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寒战高热,头痛身疼,病程短。中医病名属温病,证型为邪热伤阴,病因病机为外感温热之邪。舌色紫黯,扪之湿润,脉象未提及。神识模糊,肢厥转温,肌肤灼热。胸膈痞塞,心烦不寐,苔黄腻,舌质殷红。
温病邪热伤阴瘀热相搏神志昏沉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发热、恶寒、咳嗽、咯黄脓痰、痰中带血,病程2天。中医病名属肺热壅盛,证型为热毒内盛,肺气壅滞。主症包括高热、烦躁、咳嗽痰多、色黄质黏、夹血丝、胸闷气短、喘促难续、中脘痞满、气上冲胸、大便溏黄绿。望诊见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腻。闻诊见咳嗽声重。问诊见发热、寒战、痰血、胸闷、痞满。切诊见脉数。
重症肺炎热毒内盛肺气壅滞痰中带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春秋季节口干、眼鼻干数年,喷嚏流涕2个月。既往病史提示干燥综合征。舌苔薄白,脉弦大紧数。辨证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升降失常,外感风寒。二诊见腰困、口渴喜冷饮、臀部疖肿,舌白,脉弦紧而数,辨证为胃热阴伤。三诊见口唇皲裂,舌薄白,脉弦细,辨证仍为胃热阴伤。四诊见喷嚏、眼痒、流涕流泪,舌苔黄,脉大而滑数,辨证为胃热灼肺,肺气不足。五诊见舌苔灰,脉滑数,辨证为痰火郁结。
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
女,40岁,高热寒战,右上腹及右胁疼痛,病程10余日。寒热往来,身目俱黄,右上腹时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欲吐,食少,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7~8日未解,小腹硬满。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便秘口苦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形寒战栗,身热口渴,自汗恶风,午夜盗汗,热势减退,胸闷作恶,胃呆纳减,小便短赤。脉弦数,舌苔薄黄。中医诊断为风邪未解、邪恋少阳,太阳之风邪未尽解。
风邪未解邪恋少阳太阳风邪身热口渴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主诉全身多处表皮破溃渗液伴瘙痒,病程一个月。中医病名为中药毒,证型为湿热蕴结,病机为药毒内侵,湿热蕴结,肌肤受损。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皮肤表现以胸腹四肢为主,表皮破溃渗液,部分结痂,双小腿潮红肿胀,前臂有散在皮疹伴鳞屑。
过敏性皮炎湿热蕴结药毒内侵肌肤受损
查看详情 →
女,45岁,发作性昏厥、癫痫样症状,病程自1985年起。中医病名属痫证,证型为肝肾亏虚、风痰瘀阻、阳虚气弱,病因病机为风痰瘀阻、清阳不展、阳虚气弱。望诊见舌质淡有紫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怕冷、神疲乏力、口中多痰涎,切诊见脉细弦滑。
脑胶质瘤肝肾亏虚风痰瘀阻清阳不展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心窝部偏右侧突发剧烈疼痛,继而整个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吐出蛔虫2条,高热寒战。病程2日。中医病名属胆道蛔虫证,证型为肝郁气滞,湿热内阻。病因病机为嗜食辛辣生冷,肝郁气滞,湿热酿虫,上窜胆道。望诊面色苍白,舌苔微黄而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阵发性剧痛,痛如钻顶,拒按,汗出肢冷,呕吐频作,口苦,咽干,目眩,大便二日未行。切诊脉象忽火忽小。
胆道蛔虫胰腺炎肝郁气滞湿热内阻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患者,发热、关节痛伴皮疹50余天,病程50余天。主症为发热、寒战、周身不适、恶心欲吐、荨麻疹样丘疹、关节酸痛、心悸、气短、体力不支,体温38℃~39℃,猩红热样皮疹。中医辨证为风热入络,气阴两伤,湿毒内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风热入络气阴两伤湿毒内蕴关节痛
查看详情 →
女,51岁,主诉术后体力不支、精神萎软、头晕、胸闷、腹胀、形寒战栗、周身酸楚、多疑善虑、夜寐不安、厌食。舌根腻,脉细弦。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肝胃不和。
更年期综合征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男性。右下肢慢性溃疡,流脓1年余。右腿肿胀,股骨中1/3处有大面积溃疡及窦道,压之有稀脓液排出,肤温偏高,肤色暗红。X线片示右股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中医诊断为附骨疽。证型为热毒蕴积,腐筋蚀骨,日久气阴两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热毒蕴积腐筋蚀骨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55岁,间断发热10个月,伴咳嗽。阴虚发热,兼有邪气内伏。夜间发热,寒战,体温最高达40℃,无痰咳嗽,饮食不佳,苔中后部黑灰,脉弦细。阴损有邪相搏,热极伤阴。
阴虚发热邪气内伏肺热伤阴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咳嗽、吐痰十余天,伴自汗出。病程十余天。中医病名咳嗽,证型为卫阳不固,风寒犯肺,肺失宣肃,痰饮内生。病因病机为风寒犯肺,肺失宣肃,痰饮内生。望诊见舌质澹红,苔白稍厚。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阵作,喉痒,咯白色泡沫痰,量多,胸微闷,动则汗出,不思饮食。切诊见脉浮。
咳嗽痰饮内生卫阳不固风寒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间日寒战,发热38.5℃,病程2日。急性病容,舌苔薄白,胸闷,口渴引饮不多,两脉弦数。辨证为间日疟湿热两感。
寒战疟疾湿热发热
查看详情 →
徐国桢,身热目赤,异常大躁,身卧地上,辗转不快,索水不饮,脉洪大无力。中医诊断为阳微之症。病因病机为阳气虚衰,寒邪内盛。面色苍白,舌淡,脉洪大无力。
伤寒阳微烦躁
查看详情 →
高龄,痈疡,湿热痰火交结承浆,疡毒有水无脓,脉小无神,胃纳锐减,舌浊垢,颈项红肿,舌浊腻,脉右弦搏,痰湿未净,产后十二朝,寒战发热,少腹疠痛,腹膨满,腰肢不能转侧,小溲短少而痛,败血流入经络,变为疡症,冲气自下而上,胸中胀闷,肢冷汗出,右腹板实,恶露未清。
痈疡湿热痰火败血
查看详情 →
患者肢体如冰,烦渴引饮,汗流甚多,躁扰喘促,触腹拒按。阳明内实,热结于里。外假寒而内实热。症状包括寒战、发热汗出而喘。诊见肢体厥冷,腹胀拒按。脉象未提及。
真热假寒阳明内实热结于里阳郁不达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寒战发热、咽痛、呕吐、小便黄、大便干结。体温38.2℃,咽部充血,咽腭弓有小疱疹伴溃烂。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型为邪犯少阳、脾胃积热。
疱疹性咽峡炎口疮邪犯少阳脾胃积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发热,寒战,尿频急痛,血尿,腰痛,叩击痛。舌尖红,苔薄黄而腻,脉滑数。尿检示蛋白、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均阳性,血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中医诊断为湿热蕴结于下焦之淋症。
急性肾盂肾炎湿热蕴结下焦淋症尿频急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寒战高热,午后为甚,体温常达40°C,神疲力竭,声音低微,面色㿠白,纳食极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属气虚发热,病因病机为术后亡血耗气,气血亏虚,虚阳外浮。
寒战高热术后发热气血两虚面色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