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产后营络空虚,劳乏异常,感寒哺乳,少寐,痛痹,右偏肢体为甚,左偏较减,病程八日。中医诊断为痛痹,证型属伏热,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血络被遏。望诊见苔白而掯,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痛痹、少寐、腰部重着、嗌干不欲饮、便闭、小溲赤色,切诊见脉左数弦,右脉数涩不甚流利。
热痹血虚伏热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冯某,33岁,高热、昏迷、抽搐9天,既往有癫痫史。深度昏迷,体温39.2℃,颈部抵抗,双侧对光、角膜反射迟钝,肌张力减低。邪热郁闭肝风内扰,表邪闭阻,肺经郁热,痞满燥实,热结不下,痰火闭窍。面色晦暗,舌苔黄燥,脉弦数,脉浮数而紧,脉数而洪实,脉细。
癫痫持续状态邪热郁闭肝风内扰痰火闭窍
查看详情 →
女,59岁,哮喘病史13年,冬春多发,近2月持续发作,近1月咳喘加重。咳嗽咯痰不爽,胸脘窒闷,气急不能平卧,痰多白沫夹黄稠,流涕,纳谷不思。两肺哮鸣音。脉滑散(110/分),舌质淡青,苔薄腻。外感风邪,内有痰浊,肺失肃降,邪从热化。
哮喘性支气管炎外感风邪痰浊内蕴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包括咳嗽、喷嚏、多涕、胸闷、口干、恶心、烦热、面部痤疮密集、皮肤瘙痒。病程发病于幼年。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为风痰伏肺证,病机为风痰伏肺,肺热内蕴。舌象为苔黄质红,脉象为脉细滑。
哮喘风痰伏肺肺热内蕴肺热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喜进厚味,有烟癖,咳嗽、上气、吐浊痰,背拥被子方能稍睡,痰黄浊胶黏,大便不通,脉弦数,气急促,力惫声嘶,喘不能续,胸胁痛,夜不能卧。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痰饮宿疾,气吸于上,厚味火气熏灼致浊痰。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数。
咳逆上气痰浊壅盛胸胁胀痛气急难眠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全身酸困疼痛1周,头痛,口干,右侧腋下淋巴结肿痛,咽痛,乳头刺痛,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暗,舌苔白,脉弦缓。中医诊断为感冒(太阳与少阴合病)。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湿邪,肺卫失调,寒邪伤营,血寒凝滞,风邪伤卫,木郁化热。
感冒寒湿侵袭血寒凝滞风邪伤卫
查看详情 →
喉疳,腐烂势大,饮咽不利,项间疬核延久,脉数,舌黄。喉疳,热毒壅盛,痰火郁结。面色晦暗,舌黄,脉数。饮咽不利,项间疬核,腐烂势大,脉滑,舌苔黄,脉沉数而细,舌红无苔。
喉疳余毒未尽阴伤脉数
查看详情 →
男,32岁,咽部疼痛,异物感3年,近月加重,咽痛音哑,口干痰粘,口有异味,大便干,小便黄,夜寐不安,手心灼热。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咽后壁红肿,淋巴滤泡增生,舌质红苔黄,脉浮略数,舌红苔薄白,脉弦缓左尺略沉。
慢性咽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胃中湿热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反复皮肤红斑、小便异常2年,复发10天。面色萎黄,舌质红,苔白,脉弦数。紫癜病,脾胃湿热;风热乳蛾。皮肤紫癜,咽微痛,红,乳蛾稍大,小便黄,蛋白(+++),红细胞(-)。舌体大小正常,舌底脉络暗红,脉弦数。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尿常规示蛋白(+++)。中医病名紫癜病,证型脾胃湿热,病因病机脾胃虚弱,饮食积于中焦化热,灼伤血脉,血溢脉外。
紫癜病风热乳蛾蝶疮流注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十六岁,学生,寒热泄泻后复感风温,身热咳嗽,鼻衄,耳聋,少寐,唇紫起揭,腹灼如炉,按痛,咳无痰,无汗,脉数,舌红苔干,伏暑在内,复感风温,温邪熏蒸,悍气上冲,波及耳部心经,脉数,舌红苔根色灰,伏热挟风温积滞,咳减,气冲止,溏矢秽,腹灼痛止,身热退,腹尚微灼,脉数,舌红苔根色灰,清肺化痰。
伏暑风温积滞热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双下肢水肿,腰酸乏力,纳食可,夜寐安,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脉细弦。诊断为脾肾气虚,水湿内蕴。后续病情演变出现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诊断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三诊后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诊断为气阴两虚以气虚为主,兼湿热。四诊舌淡红,苔薄,脉细弦,诊断为气阴两虚,湿热。五诊舌淡红,苔薄,脉细,诊断为阴伤明显。六诊舌淡红,苔薄,少津,脉细弦,诊断为阴损及阳。七诊舌淡红,苔薄,脉细弦,诊断为阴损及阳。
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湿热内蕴阴伤明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主诉咳嗽2天。咳嗽阵作,干咳无痰,咽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病史有哮喘及过敏性鼻炎。舌澹红,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为咳嗽,辨证为痰湿咳嗽。舌象澹红,苔白腻,脉滑。
痰湿咳嗽痰饮伏肺肺气宣降失司表证已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反复失眠两年余。主要症状包括精神疲惫、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不思饮食、口苦口黏、咽痛、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寸脉浮。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痰热扰心。病机为痰热内扰,上犯清窍,心神不宁。
不寐痰热扰心心烦易怒口苦口黏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痛风10余年,双足跟红肿,不能着地,左足跟部有红肿硬块,压之痛甚。舌边尖稍红,苔薄,脉平。证属湿热久羁,深入气营,脉络闭结,阳气失展。
痛风湿热瘀阻气营毒热阳气失展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反复咳嗽、咯痰、气喘20余年,加重2周。主症为咳嗽、咯痰、气喘,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肺胀,证型为痰浊瘀阻。舌质黯红,苔白厚腻,脉小弦。体检见气促、口唇发绀、桶状胸,两肺散在哮鸣音,舌体中等,苔白厚腻,脉小弦。病机为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壅塞肺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瘀阻气喘咳嗽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纳食喉堵且痛,气短微咳,有痰,脘闷,便燥,脉细弦,舌质红,苔薄黄。证型为气痰喉症,病因病机为气痰互滞,肠胃不和。
纳食喉堵气短微咳有痰脘闷
查看详情 →
32岁女性,产后发热半月不退,体温38-39°C,自汗,食少饱恶,咳嗽呕逆,头痛失眠,口干苦无味,舌边尖红,苔厚腻色黄,脉濡细而数,诊断为产后湿热俱盛,肺胃失调,湿热未尽,湿热已退,但仍有心慌自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
产后发热湿热俱盛肺胃失调心慌自汗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岁,妊娠八月余,咳嗽微喘。主症为身热恶风,咳嗽喘息严重,倚息不得卧,目若直视,烦渴肢凉,喉嗄咽痛,肢面浮肿。脉细数,舌淡腻,尖红少津。中医病名未明,证型未详,病因病机为复感新邪,内有痰热壅肺。
咳嗽喘息身热恶风肺热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乏力、纳差、胃脘疼痛、心慌、头发麻、口苦。病程较长,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舌质偏暗,苔白腻,脉弦细。中医病名瘀积,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温运经络,血行不畅致瘀滞。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暗、苔薄黄、脉细。
血瘀气虚胃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为跌倒后口眼歪斜、右半侧肢体痿软、小便失禁、言语不清。病程半月。中医病名为中风偏枯,证型属中风虚证夹少阴虚火。病因病机为正气素虚、肾阴亏耗,致血行滞、瘀血凝滞、风火上攻咽喉。望诊见面色青黯,舌边绛尖赤,苔黄腻。闻诊见气促痰壅。问诊见咽肿痛、口角流涎、不能发声。切诊见脉沉微,右更甚,双尺虚细。
中风偏枯肾阴虚火瘀血凝滞痰气上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