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8岁,间日疟,病程多年,自幼生长云南,1946年来京后未再发作,1960年下放河南后复发,发作日恶寒战慄,高热,自汗,体乏无力,纳差,溲赤,便少,间歇日如常,舌苔稍黄,脉弦,查血找到疟原虫,确诊为间日疟。
间日疟寒热失调舌苔黄脉弦
查看详情 →
男,50岁,间断上腹部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病程20余天。胆结石致黄疸,病因病机为饥饱失常损伤脾胃,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而发黄。面色黄,舌红苔黄腻,腹部压痛,脉象未提及。精神弱,语声低微,呼吸急促。
胆结石黄疸湿热阻滞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产后3天出现高热、神志昏迷、谵语、大汗、喘急、咳嗽、咳痰不出、面颊潮红、脉虚数。病情因情志不舒、外感诱发。初诊时体温40℃,症状严重。二诊后神志转清,喘缓泻止,仍咳嗽、耳鸣,热势下降。三诊时痰黏稠而多,四诊时诸症减轻。
产后高热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右上腹部疼痛伴畏寒发热20余天,巩膜黄染,急性病容。右上腹膨隆,压痛明显,肝脏肿大,黄疸指数升高,白细胞增多。舌质红干,少许白苔,脉细滑数。中医诊断肝痈,病机为正虚邪实,火毒蕴结,肝络受损。面色萎黄,声音低微,咳逆依息,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肌肤干涩,口渴喜饮,溲赤便结。脉细数,舌红苔薄黄。
肝痈悬饮正虚邪实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黄某,82岁,直肠癌术后腹泻40天。腹泻每天8~9次,黄色水样便,伴有腹部冷痛、精神疲倦、声低言微、怕冷、手足不温、面色白、胃纳欠佳、口微干不欲饮、眠欠佳、夜尿2~3次。中医诊断泄泻,辨证属脾肾阳虚。面色白,舌淡苔白,脉沉迟。
泄泻脾肾阳虚腹部冷痛手足不温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夏间病患热盛无汗,烦渴昏谵,病程医治旬余不解。脉数,舌黄。中医诊断为热病,证型未明确提及。舌象见黄,脉象数。病情变化表现为服药后寒战肢抖,汗出如浆,肤冷息微,闭目不语,后汗敛神苏,肌肤已温,形倦气怠。
热病邪热亢盛正气亏虚战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间断发热4个月。主诉为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之间,以晚间为重。面色苍浮,唇暗,舌暗有瘀斑,舌苔薄黄腻,脉沉滑稍弦。中医诊断为发热,证型为气虚血瘀,内蕴湿热,伴有水肿。病程较长,伴有小便不利、怕热、无汗等症状。
发热气虚血瘀内蕴湿热水肿
查看详情 →
王某,女,24岁。妊娠临近八月,突发畏冷、寒战、腹部剧痛。急性痛苦病容,面青肢冷,腹部清冷,脉弦而紧,舌澹苔白。阴寒内侵、客阻胞中。面色青,舌澹苔白,脉弦而紧。
妊娠腹痛阴寒内侵胎动不安腰酸背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咽痛、四肢关节疼痛,病程持续10月余。中医病名为气营两燔证,证型为少阳郁热,营卫不和,肝火犯肺。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病机为邪热久踞少阳,化燥伤阴。
少阳郁热营卫不和肝火犯肺邪热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右下腹持续胀痛伴发热,病程11小时,术后3周仍持续腹痛、高热、恶心呕吐、大便黏液伴里急后重。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弦滑略数。中医诊断湿热内蕴,症见肠胃不和,气血壅滞。体征示体温39.5℃,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大便镜检有脓球,病理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伴急性炎症。
术后感染湿热内蕴肠胃不和气血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高热寒战2天,右胁胀疼,尿色深黄,恶心不欲食。中医病名肝痈,证属实热毒邪壅结肝胆,气滞血瘀。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数。面色苍无泽,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肝区压痛,右胁叩击痛。体温38.8℃,白细胞升高,B超提示肝脓肿。
肝痈实热毒邪气滞血瘀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感冒头痛5天,伴咳嗽、吐白色黏痰、身热、寒战、口渴、咽痛、心烦、纳差、神疲。舌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风邪犯表,痰湿内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二诊时头痛已止,咳嗽未愈,纳差,舌苔薄,脉细。三诊时咳嗽基本止,有时失眠,舌苔薄有齿印,脉沉细。
感冒头痛风邪犯表痰湿内蕴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左腰髋胀痛,肿痛处皮肤泛红,舌暗红,苔白腻,脉浮紧数。中医诊断为太阳阳明合病,病因风寒湿瘀郁闭肢节而化热。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口渴,纳减,便结,尿浊黄臭,眠欠安,烦躁不宁。左少腹疼痛延及左腹股沟,按压疼痛加剧,深部触及柔软索状物。
化脓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瘀肢节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天,女性。主诉高热3天,伴寒战、纳呆、呕吐、便秘、尿少频、尿液浑浊赤、腰部压痛。舌质微红,舌苔白腻中黄。脉弦滑而数。中医辨证为湿热之邪侵入膀胱,血行受阻,关门不利,形成淋证。邪入三焦,发为往来寒热。
急性肾盂肾炎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常淋证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恶寒发热7天,体温最高达39.5℃,心慌病史多年,病情时轻时重。寒热往来,寒少热多,发无定时,汗出热退,口苦、口干,溲黄,纳呆,食则呕吐苦水。舌澹红、舌体胖大、苔中黄,脉弦弱。初诊为邪入少阳。
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胆系感染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3年余,加重6个月。中医病名包括心悸、泄泻,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阳虚。病因病机涉及病久体虚、正气不足、脾胃湿邪困阻。望诊见舌暗有瘀斑,苔白腻,形体消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盗汗、四肢厥冷、口干纳呆、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切诊见脉细弱。
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左侧腮腺肿痛,咀嚼吞咽痛,病程1周,突发寒战高热,左侧睾丸肿胀疼痛,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重症卵子瘟,肝经湿热型。
腮腺炎睾丸炎肝经湿热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突发寒战高热,头身痛,腰痛,恶心呕吐,咖啡色呕吐物,无尿3日,脘腹胀满疼痛,频繁呕吐,呃逆,柏油样便。面颈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目睛晕黄,胸腹腋下出血斑点,舌质红绛苔黄,伸舌不灵活,脉沉弦细,血压70/50,白细胞升高,异淋8%,血小板减少,尿素氮升高。
寒战高热头身痛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阵发性晕厥、寒战、呕吐、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病程约一年。中医病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证型脾阳不振,湿毒蕴结中焦。病因病机脾阳不振,化源不充,湿毒阻遏气机。舌质淡胖,苔黄腻。脉缓而无力。巩膜黄染。面色痿黄。头晕,乏力,便溏。浮肿,脸如满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阳不振湿毒蕴结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男,49岁,发病6日,欠伸、寒栗、体痛、身热口渴、头痛、汗出热解、肢体乏力。诊断为疟疾,病因秋季感受风凉邪气,邪气停留于风府,卫气应邪气而发病。面色无明显描述,舌象未提及,声音无特殊描述,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症状及病程,脉象未提及。
疟疾风邪侵袭阴阳失调卫气受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