹红,脉细弱。心悸、肢冷、腰冷胀痛、头痛恶风、大便先硬后溏、小便清、少腹部不适、腹直肌拘挛。
寒凝子宫下垂肾阳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主诉胸闷作痛,觉冷,面色萎黄,不能作深呼吸,病程八月。中医诊断为胸膺内伤。病因病机为负重导致气阻。望诊见面色萎黄,闻诊未提,问诊见胸闷作痛、不能作深呼吸,切诊脉象为气机尚未调达。
寒凝胸胁损伤气滞血瘀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经行量多,淋沥10天,少腹牵掣痛。子宫前壁黏膜下肌瘤5cm×5cm,子宫增大如妊娠50天。中医病名癥瘕,证型气滞血瘀、寒凝。病因病机为寒凝、气滞、血瘀。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示经行量多、少腹痛、人工流产史,切诊未提。
寒凝子宫肌瘤气滞血瘀癥瘕
查看详情 →
女,32岁,反复多关节疼痛4个月余。产后5个半月,双手、双膝关节疼痛,怕冷,大便干,月经2个月前一次。舌暗红边有瘀点,质干苔薄,脉细弱数。辨证为血虚血瘀寒凝。
寒凝关节疼痛血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经行腹痛6年,加重1年。经期小腹冷痛坠胀,喜温喜按,伴腰背酸困、双膝关节冷痛,严重时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情绪易波动,手足不温,小腹偏凉,受凉后下肢疼痛。中医诊断为痛经,辨证为肾虚寒凝血瘀证。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寒凝血瘀,胞宫失养,气血不畅。
肾虚寒凝血瘀证寒凝痛经血瘀
查看详情 →
女,22岁,左胁痛2年,夜间及晨起痛重,为钝痛,伴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肝郁气滞,兼有血瘀。二诊见舌红苔白,胃脘痛拒按。三诊胁痛微,胃痛止。
寒凝肝郁气滞血瘀胃痛
查看详情 →
女,37岁,面部痤疮数年,反复发作,油性皮肤,月经前皮疹增多,口干,畏寒肢冷,痛经病史。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粉刺,辨证为阳明、太阴、少阴为病,病机为阳虚寒凝,兼有痰热结聚。面色正常,舌象淡嫩苔薄白,脉沉弦。
寒凝粉刺阳明太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腰痛3天。病程3天。中医诊断腰痛,证型肾虚寒凝血瘀证。望诊痛苦面容,舌澹紫,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腰痛遇寒加剧,日轻夜重,伴双下肢麻木、酸软无力。切诊脉弦。
寒凝腰痛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双足底疼痛半年,得温则舒,右膝关节肿胀,起蹲困难,腰部酸困,双骶髂关节酸痛。中医诊断痛痹。病因病机为血虚寒厥湿邪兼。面色略黑而少华,两足湿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寒凝痛痹血虚寒厥湿邪困阻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肢体活动受限1年余。主要症状为左膝、左踝红肿疼痛,行走不便,伴两手腕、食指、两膝、两踝关节肿大变形,两胯、两肩、肘关节僵化。间断发热,畏冷,心中烦热,食欲不振,恶心,大便每日1~2次,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弦数。辨证为风寒湿三邪侵袭致痹,肾虚寒邪入骨之尪痹。
寒凝尪痹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胃痛2年,餐后胃脘部不适。病程较长,体重下降。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气多,饮食受限,大便质稀不爽。舌质偏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气滞寒凝血瘀。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便溏、舌暗、脉沉细等症。
寒凝胃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腹痛、肠鸣、大便稀薄,病程自1971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涉及虚寒体质,感受外邪,内传肾经,导致骨痛、全身关节疼痛。望诊见身体消瘦,营养欠佳。舌苔薄,脉细。病史中提及血磷、血钙异常,血沉增快,提示代谢异常。病程中伴有畏寒、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属虚寒痹证。
寒凝骨质疏松症肾阳虚骨痹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头痛一年余,加重三个月。头痛如锥刺,时轻时重,痛处固定不移,手足发凉,胃纳欠佳。舌质黯淡,苔白而润,脉弦迟。中医诊断头痛,证属血瘀型。辨证为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脉络阻塞。
寒凝头痛血瘀肢冷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腹痛数月,脐周为甚,时轻时重,偶有嗳气。舌淡无苔,脉沉缓。寒湿郁阻中焦,气滞作痛。
寒凝腹痛寒湿郁阻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全身乏力、下肢无力、走路如踩棉花、双侧小腿麻木发凉刺痛、手尖麻、四末冷、头昏沉。舌苔黏腻厚腐色黄,脉弦略滑数。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属脏腑热,经络寒。
寒凝消渴脏腑热经络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反复腹痛2个多月,加剧近半个月。面容憔悴,两眼无神,息低声微,少气懒言,脐上剧痛,按之尤甚,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大便溏泄,畏寒神疲,腰痛肢冷。舌淡红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微腻,两边有白涎,脉虚弦重按无力。辨证为真阳虚衰,中阳失运,寒凝气壅。病史包括胆囊切除及胃大部切除手术。
寒凝腹痛阳虚气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