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小腹时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每日3~4次,夹黏液泡沫,恶心纳少,肢软乏力。舌苔微黄而腻,舌澹红有紫气。脉细弦。证属湿热稽留,肝脾失调,正虚邪实,寒热错杂。钡餐X线透视示下段小肠及下段结肠功能亢进,结肠多段痉挛征象。
寒热错杂菌痢后遗湿热稽留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右胁疼痛1个月,伴右肩背部放射痛、左胁不适、口苦、腹胀、纳差、反酸、夜眠不安。舌质澹红,苔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胆石证,证型为肝胃不和,寒热错杂型。舌质澹红,苔薄,脉弦数。
寒热错杂肝内胆管结石肝胃不和情志失调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反复发作5年,进食生冷或受寒后诱发。舌淡,苔白腻,脉细弦。大便常规示白血球++、红血球++、脓球++、粘液+++。痢疾日久,脾阳虚弱,湿热滞留肠道,虚实相间,寒热错杂,属休息痢。中医诊断为痢疾(休息痢)。
寒热错杂慢性菌痢脾阳虚弱湿热滞留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反复上腹部胀满1年余,再发加重1周,腹胀进食后加重,喜温喜按,口干口苦,乏力,纳不佳,心情抑郁,夜寐欠安,小便黄,大便每日1~2次,色黄质稀。中医诊断痞满,辨证为脾虚为主,兼有寒热错杂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寒热错杂痞满脾虚苔薄白
查看详情 →
男,54岁,反复胃脘闷痛5年余。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舌质淡胖有齿痕,舌苔厚腻微黄。脉沉细而弦。饮食不耐寒热,进热物则口苦、便结,进凉品则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寒热错杂型,寒多热少。
寒热错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虚寒舌苔厚腻
查看详情 →
杨某,34岁,女性。右颈淋巴结核,隐痛不休,肢厥,寒热错杂。右颈淋巴结核,寒热错杂,痰核阻络。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弦细。寒热错杂,痰瘀互结,络脉阻滞。
寒热错杂颈淋巴结核隐痛不休肢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三十岁以上,体质质弱,面色仓。耳部症状表现为右耳初觉冷气如箭出,两月后左耳亦然。声音早则声哑,饭后稍开。胸前有块攒热,少间复现。咳嗽恶酸水,小便频赤,大便溏泄,睡眠被咳嗽所扰,时有哕恶,胸腹作胀,头脑昏痛,时或发热,浑身疼痛,午后背寒,两腿麻冷。中医病名为湿热内扰,证型为湿热内扰,病因病机为湿热扰于胸中,湿热瘀阻,上窍不利,胸阳受遏。望诊见面色仓,舌象未详。闻诊见声音哑,有哕恶。问诊见症状繁多,病程较长。切诊未详。
寒热错杂湿热内扰胸阳受遏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女,43岁,心悸、胸痛9年余,加重1年。心悸、胸痛、失眠多梦、焦虑不安、头面烘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手心多汗、两膝冰冷、面目水肿、四肢发麻、口干不欲饮、大便稀、小便频、月经量少延后。舌质红嫩少苔,脉弦数无力。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肾阳虚心火旺。
寒热错杂心脏神经官能症肾阳虚心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长期咳嗽,咯稀白痰,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肾虚、中暑邪。望诊见舌质微红,苔微黄。闻诊未提。问诊见身大热恶寒,口渴不欲饮。切诊见脉洪大,两尺重按无力。
寒热错杂咳嗽肾虚中暑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12年,半个月前受寒复发。痛势剧烈,发作频繁,冷汗淋漓,饥时痛甚,夜半痛醒,伴口苦泛酸、嗳气、腹胀、大便秘结、黑便。舌黯红,苔黄腻。诊断为瘀阻胃络,浊邪中踞。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潜血试验强阳性。
寒热错杂胃痛瘀阻胃络浊邪中踞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脘腹胀满4年,近2个月加重,喜揉喜按,伴隐痛、口中异味、嗳腐气、腹中辘辘有声、大便溏薄、纳呆、夜寐不佳、形体消瘦、喜热食。舌澹,苔白腻,脉沉滑。中医病名属腹胀,证型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水谷不化,湿蕴中州。
寒热错杂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胃气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便血一周,血色鲜红,呈喷射状,每日4~5次,伴下腹疼痛、排便不畅、肛门坠胀疼痛、尿黄赤、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直肠癌,证型肠腑瘀热毒结,癌毒弥散。望诊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便血、腹痛、排便异常、口干口苦,切诊脉细弦。
寒热错杂直肠癌肝肺转移瘀热毒结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主诉支气管喘息10年,发作时哮喘如水鸡声,气不得息,坐卧不安,面色灰白,冷汗淋漓,脉细弱而快,舌苔白腻,伴振寒、微热,胸肋隐痛,遇寒暄则发,入冬加重。
寒热错杂支气管喘息肺气虚痰湿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四肢关节疼痛,双腕关节活动不利,病程4年余。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兼痰瘀交阻。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舌苔白腻。关节局部喜温畏寒,伴有低热。脉沉细。
寒热错杂类风湿关节炎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症为吐酸、胸闷,病程2年,近1月加重。中医病名属胃病,证型为寒热错杂,病机为胃失和降。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沉。主症包括吐酸、胸闷,兼症有胃脘痞满、腹胀肠鸣、大便偏稀。病机表现为寒热搏结于腹。
寒热错杂胃失和降胃脘痞满吐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萎缩性胃炎20余年,近一年加重。胃脘闷痛作胀,日夜不止,午后尤甚,得噫气、矢气则稍舒,知饥而纳少,口干口苦,渴喜热饮,大便素结。舌质红,边有齿痕,苔白黄厚腻,脉细弦而缓。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而偏于阴虚的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脘痛
查看详情 →
女,54岁,经绝6个月,寒热往来5年余。寒热往来,寒栗不能禁,周身如焚,盗汗如洗,心下起包块如球,痞塞不通,胸中憋闷,头痛,左胁下及背痛。面色晦暗,舌苔薄白,脉弦细。寒热错杂,厥气上冲。
寒热错杂经绝综合征厥气上冲心下痞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胃脘部嘈杂不适,持续半月余。面色晦黄,形体消瘦,烦躁,口苦,喜冷饮,便溏。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诊断为轻度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脾胃功能欠佳,有萎缩性胃炎病史。病因病机属寒热错杂,脾胃功能失调。
寒热错杂萎缩性胃炎胃气上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胃脘痞胀,如物堵塞,泛酸嘈杂,呕恶。病程多年,时轻时重。舌质红,舌苔黄稍腻。脉弦数。中医辨证为中虚寒热错杂,胃气上逆。
寒热错杂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胃痛数载,痛甚时苦不能言,额上汗出,食入即吐,手足发凉。舌红苔黄,脉沉弦有力。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寒热错杂、脾胃失和。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长期胃痛伴呕吐、畏寒,切诊见脉沉弦有力。
寒热错杂胃痛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