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某,女,25岁。口腔溃疡3年,经前大便干燥,肛门灼热,烦躁失眠,唇舌溃疡,口流涎水,行经腹痛,少腹冰凉,经血色暗有血块,经行不畅,结婚两年未孕。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肝郁化火,胞宫寒滞,气血不调,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口腔溃疡月经不调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全身多处皮肤起风团伴痒4月余。躯干、四肢、颈项部皮肤出现淡红色风团,以上半身为甚,伴有瘙痒,夜寐欠安。舌质红,苔薄白,脉滑弱。既往有结肠癌病史,经多次化疗。中医诊断瘾疹病。辨证脾虚有湿,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慢性荨麻疹脾虚有湿风团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时间17天,体温37~40℃弛张热,肢颤抖,谵语口渴,左侧面部蜂窝组织炎,小便量多,舌质绛干少津,舌边黄苔,创面脓性分泌物,白细胞1.8×10⁹/L,中性粒细胞70%,脉沉数细无力。诊断邪正相搏,正气已虚,毒热入血,扰及神明,辨证寒热错杂。病情变化中出现神识不清,目闭不合,口开如鱼嘴,撮空捋线,四肢冰凉,脉浮大无力且疾数。
寒热错杂烧伤面积度烧伤毒热入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排便困难,腹部冷痛,肛门坠胀,大便溏薄夹黏液,每日2~3次。肠道多发性息肉,病理示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部分腺体中-重度异型增生。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细弦。慢性直肠炎,病理示中度慢性炎症,活动性。未见肠道息肉及异型增生。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息肉乃生。肠腑积滞,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肠道息肉慢性结直肠炎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右上腹痛,呕吐,病程2天,伴剧烈腹痛、呕吐、出汗、手足发凉,3天未解大便。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蛔厥因上热下寒蛔虫不安所致。脏寒则蛔虫上窜入胃或胆道,致腹痛、呕吐。寒热错杂,热结肠胃,腑气不通。病因饮食不洁,沾染蛔虫卵。
寒热错杂胆道蛔虫症上热下寒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全身块片状风疹团瘙痒反复发作10年,加重10天。面色淡红,舌体胖有齿痕,薄白苔,脉弦缓,双关稍浮。饮食积滞、寒热错杂兼风热之邪外袭。主症为风团色红、瘙痒难忍,伴肠鸣腹泻,溏而不爽。病程长,反复发作,外感风邪与饮食不当为诱因。
寒热错杂荨麻疹饮食积滞风热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22岁,产后泄泻2月余。大便每日4~6次,便不成形,腹痛,肠鸣,食欲差,乏力,身体虚胖,面色苍白。舌唇暗,苔薄黄,脉沉。诊断为肝郁脾虚,兼有瘀阻。舌质红,苔薄,脉细缓。舌稍暗,苔薄黄,脉沉濡。舌暗,苔黄,脉弦尺稍沉。
寒热错杂产后泄泻肝郁脾虚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纳食不佳5年余。主要症状包括消化缓慢、口苦口臭、嗳气、恶心干呕、厌油腻、胃痛、胃怕凉、内热、面部生疖、肠鸣便溏、大便黏条、矢气多。舌体稍胖有齿痕,苔稍腻,脉稍弱。中医诊断为纳差,证属脾胃阳虚,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胃气壅滞,湿热内生,胆热上熏,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阳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性,二十五岁,上腹绞痛半月,伴恶心呕吐,吐蛔虫六条,四肢冷热交替,面部乍红乍白。急性病容,上腹部压痛,大便蛔虫卵++++,X光示胆道蛔虫影。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寒热错杂型。舌苔薄白,脉沉细。
寒热错杂胆道蛔虫病腹痛加剧恶心呕吐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腹胀两年余,胀及两胁,腰痛腰酸,腹部发热,食后腹胀,坐时明显,晨起即胀,下午加重,肠鸣,便溏,日2行。中医诊断腹胀,证型寒热错杂,气机不畅。病史提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气机升降失常。
寒热错杂功能性胃肠病气机不畅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腰痛反复发作6年余,腰部持续酸痛,难以直立,睡卧疼痛不减,屈伸肢体时疼痛加剧,腰以下皮肤6年无汗,局部皮肤稍凉。舌质黯,稍红,脉弦。诊断为腰痹(腰肌劳损),证属正虚邪侵,经络闭阻。
寒热错杂腰痹经络闭阻
查看详情 →
女,31岁,恶心、纳差5d,饥饿时加剧,口苦口干,嗜酸,尤恶凉食。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恶心、纳差、饥饿时加剧、口苦口干、嗜酸、恶凉食。切诊:脉细。
寒热错杂妊娠恶阻脾胃虚寒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79岁男性 脘痞郁塞不舒 手足不温 食纳不佳 大便略溏 舌苔水滑色白罩黄 脉弦滑 湿热未清 气机郁滞 中阳不振 寒热错杂 脾胃之气郁滞 舌苔黄腻水滑 脉细弦 舌苔黄腻渐化而未清 脉弦滑
寒热错杂脘痞郁结湿热未清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哮喘,病程自4岁起,每遇气候突变、感冒或活动增加诱发,夜间加重,伴胸满气急、昼夜不能平卧、喉间痰鸣漉漉、汗出透衣、颜面及口唇发绀、肢凉、大便不畅少、不欲饮食。舌质偏暗,舌苔白黄而腻,脉沉细滑数,两肺满布哮鸣音。中医辨证为痰气哮。
寒热错杂支气管哮喘痰气哮肺气壅阻
查看详情 →
患儿形体消瘦,腹痛阵作,呕吐黄水,吐蛔,不思饮食,哭吵不休,大便不解。腹痛拒按,有瘕块,皮肤湿润,面青肢厥,白睛微黄,舌有花斑,苔白厚。饮食不洁,脾胃受伤,蛔虫内扰。
寒热错杂胆道蛔虫病脾胃受伤蛔虫内扰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患者,主诉右胁及胃脘部疼痛,食则吐,呕吐带血,痛时坐卧不安,腹部发热感,时有昏睡,小便黄,大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紧数。辨证为蛔厥证。望诊见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呕吐带血、腹部发热、小便黄、大便不利,切诊见脉沉紧数。
寒热错杂蛔厥证舌苔黄腻脉沉紧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咳嗽痰多,喘不能卧,心累心跳,微热不渴,一身重痛,早晨咳吐清痰更多。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内挟水饮,外受寒邪之侵,病机为外感寒邪,内有水饮。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详尽,切诊脉象浮而微弦。二诊病机转为阳虚寒邪入里,脉象转沉迟。三诊仍见内外之寒未祛尽。四诊胃纳不佳。
寒热错杂慢性支气管炎外感寒邪内停水饮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便溏泻不愈5年,大便溏泻每日3~4次,便中夹白色黏液,排便不爽,左下腹痛,腹胀明显,嗳气、矢气则舒。舌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寒热错杂,病机为寒湿久郁而化热。望诊见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便溏、腹胀、嗳气、矢气;切诊见脉数。
寒热错杂泄泻苔薄黄脉数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颈肩部僵痛不适1年余,加重15天。中医诊断产后痹,证属寒热错杂。舌质澹,苔白,脉滑。C1~C7椎旁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双肩胛内上角压痛,双上肢浅表感觉略减弱。病程长,遇变天、劳累症状反复,畏寒,怕风,疲乏,汗多,自觉发热。病因病机为正虚肌腠不密,外邪侵袭,病久化热伤阴。
寒热错杂产后痹寒湿痹阻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腹泻半年,每日3~4次,以上午为主,伴腹胀、胃脘痞满、纳差、肢凉。面色苍黄,舌淡黄,脉细。辨证为脾虚湿困,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舌象淡,苔薄白,脉细。面色萎黄,脉弦。
寒热错杂泄泻脾虚湿困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