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血瘀+气滞血瘀

患者40岁,女性。自然流产2次,葡萄胎1次,月经周期45~60天,经量中,色鲜红。舌红,苔黄,脉细。诊断为复发性流产,证属肝肾不足,血虚血瘀。二诊舌尖红,苔薄白,脉细。三诊舌尖红,苔白,脉细。四诊舌尖红,苔薄黄,脉细。五诊月经停经51天,阴道少量流血,β-HCG升高,B超提示宫内妊娠未见胚芽。诊断胎动不安,证属脾肾不固。复诊B超示宫内妊娠可见胎心,诊断胎漏,证属虚热证。
血瘀肾虚肝郁血瘀证复发性流产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不孕。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中等,经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有下坠感。舌质暗有瘀点,脉沉细。辨证为不孕,病属气滞血瘀,胞络瘀阻。二诊脉细数,苔薄白。三诊经色紫黑有块,小腹隐痛,腰痛。四诊血色暗红无块,小腹不痛,脉细数,苔薄黄。五诊停经61天,尿妊娠试验阳性,脉滑细而数。
气滞血瘀不孕胞络瘀阻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左侧睾丸萎缩,鼠蹊及会阴部隐痛,苔白满,纳一般。前列腺炎,排出物白细胞(+)。腰楚溲浑,舌苔白,脉平。病属湿热下注肝经,肾阴不足,肝失疏泄,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湿滞之象。
气滞血瘀前列腺炎肾阴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排便不尽3月余,伴口腔鼻部出血。伴随症状包括下肢不肿、纳后腹胀、疲乏、眠差、小便黄、怕凉。舌淡红,苔薄,脉细。二诊见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沉。三诊舌暗红,苔根黄。四诊舌红,苔黄,脉弦滑。五诊舌红,苔根薄黄,脉弦细涩。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多诊次。
气滞血瘀排便不尽气血不足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主诉痛经5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经前乳房胀痛,经行第一天小腹剧痛拒按,经量稍多,色黯红,夹块。舌质淡红,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能畅行。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苔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气滞血瘀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2岁。右乳肿块质硬,活动差,有压痛,右腋下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中医病名乳腺癌,证型气滞血瘀,热毒内结。面色正常,舌象红苔薄黄,脉象弦细有力。症状包括右乳肿块、压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脉象弦细有力。
气滞血瘀乳腺癌热毒内结肝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肝区不适,面色晦滞,盗汗,胃脘不适,纳减,大便干结难下。舌暗红、苔白滑,脉弦缓。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晦滞、舌暗红、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肝区不适、盗汗、胃脘不适、纳减、大便干结。切诊见脉弦缓。
慢性肝炎肝气郁结脾气不足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男,67岁,间断胸痛3年,加重5天,胸痛气短,后背沉,肝区沉痛,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偏头痛,咯白痰,面色晦暗,形体偏瘦,舌暗苔薄黄,脉弦细,胸痹(气滞血瘀),痞满(胆胃不和),肝郁气滞,瘀血阻脉,痰浊内生,胆胃不和。
气滞血瘀胸痹胆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颈前肿块年余,伴胸闷、咽喉憋气、胁部作胀,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舌澹苔薄,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停,痰气互结于颈前。患者48岁,女性,主诉右前颈部甲状腺腺瘤术后2月,左前颈部再次出现肿块。舌质偏红,苔薄,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痰湿内停,痰气互结于颈前。
甲状腺腺瘤肝郁气滞痰湿内停痰气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反复腹痛、腹胀5月余,再发4天。中医诊断便秘,证型为阴阳两虚、气滞血瘀。舌质绛红,苔少,脉细。形体消瘦,舟状腹,可见肠型,肠鸣音减弱。既往有肝移植术后、胃全切术后、脾切除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肺癌切除术后及胆汁瘀积性肝硬化病史。
气滞血瘀便秘阴阳两虚腹胀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痛3年余,大便色黑如柏油。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胃痛如刀割,不能进食,泛吐酸水,头晕肢冷,面色不华,神疲懒言,四肢欠温。舌质澹,有瘀点,苔厚,脉细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便血(瘀阻胃络,血溢脉外)。
血瘀胃痛脾胃虚寒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便血,大便中夹黏液,血色鲜红与暗红杂见。病程1年。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证型脾虚湿热。病因病机脾虚湿热误治,伤及肠络出血。面色苍白,舌脉如前。神疲乏力,纳少,泄泻。脉细无力。
气滞血瘀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脾功能弱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发热伴四肢疼痛2月,心悸10余天。面部蝶形红斑,四肢瘀点,暗红色斑疹及斑块,双手呈紫色。舌苔黄燥,舌质较红。脉弦滑而数。热毒炽盛,瘀阻经络。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心悸,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月经量少。面部红斑,四肢瘀点,暗红色斑疹及斑块,双手紫色。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瘀阻经络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闭经半年,经行不畅,量少色黯,有血块,经期怕冷。既往月经周期不规律,有痛经及腰酸。现症见腰酸痛,少腹坠痛,白带量多色黄,气味腥,食纳不馨,大便偏干。舌苔淡黄腻、中裂尖刺,舌质暗紫,脉细软尺弱。中医诊断为先天肾虚,劳倦伤脾,营血不足,冲脉空虚。证型属肾虚血少,脾虚湿阻。病因病机为肾虚脾弱,气血不荣,冲任失养。舌象暗紫,苔黄腻,脉细软。
闭经肾虚脾虚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左胸闷痛3个月,伴心悸气短、胃痛泛酸、头晕头痛、睡眠欠佳。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肝旺阳亢、气滞血瘀。面色红赤,舌红,脉沉弦滑、沉细缓。主诉左胸闷痛,病程3个月。四诊显示气阴两虚、肝旺阳亢、气滞血瘀之病机。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气阴两虚肝旺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反复乏力、纳差14年,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神倦乏力,纳差,厌油,腹胀,右胁肋胀痛,下肢凹陷性水肿,小便黄如浓茶,大便稀溏,精神差,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鼓胀,证属湿热疫毒蕴结,气滞水停。病程长,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异常,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腹腔积液。
肝硬化失代偿湿热疫毒气滞水停鼓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24岁。反复血小板减少3年,加重伴贫血3月余。虚劳,属脾肾亏虚、血热瘀阻。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弦。舌红苔薄黄,脉小滑。舌胖苔薄白,脉细。舌胖苔薄白,脉细。舌红苔薄白,脉沉细。
气滞血瘀血小板减少脾肾亏虚血热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痛经渐进性加重4个月。月经量多,色澹红,质清稀,小腹胀痛,经前明显,伴有乳胀、肛门下坠感,经来小腹冷胀疼痛,腰酸背痛。舌质黯澹,边有瘀斑,舌面澹青,脉弦紧,尺脉沉取。辨证为气滞血瘀,寒凝胞脉,冲任瘀阻。
气滞血瘀痛经寒凝胞脉冲任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饮水进食吞咽困难、食物反流、泛泛欲吐,病程3月余。舌质黯,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气痰交阻。辨证为肝气郁结,郁久兼瘀。舌象舌质黯,脉象脉弦。
气滞血瘀贲门失弛缓症肝气郁结痰气交阻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腹胀、腹水、小便量少、大便不通、纳少无力、行动困难,体消瘦,腹胀大,面色苍白,两脉细弦无力,甲印为融合中期,舌、腮印(±),耳壳结节(+),腹背部皮肤有小白点,胃脘及脐左压痛(+)。辨证为寒热错杂,瘀滞毒结。
卵巢癌瘀滞毒结寒热错杂腹水
查看详情 →